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5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空间工程建设模式及推广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郭明军 于施洋 +4 位作者 窦悦 郭巧敏 庾朝富 李子硕 黄依迪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1,共9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在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促进数据安全有序流通和价值高效释放的数据空间建设,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聚焦数据空间的工程建设模式及推广应用,在梳理分析国...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在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促进数据安全有序流通和价值高效释放的数据空间建设,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聚焦数据空间的工程建设模式及推广应用,在梳理分析国内外数据空间相关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数据空间工程建设的驱动要素视角,提出了战略引领型、技术驱动型、需求拉动型、生态赋能型4类数据空间,总结了“政府主导+数据基础设施”“技术创新+数据开发利用”“场景牵引+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合作+数字城市建设”4种数据空间工程建设模式。研究建议,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强化关键技术创新、深化应用体系建设和启动试点示范工程,以期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数据空间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空间 数据流通利用 数据基础设施 工程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法医学“有组织填空式”学科建设模式的创建和探索
2
作者 尉志文 王红星 +18 位作者 孙俊红 范浩亮 苏红亮 王乐乐 何文婷 陈哲 张洁 郭相杰 李济 张更谦 梁新华 严江伟 张蔷蔷 高彩荣 王英元 王宏伟 解军 朱波峰 贠克明 《法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29,共5页
法医学被单设为一级学科,这给法医学学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医学科的创建和高层次法医学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法医学事业发展的热点问题。“十三五”以来,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团队瞄准前沿,提出了“五个一流”... 法医学被单设为一级学科,这给法医学学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医学科的创建和高层次法医学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法医学事业发展的热点问题。“十三五”以来,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团队瞄准前沿,提出了“五个一流”的学科发展目标和“六大成果”的学科发展路径,选择对标学科,查找发展空白,统一思想,制定完成时间表,集中优势资源,任务到人,创建了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有组织填空式”法医学学科建设模式,在法医学学科目标、学科构架、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团队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学科建设和管理体系,为法医学一级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高等医学教育 学科建设模式 有组织填空式 山西医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零碳智能采油气井场新型建设模式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汪俊 檀朝东 +5 位作者 刁路青 陈培堯 冯钢 景霖茹 刘天宇 艾信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9-206,共8页
针对新能源特性与油气连续生产制度不匹配、常规装备及工艺与油田智能生产不适应、当前生产管控制度与协同生产管控及能源综合利用不完备的问题,开展了低碳零碳智能采油气井场新型建设模式探讨。文章分析了采油气井场生产用能特征,设计... 针对新能源特性与油气连续生产制度不匹配、常规装备及工艺与油田智能生产不适应、当前生产管控制度与协同生产管控及能源综合利用不完备的问题,开展了低碳零碳智能采油气井场新型建设模式探讨。文章分析了采油气井场生产用能特征,设计了新型的绿色智能采油气井场生产用能供配能模式。研究了油气生产多能微网协同管控关键技术,即实时感知、预测新能源供电功率和生产用能侧需求,协同优化源—网—荷—储配置及运行调度,通过微网优化控制器进行多能源耦合互补、多元负荷协同调控,提升油气生产能源使用的计划性和效率,减少弃风、弃光、弃热,解决了清洁替代中能源转换高成本、现有采油气工艺不适应新能源特点、消纳能力低的难题。实例分析了低碳零碳智能油气井场实践案例,指出了“光风能+直流母线+智能间开+电机柔性驱动”组合模式是解决低产低效抽油机井群生产提质增效的技术创新,助力了采油气生产实现从“安全高效”到“低碳智能”的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气井场 用能特征 多能微网 协同优化 新型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全专结合门诊建设模式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石建军 金花 +1 位作者 陆媛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49-1255,共7页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专业能力、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综合性医院专科医生时间、精力有限但医疗资源较充足,加强全科-专科医生合作,可以有效提升社区医疗质量、促进患者健康。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全专结合门诊建设的典型案例,从...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专业能力、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综合性医院专科医生时间、精力有限但医疗资源较充足,加强全科-专科医生合作,可以有效提升社区医疗质量、促进患者健康。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全专结合门诊建设的典型案例,从全专结合门诊概念的来源、内涵、建设模式、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综合全专结合门诊建设可能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各地区不同的全专结合门诊实践方法,提出了5个方面的建议:完善全专结合门诊建设规章制度、协调统一全专结合门诊路径、注重全专结合门诊团队绩效激励、提升居民认可度、完善全专结合门诊诊疗评价标准。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职能,深化与专科医师的合作是未来全专结合门诊建设探索的重要方向。政府、医疗机构和全、专科医师的共同参与、推动,才能更好地促进社区全专结合门诊的建设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全专结合 诊疗模式 医师 社区卫生服务 建设模式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模式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文华 陈淑华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96,共3页
