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纪念《实践论》发表50周年
1
作者 曾德盛 《学术论坛》 1987年第4期11-15,共5页
今年是毛泽东的光辉哲学著作《实践论》发表50周年。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在战胜了使中国革命遭到严重失败的王明‘左’倾路线以后,毛泽东同志总结了这次斗争的教训。
关键词 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新情况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同志 解放思想 从实际出发 创造性 相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逻辑
2
作者 孙成武 盛莉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价值功能分别服务于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是两种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但两者又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具有高度的历史和现实的内在统一性。在生成逻辑上,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在价值逻辑上,二者都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作为核心内容,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价值取向;在发展逻辑上,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引领和推动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政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
3
作者 刘艺琴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与经验,解读中国成功之密码,不仅是回答世界之问,也是今后更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王立胜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 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与经验,解读中国成功之密码,不仅是回答世界之问,也是今后更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王立胜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第1版)一书,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逻辑起点、历史过程,以及三次研究高潮,重点展示了近十年来的系列研究成果,分历史篇、理论篇、方法篇、实践篇四部分进行了专题探究,并对学科的体系建设、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专题探究 研究高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人民出版社 王立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两种观察视角——兼论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联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君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8,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其根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由此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其根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由此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现代以来我国政治建设长期内生性演化的成果,是对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作出的一种回应,也是新征程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一种新的政治发展理念,也是具体的政治制度实践。从制度实践的角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持续探索的实践结晶,代表了新时代以来人民民主的最新形态。从重大理念的角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过程中得出的民主新认识,是新征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 全过程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教材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几点思考
5
作者 田心铭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92,共8页
加快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教材体系。“指导”的科学内涵,是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还是找个别词句,是两种不同的认识和态度。以为引用有... 加快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教材体系。“指导”的科学内涵,是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还是找个别词句,是两种不同的认识和态度。以为引用有关本学科具体对象的论述就是坚持“指导”,找不到这样的论述就无法坚持“指导”,是把马克思主义仅仅当成了学术资源,而不是当作指导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论,防止和克服历史唯心主义“一般社会”论的影响,把问题摆到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去分析,不能从虚构的“一般社会”出发讨论问题。建构中国自主教材体系,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各学科中的问题,建构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科学等在内的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教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建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教材体系 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和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雪薇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2-47,共6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从探索到确立,经历了一个长过程,这个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它集中了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凝聚了以毛泽东、邓小平为核心的两代中共中央领导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从探索到确立,经历了一个长过程,这个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它集中了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凝聚了以毛泽东、邓小平为核心的两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也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正确评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这条道路的探索,科学地阐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创新道路的标志和内涵,将有助于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毛泽东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届三中全会 基本路线 邓小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自主: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原则
7
作者 胡宗山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共8页
独立自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邓小平以独立自主为基本原则和根本立足点,从推动思想解放、引领道路开辟、规划战略转变三个主要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伟大探索。独立自主是形成邓小平理论的根本要求,是唯物主义世界观... 独立自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邓小平以独立自主为基本原则和根本立足点,从推动思想解放、引领道路开辟、规划战略转变三个主要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伟大探索。独立自主是形成邓小平理论的根本要求,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物质本体论逻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重温邓小平的独立自主论述和独立自主探索,对于继续发扬独立自主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解决新时代的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独立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起点——毛泽东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曾胜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7-70,共4页
毛泽东作为我们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关于文化建设的主要思路和理论观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创造性、指导性和历史性的理论贡献。对... 毛泽东作为我们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关于文化建设的主要思路和理论观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创造性、指导性和历史性的理论贡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追根溯源于毛泽东对于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探索。无论是从理论贡献还是历史事实的角度,毛泽东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都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历史起点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爱萍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32-233,共2页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政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党带领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政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党带领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探索出的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基本点 根本点 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性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文志 《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17,共3页
在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 ,毛泽东带领全党开始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毛泽东对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度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探索的理论成果及其现实意义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月革命的道路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云霞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4-47,35,共5页
十月革命的道路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石云霞今年11月7日是十月革命80周年纪念日。80年前,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锁链,用革命的暴力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暴力统治,取得... 十月革命的道路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石云霞今年11月7日是十月革命80周年纪念日。80年前,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锁链,用革命的暴力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暴力统治,取得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共产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 毛泽东思想 苏联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24年: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成熟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衍前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7,共4页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富于理论创新的党 ,在 81年的奋斗历程中 ,已成功地两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这两大理论从萌芽、形成到成熟 ,正好都是2 4年。从 192 1年党成立到 194 ...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富于理论创新的党 ,在 81年的奋斗历程中 ,已成功地两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这两大理论从萌芽、形成到成熟 ,正好都是2 4年。从 192 1年党成立到 194 5年党的七大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成熟 ,根本标志是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从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 2 0 0 2年党的十六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熟 ,根本标志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自信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
