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融资界定与核算的分歧及其背后的政治逻辑:基于“建设性模糊”视角的分析
1
作者 丁忠明 蒋洁茹 陈若愚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5,共13页
2023年11月,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再次确认“发达国家承诺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融资”,然而国际社会并未对气候融资这一关键概念形成明确、统一的范畴界定和核算方法。为此,本文对当前全球范围内主要机... 2023年11月,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再次确认“发达国家承诺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融资”,然而国际社会并未对气候融资这一关键概念形成明确、统一的范畴界定和核算方法。为此,本文对当前全球范围内主要机构在气候融资上存在的概念界定、范畴设置、核算方法等方面分歧展开详细梳理与分析,提出运用“建设性模糊”视角来看待分歧背后的政治逻辑。首先,鉴于气候融资具有变革性,“建设性模糊”可以提供更多灵活性以应对不确定性;其次,“建设性模糊”能够为国家提供一定自主权,各国政府可以利用“建设性模糊”规则为本国利益保留合理的政策空间;再者,在现实环境存在大量形势不确定性与信息不完整性条件下,达成一个各方均满意的条约文本成本巨大,“建设性模糊”可以节约谈判各方达成协议的成本。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结合我国气候融资实践,从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经验、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推动减缓与适应领域相平衡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融资 气候变化 绿色金融 可持续金融 ESG 环境信息披露 “双碳”目标 建设性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终贷款人理论及其发展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玉 陈柳钦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17-23,共7页
面对风云莫测的金融市场,最终贷款人如何有效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减少金融机构道德风险,是当今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首先介绍了最终贷款人的基本观点,指出迅速变化的金融环境对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最终贷款人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面对风云莫测的金融市场,最终贷款人如何有效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减少金融机构道德风险,是当今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首先介绍了最终贷款人的基本观点,指出迅速变化的金融环境对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最终贷款人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最终贷款人理论的有关文献进行了总结,重点评述了现代最终贷款人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道德风险的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终贷款人 道德风险 建设性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的思考——金融危机中美联储“最后贷款人”职能行使的借鉴 被引量:3
3
作者 丁同民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8-81,共4页
本文从分析金融危机对美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影响入手,全面论述了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中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基本做法,深入分析了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的现状与缺失,对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从科学界定最后贷款人的法律地位、逐... 本文从分析金融危机对美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影响入手,全面论述了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中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基本做法,深入分析了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的现状与缺失,对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从科学界定最后贷款人的法律地位、逐步完善最后贷款人的法律法规、积极实施"模糊"与"透明"相结合的救助规则、注重加强中央银行与监管机构的合作与协调、建立健全被援金融机构的破产机制、切实强化最后贷款人的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最后贷款人 法律制度 建设性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终贷款人理论及其发展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玉 陈柳钦 《山东经济》 2007年第3期74-81,共8页
最终贷款人功能是中央银行最基本的制度特征,而货币政策功能和金融监管功能则是最终贷款人功能的进一步延伸。面对风云莫测的金融市场,最终贷款人如何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减少金融机构道德风险,是当今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实... 最终贷款人功能是中央银行最基本的制度特征,而货币政策功能和金融监管功能则是最终贷款人功能的进一步延伸。面对风云莫测的金融市场,最终贷款人如何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减少金融机构道德风险,是当今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实践证明,最终贷款人在保护银行的稳定和安全,维持和恢复社会公众信心,消除金融恐慌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最终贷款人是一种事后救助行为,金融机构在知道它会得到最终贷款人支持的条件下,经营行为可能会更趋于冒险,即出现道德风险问题。因此,如何防范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是最终贷款人理论中值得研究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终贷款人 道德风险 建设性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