推进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优化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的建设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分析公立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创新构建紧密型医联体业务主导... 推进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优化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的建设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分析公立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创新构建紧密型医联体业务主导型、参与参谋型、菜单定制型3种模式分类,总结归纳实践经验成效,以期提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型医联体 建设模式 公立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基因谱系的地质文化村“书卷式”建设模式——以莲塘地质文化村为例
6
作者 周欣墨 郑丽波 +3 位作者 谢依淳 董欣蕊 汤超华 郑晓龙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360,共7页
笔者等依据景观基因谱系理论,对景观基因谱系和“书卷式”建设模式进行研究,构建了基于二者内在关系的地质文化村“书卷式”建设模式。该模式遵循“目标、意义、功能、特性”的理论框架,以基因信息的“传承路径”和“文化叙事”两种方... 笔者等依据景观基因谱系理论,对景观基因谱系和“书卷式”建设模式进行研究,构建了基于二者内在关系的地质文化村“书卷式”建设模式。该模式遵循“目标、意义、功能、特性”的理论框架,以基因信息的“传承路径”和“文化叙事”两种方式进行了系统的构建。在此基础上,以浙江省江山市莲塘地质文化村为例,将地质基因作为其主体基因谱系,构建可视可游可及的地质基因书卷模式;将文化基因作为其附着基因,其中内在唯一性基因谱系构建为当地民俗文化活动的书卷模式,外在唯一性基因谱系构建为当地特色明显的村庄形态及建筑风格的书卷模式。以期为地质科普、地质文化村建设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基因 地质文化村 书卷式 建设模式 莲塘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黄土高原不同地貌水土保持植被建设模式
7
作者 袁小琴 温璐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5年第1期43-45,60,共4页
为了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提高水土保持植被的适宜性和存活率,文章针对黄土高原特殊地貌的恶劣气候环境,以陕西省府谷县为例,在分析区域地形地貌和立地类型、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对梁峁坡耕地、沙盖黄土丘陵区和河谷阶地川台等3种地貌的... 为了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提高水土保持植被的适宜性和存活率,文章针对黄土高原特殊地貌的恶劣气候环境,以陕西省府谷县为例,在分析区域地形地貌和立地类型、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对梁峁坡耕地、沙盖黄土丘陵区和河谷阶地川台等3种地貌的林草建设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1)在梁峁坡耕地采用经果林建设模式;(2)在沙盖黄土丘陵区采用麻黄人工栽培建设模式;(3)在河谷阶地川台地采用生态经济林建设模式。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的水保林建设积累经验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建设模式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 府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研究——以商洛市镇安县为例
8
作者 张小筱 卢瑾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9期39-42,共4页
分区分类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顺利完成任务、提高建设效益和建设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镇安县为例,本着分区分类施策原则,根据永久基本农田分布情况,结合气候特点、地形地貌、农业资源分布状况、产业基础等因素,将镇安县划分为西... 分区分类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顺利完成任务、提高建设效益和建设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镇安县为例,本着分区分类施策原则,根据永久基本农田分布情况,结合气候特点、地形地貌、农业资源分布状况、产业基础等因素,将镇安县划分为西部生态农业区、东部现代农业区、东部民族特色农业区三大区,并探索适宜各区域高标准农田高质量发展的建设模式,精准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确保各区域建设内容合理、工程措施切实可行,有效提升建设项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探索打造一批可示范、可推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建设模式 分区分类 示范工程 陕南镇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忠县甘棠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
9
作者 秦仕伦 袁雪峰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9期92-94,共3页
甘棠小流域位于重庆市忠县长江北岸渠溪河支流飞龙河两岸,流域面积43.75 km^(2),林草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面源污染、河道淤积严重。2014年以来,忠县县委、县政府整合多部门资金,结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及乡镇产业经济发展规划,... 甘棠小流域位于重庆市忠县长江北岸渠溪河支流飞龙河两岸,流域面积43.75 km^(2),林草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面源污染、河道淤积严重。2014年以来,忠县县委、县政府整合多部门资金,结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及乡镇产业经济发展规划,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和防控污染为目标,按生态清洁小流域“三道防线”治理模式,对甘棠小流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路村”综合治理。经过10 a的建设,甘棠小流域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和水域岸线规划目标,以及“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2023年被重庆市认定为和谐宜居型生态清洁小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建设模式 综合治理 忠县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某林场生态建设模式创新研究
10
