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有机建筑理念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若诗 庄惟敏 《世界建筑》 2016年第11期112-115,119,共5页
本文着眼于新有机建筑理念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思想关联,通过8位进行了新有机建筑探索的代表性建筑师的思想或实践为例具体说明,以期深入理解新有机建筑理念的价值,发掘其哲学内涵,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绿色建筑实践提供一定的思想... 本文着眼于新有机建筑理念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思想关联,通过8位进行了新有机建筑探索的代表性建筑师的思想或实践为例具体说明,以期深入理解新有机建筑理念的价值,发掘其哲学内涵,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绿色建筑实践提供一定的思想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有机建筑理念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观 关联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追问 被引量:2
2
作者 冯石岗 王洋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69-73,共5页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在批判和反思现代性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其哲学基础是万有经验论,其产生是对后现代主义极端的超越,并藉现代自然科学之势发展起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有利于人类反思现代性;发展了整...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在批判和反思现代性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其哲学基础是万有经验论,其产生是对后现代主义极端的超越,并藉现代自然科学之势发展起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有利于人类反思现代性;发展了整体有机论;提出创造性价值观、有序的时间观、平权多样论思想和生态后现代主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顺应了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克服现代化进程中负效应的趋势,大胆地设想了不同于现代主义的后现代社会图景,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努力方向.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所持观点也并非完全正确,对其所主张的有神论应予以摒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西方哲学 后现代主义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整体有机论 创造性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文艺理论研究
3
作者 宋国栋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2年第2期98-100,共3页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集中体现了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哲学、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西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即是关注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建设性成果,既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其对艺...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集中体现了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哲学、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西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即是关注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建设性成果,既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其对艺术的本质生成性认知、对文本的形式特征意蕴和空间地理学性质的架构,开拓了文艺理论研究的新路径,对中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文艺理论 艺术本质 文本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和教育改革 被引量:13
4
作者 菲利普.克莱顿 柯进华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8-121,共4页
建立在过程哲学或有机哲学基础之上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文化思潮,它寻求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和有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其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形成学习共同体、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是其三... 建立在过程哲学或有机哲学基础之上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文化思潮,它寻求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和有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其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形成学习共同体、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是其三个核心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教育改革 后现代课程改革 后现代教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教育的理性精神:缺席与回归——基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角
5
作者 何浩 胡福贞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24-128,共5页
教育精神是一个时代教育的灵魂。理性是教育精神的轴心构成,理性精神是教育乃至教育精神的本真诉求和根本指向,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之一。但在当代学前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理性精神缺失以及错位的现象,教育脱离儿童生命,理性远离儿童... 教育精神是一个时代教育的灵魂。理性是教育精神的轴心构成,理性精神是教育乃至教育精神的本真诉求和根本指向,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之一。但在当代学前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理性精神缺失以及错位的现象,教育脱离儿童生命,理性远离儿童生活,儿童理性精神成长式微。本文基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域,剖析了理性精神的异化及其与学前教育的内在联系,呼吁理性精神回归学前教育,强调学前教育应当关照儿童的生命世界、关注儿童的自由生活、尊重儿童的多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教育理性 理性精神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化困境的回应
6
作者 张欣 《改革与开放》 2017年第6期45-46,共2页
工业文明的现代化在给人类带来丰腴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和信仰危机,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继续发展。目前,人类正处于现代化的困境中,面对现代化的困境,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从追求人类的共同福祉出发,倡导... 工业文明的现代化在给人类带来丰腴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和信仰危机,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继续发展。目前,人类正处于现代化的困境中,面对现代化的困境,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从追求人类的共同福祉出发,倡导人们过一种绿色、开放和诗意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现代化困境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模因学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审视
7
作者 周乐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2期96-98,共3页
兴起于20世纪70、80年代的模因学,把文化复制因子作为"模因",对文化的复制和传播的研究提出了类似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也属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语言模因。"是语言的,必然关涉哲学理论"... 兴起于20世纪70、80年代的模因学,把文化复制因子作为"模因",对文化的复制和传播的研究提出了类似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也属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语言模因。"是语言的,必然关涉哲学理论",对语言模因学的研究也是哲学探索的重要领域。语言模因学具有后现代主义的人本性、解构性和建构性。在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研究,将有助于为语言模因学的研究打开新的思路,对充实和深化模因学理论框架和各方面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哲学 语言模因学 人本性 解构性 建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一种具有中国色彩的道义民主--一种建设性后现代的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治河 樊美筠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共11页
