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法治国家:跨世纪的伟大政治纲领
1
作者 张锡恩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6-92,共7页
建设法治国家:跨世纪的伟大政治纲领张锡恩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又说:“建设有... 建设法治国家:跨世纪的伟大政治纲领张锡恩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又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法治国家 法治 法治 中央与地方关系 党的领导方式 建设社会主义 国家权力 民主集中 宪法和法律 法制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国家──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体会
2
作者 刘任武 王凤芝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3-7,共5页
关键词 法治 建设法治国家 宪法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公民权利 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国家——兼谈邓小平行政改革思想的一个方面
3
作者 唐能赋 《重庆社会科学》 1999年第5期19-23,共5页
依法行政、厉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江泽民... 依法行政、厉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论断,表明了我国政府机关在依法治国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行政 法治国战略 政府机关 执法责任制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行政改革 考核制 十五大报告 行政执法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安全法学的理论脉络与学科建设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思远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15,共7页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指导下,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加快推进,为国家安全法学的学科建设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一门新兴、独立的学科,我国国家安全法学实现了从理论纬度考究到现实维度探索、单一化研究到整体化...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指导下,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加快推进,为国家安全法学的学科建设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一门新兴、独立的学科,我国国家安全法学实现了从理论纬度考究到现实维度探索、单一化研究到整体化建构、宏观阐述到全方位多领域深入推进的飞跃,但由于学科研究起步较晚,长期处于“冷门”的状态,目前仍有许多上升与发展的空间。为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强化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应当充分发挥国家安全法学学科的特色与优势。未来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为理论引擎,完善国家安全法学的理论体系,提升国家安全法学的研究水平,并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推进国家安全法学的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法学 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法治建设 新文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民自治视阈中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法理分析——一种与政府主导推进型法治国家建设路径中理性安排制度冲突的视角 被引量:5
5
作者 唐鸣 胡建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7,共5页
中国法治国家的建设路径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推进型,但村民自治视阈中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作为基层社会的重要治理机制,在自下而上的社会演进型路径中对法治国家建设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其与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推进型... 中国法治国家的建设路径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推进型,但村民自治视阈中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作为基层社会的重要治理机制,在自下而上的社会演进型路径中对法治国家建设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其与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推进型的法治国家建设路径的理性安排制度的矛盾与冲突,主要表现为:社会对国家的抵制与融合;自治权对行政权的消解与平衡;权利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国家建设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社会—国家 自治权—行政权 权利—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主体地位与法治国家建设 被引量:3
6
作者 胡玉鸿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77,共6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对于保障法的主体性、法的目的性和法的有效性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在法治建设事业的推进中,制定出符合人民...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对于保障法的主体性、法的目的性和法的有效性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在法治建设事业的推进中,制定出符合人民意志的良法,是构建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吸纳人民参与具体的法律实践,是体现法治人民性的本质要求;将法治的功能与效果置于人民群众的评价之下,是寻求法律为人民支持的社会保障。当然,在强调人民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注意将尊重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与发挥专家的专业特长相结合;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法治事业,必须实际考量普通民众的法律能力;要引导人民群体跳出自我利益的窠臼,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正当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人民主体地位 法治国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朱祥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1,共7页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在理论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实践上,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在理论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实践上,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道路,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法治的普遍原则与中国具体国情创造性结合的建设路径,是这条道路显著的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理论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8
作者 周玉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12,共2页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郑重地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概括和升华。这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中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我...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郑重地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概括和升华。这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中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我国今后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指导方针,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治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 民主与法制建设 领导人 注意力 指导方针 社会主义法制 建设法治国家 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国家建设的新起点
9
作者 程乃胜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3-10,共8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改革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会议发表的公报和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大篇幅阐述了法治国家建设的方略、目标和举措,在深度和广度上前所未有,是我国法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改革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会议发表的公报和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大篇幅阐述了法治国家建设的方略、目标和举措,在深度和广度上前所未有,是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新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届三中全会 法治国家建设 经济基础建设 市民社会 监督机制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0
作者 梅荣政 《学习与实践》 1998年第3期57-59,共3页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目标提了出来,这是我们党在治国方略上的重大进步,是对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创造性发展,这一基本目标。