作者 杨序国 杨丽萍 《江西农业》 2025年第9期169-171,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成为许多国家和区域关注的重点。广西是我国南部最具生态优势区域,其林场生态建设模式的创新,对于促进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以及推动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建设都具有十分...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成为许多国家和区域关注的重点。广西是我国南部最具生态优势区域,其林场生态建设模式的创新,对于促进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以及推动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林场在资源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众参与等问题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指导下,探索适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林场生态建设模式的创新路径,是林场生态建设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基于此,对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某林场生态建设模式的创新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目标 林场生态建设模式 创新策略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期刊集群化建设模式创新探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谢艳丽 张品纯 赵慧君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1-75,共5页
科技期刊集群化建设是实现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现有集群类型与运行模式所面临的资源整合、品牌建设等挑战,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农业工程与装备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集群化建设是实现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现有集群类型与运行模式所面临的资源整合、品牌建设等挑战,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农业工程与装备科技期刊集群通过创新产学研用融合机制、市场化运营模式和数字化升级路径,提升期刊的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深度融合,加强学科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推动了学术成果的传播与转化,实现了期刊集群的协同发展,其成功实践为中国科技期刊集群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实证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集群化 农业工程 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数据分布式存储系统建设模式与服务效能研究
12
作者 吴峥 董翔 +2 位作者 李杰飞 曾薇 刘晓京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1-259,共9页
我国地震监测系统历经了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变革。随着地震监测站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为国家数据中心,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面临数万地震台站观测数据处理和存储压力。本文基于前期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公共安全信息化工程(... 我国地震监测系统历经了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变革。随着地震监测站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为国家数据中心,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面临数万地震台站观测数据处理和存储压力。本文基于前期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公共安全信息化工程(中国地震局)建设项目等建设经验,总结地震数据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建设模式,并验证其合理性。同时以历史数据迁移归档业务为例,分析共享存储系统的服务效能,为海量观测数据的高效存储管理、共享数据存储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 分布式存储系统 建设模式 服务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平原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婷昀 马爱民 +1 位作者 冯昶栋 杨均科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6期25-27,共3页
太湖流域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以平原区为主,区域河网密布,水运发达,河道边坡侵蚀和人为活动是造成太湖流域平原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太湖流域新时代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相关省(市)积极开展建设,其... 太湖流域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以平原区为主,区域河网密布,水运发达,河道边坡侵蚀和人为活动是造成太湖流域平原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太湖流域新时代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相关省(市)积极开展建设,其建设内涵、建设覆盖范围和建设模式等均有较大创新和突破,急需加强研究凝练并组织推广。对太湖流域平原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进行了研究,梳理掌握了建设现状和建设难点,凝练提出了建设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归纳总结了建设单元划分原则和水源保护型、生态休闲型、绿色产业型、美丽宜居型4种主要建设类型的特点,研究提出了生态功能修复、河湖水系治理、面源污染防治、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及人居环境改善5类重点建设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建设模式 建设类型 平原区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盘州 探索喀斯特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云芬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3期27-28,共2页
