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科学院顺利完成澜湄水资源合作项目 有力助推“一带一路”倡议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平安 曹慧群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长江科学院承担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澜沧江一湄公河水资源合作项目”柬埔寨国家水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学科体系及配套设施示范建设项目(简称“柬水科院项目”)顺利完成。该项目纳入2016年10月习近平主席与柬埔寨洪森首相见证签署... 长江科学院承担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澜沧江一湄公河水资源合作项目”柬埔寨国家水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学科体系及配套设施示范建设项目(简称“柬水科院项目”)顺利完成。该项目纳入2016年10月习近平主席与柬埔寨洪森首相见证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和柬埔寨王国水利气象部关于联合开展柬埔寨国家水资源综合规划纲要项目、柬埔寨国家水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学科体系及配套设施示范建设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制定柬水科院学科发展规划,提出柬水科院实验室规划及其下属4个示范实验室的建设方案设计,并为4个示范实验室配备70余台(套)基础水利实验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综合规划 长江科学院 合作项目 实验室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 学科发展规划 建设方案设计 配套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供电可靠性的移动式储能装置优化配置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博 刘宏宇 王蒨 《农村电工》 2023年第9期29-30,共2页
为推动乡村清洁能源、分布式电源高质量发展,提升清洁能源、电源供给能力和应用水平,助力建设多能互补的分布式低碳综合能源网络,清洁供能,清洁用能,本刊自本期开始在《能源技术》栏目刊发“绿色发展·推动农村能源技术革命”专题文... 为推动乡村清洁能源、分布式电源高质量发展,提升清洁能源、电源供给能力和应用水平,助力建设多能互补的分布式低碳综合能源网络,清洁供能,清洁用能,本刊自本期开始在《能源技术》栏目刊发“绿色发展·推动农村能源技术革命”专题文章,集中推广各地在分布式电源建设、运维及并网运行方面的经验,探讨分布式光伏发电、风电和储能电站建设方案设计、设备选型使用,投运后的运行、维护与控制方式策略,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其入网对现有配电网运行的影响与解决等,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题文章 能源技术 分布式光伏发电 储能装置 供电可靠性 建设方案设计 并网运行 清洁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推动农村能源技术革命”专题征稿
3
《农村电工》 2023年第9期30-30,共1页
本刊《能源技术》栏目现以“绿色发展·推动农村能源技术革命”为主题开展专题征稿活动。主要征集各地在分布式电源建设、运维及并网运行方面的经验:分布式光伏发电、风电和储能电站建设方案设计、设备选型与使用,投运后的运行、维... 本刊《能源技术》栏目现以“绿色发展·推动农村能源技术革命”为主题开展专题征稿活动。主要征集各地在分布式电源建设、运维及并网运行方面的经验:分布式光伏发电、风电和储能电站建设方案设计、设备选型与使用,投运后的运行、维护与控制方式策略;农村应用场景的新能源并网和运行控制、清洁高效生物质能供热供气等技术研发应用经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其并网对现有配电网运行的影响与解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技术 分布式光伏发电 建设方案设计 并网运行 专题征稿 生物质能 新能源并网 研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for equatorial diagnostic port plug of 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 被引量:1
4
作者 余东满 姚达毛 +5 位作者 谢韩 鲍立曼 许铁军 彭玉华 刘素梅 杨庆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112-118,共7页
Modal analysis and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for the equatorial diagnostic port plug of 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 (ITER). The aim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s to verify struct... Modal analysis and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for the equatorial diagnostic port plug of 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 (ITER). The aim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s to verify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reliability of the device. The working condition includes one-dimensional seismic wave and two-dimensional seismic wave. Modal analysis of the device shows that primary vibration is inclined to occur in low-order modes. The horizontal (X-direction, Y-direction) maximum vibration appears at the first and the fourth eigen modes, with the natural frequency of 70.59 and 215.88 Hz respectively, and the vertical (Z-direction) primary vibration appears at the second eigen mode with the natural frequency of 82.85 Hz.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program, the weak portions of the device are distributed in the joint of port body with blanket shielding module (BSM) and inner side wall of ribbed plate for lifting flange, the maximum von Mises stress is 14.8 MPa with the Y-direction seismic wav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gn criteria, the destructive effect is far below the failure boundary, and the structural reliability of the equatorial diagnostic port plug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gnostic port plug seismic respons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nuclear fu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