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性后现代美学艺术的新取向
1
作者 樊美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7-113,共7页
随着生态文明的崛起,现代工业文明因着它的不可持续性而日渐式微,相应地,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的以"为艺术而艺术"为特征的现代艺术也暴露出它的局限进而陷入困境,最终失去方向感,导致艺术的终结。作为对现代工业文明及其现... 随着生态文明的崛起,现代工业文明因着它的不可持续性而日渐式微,相应地,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的以"为艺术而艺术"为特征的现代艺术也暴露出它的局限进而陷入困境,最终失去方向感,导致艺术的终结。作为对现代工业文明及其现代艺术的反叛,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美学艺术不乏宝贵的洞见。但其对"解构"的迷恋使其滑向虚无主义,最终走向自毁。无论是现代主义也好,还是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也好,都是拒绝担荷意识,拒绝美的,大自然与生态之美也通通是在它们的视野之外的。这样一种艺术显然是与正在来临的生态文明格格不入的,因此时代呼唤新的美学,新的艺术——一种能够与生态文明相匹配的美学艺术。当代西方日益兴起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所显示的新取向,特别是她对建设性与创新的强调,对美和自然美的高扬,对意义和归属感的追求,对艺术家社会-生态责任的担荷意识的标举以及对重建人与自然亲合关系的不懈努力,对于我们立足中国现实构建这样一种新的美学艺术,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性后现代美学艺术 解构性后现代主义 现代艺术 生态文明 担荷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性后现代视域中的生态美学建构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建刚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7-134,160,共8页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一种不同于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的后现代理论范式。它深受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影响,提倡一种生态世界观,从而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进行理论回应。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为中国生态美学的建构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域和...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一种不同于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的后现代理论范式。它深受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影响,提倡一种生态世界观,从而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进行理论回应。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为中国生态美学的建构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域和方法论参照,对拓展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促进中国生态审美智慧的发扬光大、反思和超越实践美学以及推动中国美学的国际对话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性后现代主义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生态文明时代 生态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性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古代生态审美智慧 被引量:6
3
作者 曾繁仁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0-126,共7页
宗白华曾经期望"中国的美学大放光彩",这一愿望在建设性后现代突破工具理性、突出生态文化的语境下得以实现。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是在特有的地理环境与以农为本的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呈现出"天人合一"、"阴... 宗白华曾经期望"中国的美学大放光彩",这一愿望在建设性后现代突破工具理性、突出生态文化的语境下得以实现。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是在特有的地理环境与以农为本的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呈现出"天人合一"、"阴阳相生"与"生生为易"的中和论生命之美的形态。具体表现为风调雨顺之美、吉祥安康之美、生命旺盛之美与借助自然的绿色想象。在具体艺术形态中表现为民间艺术的吉祥如意、绘画艺术的气韵生动、音乐艺术的"与天地同和"、建筑艺术的"法天象地"、诗学的"六义"之说以及人格培养的"天地境界"等。这种"天人合一"的中和论美学应在积极参与当代美学对话中发挥作用,完善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性后现代 生态美学 天人合一 中和之美 生命论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建设性后现代”方法论阐释 被引量:4
4
作者 祁志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8-134,共17页