根据国土三调数据:盘州全市水田3 010.47公顷(4.52万亩)、水浇地21.13公顷(0.032万亩)、旱地105 381.62公顷(158.07万亩),其中旱地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97.203%。目前盘州市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工程全部位于旱地。2019—2022年,经过近四... 根据国土三调数据:盘州全市水田3 010.47公顷(4.52万亩)、水浇地21.13公顷(0.032万亩)、旱地105 381.62公顷(158.07万亩),其中旱地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97.203%。目前盘州市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工程全部位于旱地。2019—2022年,经过近四年建设,盘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在喀斯特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三种建设模式,结果表明:采用利益链接模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建设模式 喀斯特地区 贵州省盘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昌县武山林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红孙 《中国林副特产》 2024年第3期85-87,共3页
储备林建设是对国家木材保障重大需求的落脚点。通过阐述建设基本情况,对3个树种开展了蓄积量的预测和评价,对照相关标准达到相关要求,对于相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应也开展相关的评价,对储备林基地建设的资金问题、技术问题和... 储备林建设是对国家木材保障重大需求的落脚点。通过阐述建设基本情况,对3个树种开展了蓄积量的预测和评价,对照相关标准达到相关要求,对于相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应也开展相关的评价,对储备林基地建设的资金问题、技术问题和管理层面等后续问题开展了分析,结合实际,从资金层面、技术层面、制度层面、效益层面提出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对策,为类似情况的储备林建设和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山林场 储备林 运行 建设模式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常市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模式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钦昊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村庄绿化美化建设包括现状调研、建设模式选择、树种与苗木选择,以及密度与配置等多个关键要素。通过对五常市村庄绿化美化现状和管理机制的调查,了解村庄绿化美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研究五常市村庄绿化美化的多种建设模式,提出乔灌草... 村庄绿化美化建设包括现状调研、建设模式选择、树种与苗木选择,以及密度与配置等多个关键要素。通过对五常市村庄绿化美化现状和管理机制的调查,了解村庄绿化美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研究五常市村庄绿化美化的多种建设模式,提出乔灌草花相结合的多种园林景观式建设模式,以期对村庄绿化建设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绿化 建设模式 树种选择 苗木 五常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中医适宜技术赋能烟台健康乡村建设模式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晓平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1期33-35,共3页
健康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战略保障,为破解健康乡村建设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规范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全方位、多层次、多要素构建完善乡村医疗体系,优化中医适宜技术赋能健康乡村建设的模式与路径,夯实烟台市乡村振兴的健康基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中医适宜技术 健康乡村 建设模式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廊道建设模式与规划对策探讨——以义乌市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拥军 过珍元 戴守斌 《绿色科技》 2024年第4期38-43,共6页
探讨生态廊道规划模式结构与营建技术,促进生态廊道建设整体效能提升,为当前生态廊道合理规划提供依据。通过对生态廊道内涵和建设历程研究,结合了当前我国生态廊道建设状况与问题,探讨了义乌市生态廊道建设区域特点与建设模式。结果表... 探讨生态廊道规划模式结构与营建技术,促进生态廊道建设整体效能提升,为当前生态廊道合理规划提供依据。通过对生态廊道内涵和建设历程研究,结合了当前我国生态廊道建设状况与问题,探讨了义乌市生态廊道建设区域特点与建设模式。结果表明:义乌市在建设中结合现地实际,综合考虑生态功能与用地适宜性等因素,建设以生态效能为主的公益林,并使平原林带占全市道路宜林地段96.7%,串接了主要城乡斑块,新建的自然保护区填补了自然保护地布局中的生态保护空缺。综合型生态廊道建设模式,与系统性规划营建,对我国南方各地相关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廊道 建设模式 廊道指标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绿地建设模式分析与拓展
19
作者 李宗伦 蒋丽伟 赵一臣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66-69,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强。区域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游憩的场所,还承载着重要的生态功能。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模型构建等方法对传统和现代的区域绿地建设模式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强。区域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游憩的场所,还承载着重要的生态功能。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模型构建等方法对传统和现代的区域绿地建设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新型“苗景兼用”模式,能够以风景扩容为导向,坚守生态、发展和民生三条底线,以期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收获多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绿地 建设模式 苗景兼用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管线共享平台建设模式探讨 被引量:14
20
作者 吴思 陈勇 +2 位作者 张云 王明洋 张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7-80,共4页
针对地下管线信息孤立建设、分散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省、市、县三级地下管线信息共享建设的设计模式,深入分析了不同级别的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和应用的需求,设计了省、市、县三级地下管线共享平台的建设框架,对地下管线信息集成管理、共享... 针对地下管线信息孤立建设、分散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省、市、县三级地下管线信息共享建设的设计模式,深入分析了不同级别的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和应用的需求,设计了省、市、县三级地下管线共享平台的建设框架,对地下管线信息集成管理、共享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管线 集成 共享 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