从一种尊重差异、欣赏他者的建设性的后现代立场出发,本文挑战了我们在民主问题上的简单化思维,揭示了民主问题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勾勒了后现代民主的基本特征与内涵。与现代民主一味排斥东方智慧不同,后现代民主在根蒂上对... 从一种尊重差异、欣赏他者的建设性的后现代立场出发,本文挑战了我们在民主问题上的简单化思维,揭示了民主问题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勾勒了后现代民主的基本特征与内涵。与现代民主一味排斥东方智慧不同,后现代民主在根蒂上对东方智慧持一种非常积极开放性的对话态度,正是这种开放性的对话态度使我们有可能整合吸纳一切传统智慧和当代智能发展出一种具有中国色彩的道义民主。其中既包括儒家智慧,也包括佛家和道家智慧,更包括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现代民主的洞见。这是一种充分尊重差异的多元民主,一种拥有道德底蕴的道义民主,一种协商民主,一种和谐民主,一种生态民主,一种全球民主。这种新型的民主概念,无疑有助于拓展我们思想的苍穹,使我们得以换个视角重新审视民主,使我们意识到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或许不必重走西式自由主义民主的老路,不必重复西方已然犯下的错误。独辟蹊径,走出一条新路,一条具有中国色彩和道德内涵的建设性的后现代民主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民主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道义民主 中国式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建设性后现代理论研究十面观
9
作者 杨富斌 高茜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1-14,共4页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研究,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观、生态观、生态伦理观、消费观、教育观、科学观、农业观、经济观、宗教观和法学观等理论主张作深入探讨,并结合我国实际揭示其理论和现实意义。从总体上看,建设...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研究,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观、生态观、生态伦理观、消费观、教育观、科学观、农业观、经济观、宗教观和法学观等理论主张作深入探讨,并结合我国实际揭示其理论和现实意义。从总体上看,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可谓方兴未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哲学观 生态文明 未来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性后现代美学艺术的新取向
10
作者 樊美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7-113,共7页
随着生态文明的崛起,现代工业文明因着它的不可持续性而日渐式微,相应地,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的以"为艺术而艺术"为特征的现代艺术也暴露出它的局限进而陷入困境,最终失去方向感,导致艺术的终结。作为对现代工业文明及其现... 随着生态文明的崛起,现代工业文明因着它的不可持续性而日渐式微,相应地,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的以"为艺术而艺术"为特征的现代艺术也暴露出它的局限进而陷入困境,最终失去方向感,导致艺术的终结。作为对现代工业文明及其现代艺术的反叛,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美学艺术不乏宝贵的洞见。但其对"解构"的迷恋使其滑向虚无主义,最终走向自毁。无论是现代主义也好,还是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也好,都是拒绝担荷意识,拒绝美的,大自然与生态之美也通通是在它们的视野之外的。这样一种艺术显然是与正在来临的生态文明格格不入的,因此时代呼唤新的美学,新的艺术——一种能够与生态文明相匹配的美学艺术。当代西方日益兴起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所显示的新取向,特别是她对建设性与创新的强调,对美和自然美的高扬,对意义和归属感的追求,对艺术家社会-生态责任的担荷意识的标举以及对重建人与自然亲合关系的不懈努力,对于我们立足中国现实构建这样一种新的美学艺术,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性后现代美学艺术 解构性后现代主义 现代艺术 生态文明 担荷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里芬后现代思想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启示
11
作者 吴文权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31-33,共3页
美国哲学家大卫·格里芬教授的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包括后现代科学观、后现代自然观以及后现代社会观,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重建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家园,其人文理想是实现人类在地球上诗意地栖居。辩证地看待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吸收其合理... 美国哲学家大卫·格里芬教授的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包括后现代科学观、后现代自然观以及后现代社会观,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重建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家园,其人文理想是实现人类在地球上诗意地栖居。辩证地看待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吸收其合理成分,对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卫·格里芬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构建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电影《达·芬奇密码》尾声的和谐性
12
作者 武端理 徐建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07-108,共2页
具有明显后现代悬疑的电影《达.芬奇密码》及其原作获得了全球的热烈反应,但是由于被归为商业电影,其隐藏在作品之中的许多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东西却没有得到重视。作为一部典型的晚期后现代主义电影,它的内外充满了寻求事物和谐的思想... 具有明显后现代悬疑的电影《达.芬奇密码》及其原作获得了全球的热烈反应,但是由于被归为商业电影,其隐藏在作品之中的许多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东西却没有得到重视。作为一部典型的晚期后现代主义电影,它的内外充满了寻求事物和谐的思想,尤其是在开放式尾声中。它体现了对当今社会的人文关怀,反映了当今人们的普遍心理追求。本文分析了电影的开放式结尾,揭示了其体现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和谐性及其美学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密码》 开放式尾声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与中国后学推进者的学术取向
13
作者 王岳川 《益阳师专学报》 2001年第5期1-6,共6页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呈现出研究主体的复杂性。因研究者各自的价值归宿、精神取向、思想资源和学术意趣不同 ,造成了学界研究群体中观点的彼此对立或价值判断的多元并存状态 ,形成中国当代后学研究的多样化走向。在这种多元化中 ,对后现代...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呈现出研究主体的复杂性。因研究者各自的价值归宿、精神取向、思想资源和学术意趣不同 ,造成了学界研究群体中观点的彼此对立或价值判断的多元并存状态 ,形成中国当代后学研究的多样化走向。在这种多元化中 ,对后现代主义的推进者的声音值得注意 ,比较有代表性的声音是 :张扬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强调从中心走向文化边缘 ,坚持后学理论思想探源性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后学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文化边缘 形而上学 后现代实在论 后现代推进者 学术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机械语言学到有机语言学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治河 蔚蓝 樊美筠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6-28,158,共14页
现代语言学在根底上是一种机械语言学,对于今日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现代语言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代语言学的机械性表征为它对语言独立自主性的强调,对分离主义碎化思维的坚执,对去场景化的迷恋,从而导致语言与现实世... 现代语言学在根底上是一种机械语言学,对于今日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现代语言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代语言学的机械性表征为它对语言独立自主性的强调,对分离主义碎化思维的坚执,对去场景化的迷恋,从而导致语言与现实世界以及语言共同体的断裂。走出语言学的困境亟需走向一种有机语言学,需要推崇一种拥有有机思维的、破除二元对立思维的动态的生态语言学。有机语言学的现实意义在于,它运用一种有机整体的思维拆除现代性人为设置的二元对立并克服语言和思维上的碎化。利用生态语言的能量可以营造与生态文明相匹配的、更多元的有机语言环境。因着与中国文化的深度契合,有机语言学不仅将促进中国文化的复兴和汉字的繁荣,而且也有助于语言学本身的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语言学 生态语言学 有机语言学 有机哲学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第二次启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