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三论
1
作者 崔文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2-96,共5页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大业的纲领性文件。在《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和深刻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论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资本主义文化 马列主义 社会主义文化 毛泽东思想 文化事业 精神生产资料 指导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理论体系必须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构建──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三化理论的思考
2
作者 张洪明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74-77,共4页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乡土化 中国文化 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改革 现代化 大众化 理论基础 乡镇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3
《中国音乐剧》 2025年第2期1-1,共1页
(2)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深刻互动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源自实... (2)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深刻互动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源自实践又指导和推动实践不断向前发展。世界文化激荡展现新的态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变化,世界文化、人类文明的发展格局和演进态势也在经历调整和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理论意涵、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4
作者 张吟 《南腔北调》 2025年第2期14-20,共7页
培育和构建以“法治”为核心的文化环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从理论比较的视角考察法治文化研究的不同侧重,对法律文化和法治文化进行概念辨析,为“法治文化”独立研究提供理论依... 培育和构建以“法治”为核心的文化环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从理论比较的视角考察法治文化研究的不同侧重,对法律文化和法治文化进行概念辨析,为“法治文化”独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核心要义和基本特征;并进一步结合理论意涵,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三个层面的生成逻辑,即植根于中华传统法治文化的沃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融合,构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必由之路。最后从法治精神文化、法治制度文化和法治行为文化出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文化 法律文化 依法治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5
《中国音乐剧》 2025年第1期1-1,共1页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中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长期的文化传承发展、文明赓续进步中确立和巩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基、价值之本、力量之源。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一...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中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长期的文化传承发展、文明赓续进步中确立和巩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基、价值之本、力量之源。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一脉相承,中华文明自强不息、辉光日新,塑造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世界,也深刻影响着世界文明进程。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根本遵循 人类史 文化自信 力量之源 习近平文化思想 绵延不绝 自强不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三
6
《青海教育》 2025年第5期13-14,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并阐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揭示了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并阐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揭示了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揭示了党推动理论创新和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宁 何旗 《领导科学论坛》 2024年第9期90-93,共4页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包括党的文化领导权得以不断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得到有力体现等重大成就,同时也面临着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国际文化影响力和话语权有待提升等挑战...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包括党的文化领导权得以不断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得到有力体现等重大成就,同时也面临着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国际文化影响力和话语权有待提升等挑战。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等四种有效途径,为党在新时代重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提供新思路,为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建设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前进方向
8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4期6-7,共2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提升国际竞争力。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提升国际竞争力。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前进方向,彰显了我们党的文化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信息技术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集体学习 根本指导思想 战略目标 引领力 文化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创新发展
9
作者 庞艳宾 《理论视野》 CSSCI 2024年第12期24-30,共7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鲜明表征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从理论内容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文化的价值认识,阐释文化建设新方向,提升了“文化建设—战略地位”论的新高度;强调文化的社...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鲜明表征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从理论内容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文化的价值认识,阐释文化建设新方向,提升了“文化建设—战略地位”论的新高度;强调文化的社会属性,开辟了“文化建设—意识形态指导思想地位”论的新境界;立足文化的人民史观,凝聚文化建设新合力,实现了“文化建设—主体”论的新升华;依据文化的时代要求,实现文化建设新部署,展现了“文化建设—实践”论的新图景;顺应文化的交往属性,发展文化建设新理论,谱写了“文化建设—文明交流互鉴”论的新篇章。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对于推动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创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实现新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创新发展 理论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大学清廉班级建设的路径探究
10
作者 游晶晶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9期136-138,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大学清廉班级建设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文章在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大学清廉班级建设理念融合可行性的基础上,识别了当前大学清廉班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参与性弱,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大学清廉班级建设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文章在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大学清廉班级建设理念融合可行性的基础上,识别了当前大学清廉班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参与性弱,主体意识亟待提高;教育主体协同性弱,教育合力的衔接较差;班级建设重塑性弱,相应的评价监督机制不完善。对此,文章归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大学清廉班级建设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清廉班级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彦永 马若晗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4-17,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并对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行动指南。在保护传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并对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行动指南。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事业中,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论述的科学内涵,充分利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有利条件,开拓多种途径,进一步将黄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黄河文化 保护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宁 《政工学刊》 2024年第4期5-10,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既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行创造性运用,又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创新性发展,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领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原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性发展 原创性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创造性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的内涵解析、基本特征以及构建路径探赜
13
作者 杜亦菲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1-69,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的内涵深刻,外延丰富,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支撑,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先导。其基本特征具体体现为:共性特征,主要包括客观性和主观性、承载性和传递性、保真性和异化性;个性特征,主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的内涵深刻,外延丰富,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支撑,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先导。其基本特征具体体现为:共性特征,主要包括客观性和主观性、承载性和传递性、保真性和异化性;个性特征,主要包括受众的广泛性、载体的开放性、异化的最低性。从理论发展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的构建也应求变,需要尊重受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大众化;加强文化自觉,推进社会建设人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化;凸显价值,推进强化型载体强化功能发挥正常化;积极应对,推进重大事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化;制度整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载体化,为当代中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思路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载体 内涵解析 基本特征 构建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美学内涵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鹏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6-82,共7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其内涵的美学意蕴,不仅体现了对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继承,更在新时代背景下,赋予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文化新的生命与活力,推动中华美学精神的创新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其内涵的美学意蕴,不仅体现了对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继承,更在新时代背景下,赋予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文化新的生命与活力,推动中华美学精神的创新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传统文化 美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高质量建设研究
15
作者 李宁 李扬 《昌吉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3-98,共6页
根据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从“试点开设”到“普遍开设”实现了量的积累,当前各高校高质量推进课程建设就是在前期量变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在正确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根据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从“试点开设”到“普遍开设”实现了量的积累,当前各高校高质量推进课程建设就是在前期量变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在正确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高质量建设的重大逻辑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必须在理顺与其他思政课之间的关系完善课程设置、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优化教学内容、按照“两性一度”要求推进教学改革、提升师资队伍能力水平以及完善相关保障机制等方面整体把握,打好“组合拳”,真正实现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铸魂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程建设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机契合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容容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03-105,共3页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但是由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一些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弘扬红色文化,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但是由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一些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弘扬红色文化,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契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志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62,共3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我国软实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网...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我国软实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网络文化精品建设,建设高质量的中文网站,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 中国特色 网络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学习十五大报告的一点体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纪培荣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五大报告 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新秩序 精神支柱 文化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西方文化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精神三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霍秀媚 《现代哲学》 1999年第2期37-43,共7页
关键词 文化精神 群体主体意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大众文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精英文化 文化涵化 民族文化 主体精神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
作者 向勇 刘结成 《中国报道》 2024年第9期30-33,共4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也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也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健全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擘画了战略布局和实施路径。文化是民族复兴的内在根脉,是强国伟业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施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产业体制改革 文化产业创新 战略布局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产业发展 民族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