13
作者 李明斌 胡喜如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11,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对民生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了民生建设的崭新格局。我国民生建设呈现出的动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特点,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科学的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对民生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了民生建设的崭新格局。我国民生建设呈现出的动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特点,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科学的内涵发展、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的价值目标,为我们党积累了民生建设的基本经验,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道路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生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八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构想
14
作者 任培秦 雷巧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S2期68-70,共3页
党的八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构想任培秦,雷巧玲西安交通大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认真研究中国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找到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条新道路。它冲破了过去的僵化模式,显示出社会... 党的八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构想任培秦,雷巧玲西安交通大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认真研究中国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找到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条新道路。它冲破了过去的僵化模式,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和活力,并已取得了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模式 社会主义改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模式 建设道路 经济管理体制 社会主义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 个人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执政角度论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兼论中共特色执政道路的开辟
15
作者 申富强 焦玲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33,共7页
从革命胜利前夜制定的执政策略和建国后的执政实践上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胜利后,继而又开辟了中共特色执政道路,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新中国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 从革命胜利前夜制定的执政策略和建国后的执政实践上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胜利后,继而又开辟了中共特色执政道路,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新中国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避免了后来"东欧剧变"对中国的骨牌效应,影响了后人对这条道路的正确继承,从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共特色执政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16
作者 何彪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40-41,共2页
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何彪一在深入开展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活动中,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许多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二层次说"、三层次说"、"... 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何彪一在深入开展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活动中,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许多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二层次说"、三层次说"、"三方面说"、"四层结构说"、"一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 理论来源 科学体系 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同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
17
作者 陈文光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3-36,共4页
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陈文光一、坚持从跨世纪、创大业、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的战略高度来抓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党的十四大确定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强调... 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陈文光一、坚持从跨世纪、创大业、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的战略高度来抓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党的十四大确定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强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学好邓小平理论 世界观 领导干部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人生观 理论学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18
作者 齐彪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15,共3页
在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之际,2007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在北京举行"党史界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座谈会",目的是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党史工作开创新局面。来自中央党史研... 在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之际,2007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在北京举行"党史界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座谈会",目的是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党史工作开创新局面。来自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的50多位领导同志和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李景田主持,他指出: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战略部署,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更好地动员和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李景田强调,作为党史工作者,要深入理解和学习把握十七大精神:一是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我们党史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二是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一定要同推进党史研究、开创党史工作新局面相结合;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七大乃至我们党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高举的旗帜,更是我们党史研究的主题和中心内容,我们要深入研究和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历史经验和历史贡献。会上,李君如、杨胜群、郭得河、李忠杰、石仲泉、邵维正、张星星、谢荫明、孙英、齐彪等人作了发言,现将部分发言以笔谈形式刊登如下(因篇幅和版面关系,有的发言将刊登在本刊2008年第1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旗帜 国情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 历史进程 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选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
作者 王宏斌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20,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用历史的眼光、在比较的视野下,深刻理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大背景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选择、发展历程及其鲜明的时代性和世界意义,无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用历史的眼光、在比较的视野下,深刻理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大背景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选择、发展历程及其鲜明的时代性和世界意义,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提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
20
作者 梅倩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6-46,共1页
邓小平同志以其宏才大略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求中国人大胆地探索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途径,不要迷信、仿效任何别国社会主义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进行的一种改革事业,任何一种改革事业... 邓小平同志以其宏才大略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求中国人大胆地探索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途径,不要迷信、仿效任何别国社会主义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进行的一种改革事业,任何一种改革事业,都是前无古人的,这里当然没有现成的答案和现成的模式,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也从来没有为社会主义铸造一个万古不变的模式,而历来认为无论历史出现怎样折曲和意想不到的情况,所有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种必然的规律,但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和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形式是千姿百态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运动,当然是有共同远大理想的、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过渡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折曲 中国人大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现成 多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