"建设性后现代"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格里芬提出的方法论概念。有感于现代美学及否定性后现代理论自身的解构主义、虚无主义等缺陷,它主张"在解构的基础上建构",也就是德国美学家韦尔施所说的"重构"。"... "建设性后现代"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格里芬提出的方法论概念。有感于现代美学及否定性后现代理论自身的解构主义、虚无主义等缺陷,它主张"在解构的基础上建构",也就是德国美学家韦尔施所说的"重构"。"建设性后现代"方法的精髓,是传统与现代并取,反对以今非古;本质与现象并尊,反对"去本质化""去体系化";感受与思辨并重,反对"去理性化""去思想化";主体与客体兼顾,在物我交融中坚持主客二分。美学研究的成果更新离不开美学研究的方法更新,借鉴"建设性后现代"方法可以为深化美学研究、提升理论水准、更为圆满地解释审美现象提供新的方法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 建设性后现代 方法论 “乐感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的终结与后现代美学 被引量:7
5
作者 张贤根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5,共5页
从黑格尔所说的浪漫型艺术开始,艺术就走向了终结的历程。现代艺术的终结,只是艺术的终结在现代的体现。作为艺术的完成,艺术的终结意味着艺术一般规定的丧失,以及艺术与非艺术、反艺术区分的日趋消失。与此同时,后现代美学既受到艺术... 从黑格尔所说的浪漫型艺术开始,艺术就走向了终结的历程。现代艺术的终结,只是艺术的终结在现代的体现。作为艺术的完成,艺术的终结意味着艺术一般规定的丧失,以及艺术与非艺术、反艺术区分的日趋消失。与此同时,后现代美学既受到艺术在现代的终结的深刻影响,又不得不对艺术的终结给出理论阐释。在本性上,艺术的终结与后现代美学是相互生成的。在不断解构的语境中,艺术与美学都发生着流变,并开启出它们自身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终结 解构主义 后现代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浪的美学:酒吧空间与后现代艺术 被引量:4
6
作者 宋一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3-96,共4页
在后现代消费空间中, 酒吧与艺术之间构成着一种紧密的关联。酒吧空间中的艺术观念与传统艺术观念迥然不同。酒吧为各种反艺术反美学的艺术实验提供了资源和场地, 艺术从神圣的殿堂坠入到大众消费的空间。酒吧已成为消费的时尚, 艺术的... 在后现代消费空间中, 酒吧与艺术之间构成着一种紧密的关联。酒吧空间中的艺术观念与传统艺术观念迥然不同。酒吧为各种反艺术反美学的艺术实验提供了资源和场地, 艺术从神圣的殿堂坠入到大众消费的空间。酒吧已成为消费的时尚, 艺术的反叛亦成为一种消费时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美学 后现代艺术 酒吧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美学的后现代式的三元艺术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霍治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73,共3页
电影美学理论是建立在针对视听语言的深度探索之上的影视艺术指导与指南.电影美学从其甫一问世即为电影艺术本身建构起了完整的趣味性、思想性、理论性的架构,形成了一种电影艺术的艺术自律、娱乐消费、理论反思的完备体系,并且,更在艺... 电影美学理论是建立在针对视听语言的深度探索之上的影视艺术指导与指南.电影美学从其甫一问世即为电影艺术本身建构起了完整的趣味性、思想性、理论性的架构,形成了一种电影艺术的艺术自律、娱乐消费、理论反思的完备体系,并且,更在艺术层面上以多元化、多层次化、多维度的三元表达进一步针对人性中的本我、自我、超我进行着三元化的复杂嵌套.如此复合、复杂、复式的电影美学架构为寻获电影本体的奥妙提供了强有力的探索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美学 艺术表达 三元 后现代 电影艺术 艺术指导 视听语言 美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美学特征
8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9-120,共2页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美学特征周来祥在《文艺研究》1995年第6期发表《荒诞和荒诞的后现代主义》一文,他指出,近两年来,“后现代”逐渐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什么“后现代文学”、“后现代文化”,频频在报刊上出现,还有人进一步把...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美学特征周来祥在《文艺研究》1995年第6期发表《荒诞和荒诞的后现代主义》一文,他指出,近两年来,“后现代”逐渐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什么“后现代文学”、“后现代文化”,频频在报刊上出现,还有人进一步把这一概念,与当前的文化现状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艺术 后现代主义美学 后现代文化 美学特征 后现代文学 根本特征 后现代理论 基本特征 后现代 极端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的艺术内容和美学风格
9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后现代 艺术内容 美学风格 艺术作品 艺术对象 解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的再认识:概念,理论,文化艺术
10
作者 鲍玉珩 利奥纳多.加勒雷 宋东红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7-110,共4页
1968年法国巴黎的大规模学生运动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产生——后现代。而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性"而言的,她推翻了现代性的理性、逻辑、中心、宏大叙事的特点和对真理的信仰,而以无意识、非理性、复杂无序、多变、不完整... 1968年法国巴黎的大规模学生运动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产生——后现代。而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性"而言的,她推翻了现代性的理性、逻辑、中心、宏大叙事的特点和对真理的信仰,而以无意识、非理性、复杂无序、多变、不完整等作为其理论根本。20世纪,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极大地影响了美国、欧美及周边国家的哲学、文化和艺术。在21世纪,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也受到它的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现代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 美学 艺术批评的现状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电影美学嬗变与再审视 被引量:2