关键词 法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治体制改革 治国方略 十五大报告 资产阶级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 创造性发展 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理社会与法治国家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晖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共1页
关键词 法理社会 建设法治国家 礼俗社会 国家与社会 管理的秩序 形成机制 文化特质 政府管理 中国传统社会 权利与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治国 建设制度文明
12
作者 杜仕菊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67-71,共5页
江泽民主席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 江泽民主席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至此,标志着我们党已经把“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制度文明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司法制度 建设法治国家 法律监督体系 法制国家 依法行政 行政执法制度 权利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3
作者 叶尚彧 《人民论坛》 1999年第4期11-13,共3页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鲜明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并把其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在不久前结束的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又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标志着我国进入崇尚法治,注重...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鲜明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并把其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在不久前结束的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又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标志着我国进入崇尚法治,注重法律实施,严格执法的新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国方略 我国政治体制 民主和法制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精神文明建设 涂护 严格执法 人民授权 党的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笔谈之四 依法保障农村改革发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夏利民 林文彪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3期17-20,共4页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首次将“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写进了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农村改...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首次将“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写进了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法治保障,在农村改革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农业现代化水平 动力支撑 多元参与 土地承包 社会活力 农村建设 法治国家建设 改革创新 立法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振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25-28,共4页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视域下,增强社会成员的法治意识,培养社会成员自觉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使社会生...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视域下,增强社会成员的法治意识,培养社会成员自觉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使社会生活更加规范、社会氛围更加和谐、法制化建设更加完备,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价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与法律监督
16
作者 闵钐 《政法论丛》 CSSCI 1998年第5期4-9,共6页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执政党在反映其执政纲领的报告中正式把“依法治国”从治国方略的高度上提出来,把“建设法治国家...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执政党在反映其执政纲领的报告中正式把“依法治国”从治国方略的高度上提出来,把“建设法治国家”从战略目标的高度上提出来;是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监督 建设法治国家 检察机关 检察制度 职务犯罪 法治思想 检察院 法律监督体系 法律实施 国家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先行法治化的内涵探索 被引量:6
17
作者 姜彦君 姜学成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5-87,共3页
地方先行法治化是学者针对"先发"地区法治建设先行发展状态提出的新理念。它是指具有经济社会"先发"优势的地方区域在国家法治的基本框架内,在本地区经济、政治、社会优先发展的基础上,就依法限制公共权力、保护公... 地方先行法治化是学者针对"先发"地区法治建设先行发展状态提出的新理念。它是指具有经济社会"先发"优势的地方区域在国家法治的基本框架内,在本地区经济、政治、社会优先发展的基础上,就依法限制公共权力、保护公民自由与权利、调节各领域社会关系,按照国家统一的法治目标展开先行一步的法治建设状态。其主要有四个特征,即地方党委民主政治建设先行,关键环节的法治建设先行,地方法治建设与其他工作协调并进先行,法治建设压力机制先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治国家建设 法治 法治 地方先行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与民生:地方法制的一种分析框架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清飞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4,共3页
在社会主义法治框架下探讨单一制国家的地方法制建设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但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需要创新现有的法治理念与分析工具。把法治与民生作为现阶段地方法制的分析框架,既可以凸显地方法制在整个社会主义法... 在社会主义法治框架下探讨单一制国家的地方法制建设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但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需要创新现有的法治理念与分析工具。把法治与民生作为现阶段地方法制的分析框架,既可以凸显地方法制在整个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特色与意义,也可以明晰一些重要问题,如中央与地方的权力配置等,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一种方向上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治国家建设 法治 民生 地方法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条例建设的进程与经验 被引量:8
19
作者 韩强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1,共7页
党内条例是对党的某一领域重要关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的全面规定,在党内法规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条例建设成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点,迄今全党已制定现行有效党内条例34个,为党的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 党内条例是对党的某一领域重要关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的全面规定,在党内法规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条例建设成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点,迄今全党已制定现行有效党内条例34个,为党的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起到了突出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条例建设的经验如下:必须在国家法治建设的总体进程中加强党内条例建设;必须围绕服务管党治党的现实需要加强党内条例建设;必须着眼提高党内法规的体系化科学化水平加强党内条例建设;必须把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有机结合、追求实效;必须坚持条例的及时清理和再修订,保证条例建设的持续健康开展。及时总结已有的经验,可以为今后党内条例建设及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供有效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内条例 国家法治建设 党内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传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77,共10页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各类文献,尤其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论述,在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探索社会主义法治...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各类文献,尤其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论述,在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探索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论成果和法治实践经验进行概括、提炼和总结的基础上,对法治在治国理政中功能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同时,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和针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概念和新观点,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框架基础,使依法治国理论取得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国家建设 法治国理论 中共十八大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