11
作者 向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8-9,共2页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新时期思潮迅速地蔓延至多种艺术形式的范围中,而电影作为重要艺术形式构成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后现代电影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电影类型,而是某些作品产生出一种后现代话语融入电影新主流话语的庞大体系中,因此吸引...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新时期思潮迅速地蔓延至多种艺术形式的范围中,而电影作为重要艺术形式构成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后现代电影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电影类型,而是某些作品产生出一种后现代话语融入电影新主流话语的庞大体系中,因此吸引了诸多电影工作者的注意。本文将焦点关注于新时期后现代电影艺术风格特点与美学特征,结合后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进行反映和反思,并对电影中的后现代发展进行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新主流话语 美学特点 艺术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美学思潮对博物馆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笑洁 《中国博物馆》 2001年第1期33-37,共5页
关键词 博物馆 后现代美学 艺术 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格尔顿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一种政治美学的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文苑仲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3-224,共2页
文章指出,伊格尔顿采取政治美学的视角对后现代主义进行审视、诊断后现代的文化病症,深刻地揭露了后现代主义激进表象之中隐藏的与全球资本主义媾合的实质,并试图通过社会主义的文化构建开拓一条超越后现代的道路。这对于当今中国的艺... 文章指出,伊格尔顿采取政治美学的视角对后现代主义进行审视、诊断后现代的文化病症,深刻地揭露了后现代主义激进表象之中隐藏的与全球资本主义媾合的实质,并试图通过社会主义的文化构建开拓一条超越后现代的道路。这对于当今中国的艺术发展和文化建设都具有启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美学 后现代主义 社会主义文化构建 意识形态 艺术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美学与艺术的全方位审视——“美学与现代艺术”学术讨论会综述
14
作者 罗筠筠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3期157-160,146,共5页
“美学与现代艺术”学术讨论会,由中华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与首都师范大学分部中文系联合主办,于5月23日至27日在京召开。来自北京及全国各地的80多位从事艺术和美学研究的青年学者聚集一堂,谈美学、说艺术、议文化,明明白白地向世... “美学与现代艺术”学术讨论会,由中华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与首都师范大学分部中文系联合主办,于5月23日至27日在京召开。来自北京及全国各地的80多位从事艺术和美学研究的青年学者聚集一堂,谈美学、说艺术、议文化,明明白白地向世人显示了,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涌动之下,他们仍然执着于自己的学术追求,钟情于美和艺术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艺术 学术讨论会 中国美学 当代美学 艺术理论 美学研究 后现代主义 全方位 美学理论 中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文艺美学
15
作者 王岳川 《外国语文》 1992年第3期9-16,23,共9页
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命名——现代与后现代的关系——后现代主义艺术特征——后现代批评多元论。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文艺美学 艺术特征 现代后现代 后现代批评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不确定性 不确定内在性 伊哈布·哈桑 后现代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普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金晨怡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42,共5页
欧普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受各种艺术思潮尤其是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其运用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审美观点与美学原则,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风格与形式。通过介绍欧普艺术风格与服装历史,分析了欧普艺术风格设计文化构成与市场需求,并根据... 欧普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受各种艺术思潮尤其是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其运用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审美观点与美学原则,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风格与形式。通过介绍欧普艺术风格与服装历史,分析了欧普艺术风格设计文化构成与市场需求,并根据面料与服装设计的实践,提出利用错视原理和欧普艺术中特殊效果的线条修饰体形,以更接近今天的标准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普艺术 后现代主义艺术 服装与面料设计 美学实践 修饰体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自律终结的美学契机与生活美学的敞亮 被引量:3
17
作者 裴萱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4年第4期28-36,共9页
艺术自律和审美现代性从争取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地位开始,最终使得主体以感性的能力通达生存的价值追求和意义体验,但是伴随着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艺术自律最终也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危机。现代派艺术自身的危机和后现代文化语境... 艺术自律和审美现代性从争取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地位开始,最终使得主体以感性的能力通达生存的价值追求和意义体验,但是伴随着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艺术自律最终也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危机。现代派艺术自身的危机和后现代文化语境促使了后现代艺术的出现与转型,波普艺术、观念艺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等则是将艺术的反叛性、生活性和观念性发挥至极致,并且在美学领域与生活相结合,适应了后现代的文化景观,其建构起的主体化自由审美体验也给复杂的中国艺术和美学理论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并且以全球化普世性的维度影响了中国本土的言说方式,同时也给真诚生活的人们以建构历史的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自律 终结 现代 后现代主义 生活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朗西埃的现代艺术观 被引量:3
18
作者 文苑仲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4-77,共4页
雅克·朗西埃从他的"可感性的分配"与"艺术机制"理论出发,重构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关系,认为反再现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有着内在的联系,二者的根源都在于"艺术的美学机制"。正是这一机制导致了... 雅克·朗西埃从他的"可感性的分配"与"艺术机制"理论出发,重构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关系,认为反再现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有着内在的联系,二者的根源都在于"艺术的美学机制"。正是这一机制导致了可感性的纷争,制造了可感性的重新分配,引发了艺术的变革。他进而质疑了"现代性"以及与之相关的"后现代性"、"前卫艺术"等观念,认为诸如此类的话语掩盖了艺术转变的实质。他提供了一个审视现当代艺术的独特视角,对当代的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西埃 可感性的分配 艺术美学机制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后现代文化思潮下当代中国家用纺织品图案设计战略 被引量:6
19
作者 邢庆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4年第4期70-73,共4页
通过全球语境下后现代主义的分析、以及对中国历史上丰厚图案资源的评判,战略性地指出:在21世纪全球文化互渗的平台上,当代中国家用纺织品图案设计应当充分吸收西方后现代哲学、美学思想等文化成果和创造性地借鉴其艺术手法,以此形成中... 通过全球语境下后现代主义的分析、以及对中国历史上丰厚图案资源的评判,战略性地指出:在21世纪全球文化互渗的平台上,当代中国家用纺织品图案设计应当充分吸收西方后现代哲学、美学思想等文化成果和创造性地借鉴其艺术手法,以此形成中国纺织品图案美化的新格局,并使中国家用纺织品图案设计在人类新世纪文化价值的更高尺度上,在国际潮流中赢得新的地位与竞争力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文化 美学 艺术 家用纺织品 图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对话的西方现代美学
20
作者 滕守尧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8-55,共8页
走向对话的西方现代美学滕守尧西方美学从本世纪初到现在,经历了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然后再从形而下的经验描述到更高层次的哲学思辨的历程。它经受了二十世纪科学思潮的洗礼,然后又从科学的纠缠和形而上中脱颖而出,进入一个更高的超... 走向对话的西方现代美学滕守尧西方美学从本世纪初到现在,经历了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然后再从形而下的经验描述到更高层次的哲学思辨的历程。它经受了二十世纪科学思潮的洗礼,然后又从科学的纠缠和形而上中脱颖而出,进入一个更高的超越的层次;它与现代艺术相互影响,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艺术 对话意识 走向对话 后现代美学 边缘领域 后现代主义文化 谬误推理 未定性 反者道之动 利奥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