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和”的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起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97,共2页
“和”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与之对应的是“同”和“流”。“和”的思想的本质特征是差别性、原则性与和谐性。差别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条件,原则性是为人处事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和谐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理想状态。“和”的思想启示我... “和”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与之对应的是“同”和“流”。“和”的思想的本质特征是差别性、原则性与和谐性。差别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条件,原则性是为人处事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和谐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理想状态。“和”的思想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以平和的心态承认并尊重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多样性,同时又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要把和谐社会的建设既当作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又当作当前的紧迫任务来认识和对待,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制定与执行都要着眼于这一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的思想 和而不同 和而不流 建设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进党内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和途径
2
作者 郝书辰 《山东经济》 2008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党内和谐 建设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学有个大发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陆学艺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65-168,共4页
关键词 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 社会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共中央政治局 集体学习 领导干部 结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唐代胡汉文化融合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4
作者 刘星海 王文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8-70,共3页
“和”是我国古代形成的对人和社会状况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和谐,是人类向往的一种美好的社会生活状态,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和谐社会的思想薪火相传,以和谐为特征的文化精神生生不息,和谐... “和”是我国古代形成的对人和社会状况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和谐,是人类向往的一种美好的社会生活状态,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和谐社会的思想薪火相传,以和谐为特征的文化精神生生不息,和谐社会的理想始终鼓舞着人们为之奋进。今天,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建设目标,堪称解决现实的社会矛盾、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英明之举。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阐述“和谐社会”的特征时所强调的,我们今天着力构建的和谐社会首先是要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这显然极具政治眼光和政治智慧。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既要有人类社会理想的共性,也应该有中华民族人文历史的特性。构建和谐社会.只有深深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沃土,准确切合当代中国的具体国情,才不会使和谐社会建设失去文化养分和民族特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文化资源和可资借鉴的范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传统的弘扬,又是民族的创举,既是文化观念的回归,又是文化实践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文化融合 借鉴 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 唐代 社会理想 中国共产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经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绿色通道
5
作者 黄瑜 《湖南林业》 2008年第1期7-7,共1页
发展生态经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生态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把生态与资源的永续利用相结合,与脱贫致富相结合,与加快经济发展相结合。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和谐社会建设 绿色通道 科学发展观 生态良好 永续利用 脱贫致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哈贝马斯协商民主理论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9
6
作者 凌新 喻红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84,共5页
哈贝马斯认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和冲突都是由于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语言缺乏共通性而难以形成共识的结果,因此他希望建立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普遍语用学"来重塑人们的交往行为。通过交往理论、话语理论和商谈理论"三位一... 哈贝马斯认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和冲突都是由于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语言缺乏共通性而难以形成共识的结果,因此他希望建立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普遍语用学"来重塑人们的交往行为。通过交往理论、话语理论和商谈理论"三位一体"的讨论,哈贝马斯完成了对协商民主的理论建构。尽管哈贝马斯的这一理论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但其从"对话"与"商谈"的角度来确立现代社会公共生活伦理建构方式的独特思路和路径,对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正确处理国内各方面社会矛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全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普遍语用学 交往行为 协商民主 和谐社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多样性与云南的多民族和谐社会建设 被引量:12
7
作者 郭家骥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77,共4页
云南是中国文化多样性最为富集的省份之一。云南各民族文化多样性中蕴涵的和谐文化,直接建构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多样性促进创造性和多样性促进稳定性,是自然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云南的文化多样性对构建和... 云南是中国文化多样性最为富集的省份之一。云南各民族文化多样性中蕴涵的和谐文化,直接建构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多样性促进创造性和多样性促进稳定性,是自然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云南的文化多样性对构建和谐云南具有积极作用,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与发展文化多样性,推动云南的多民族和谐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多样性 云南 多民族和谐社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宗教活动中形成的习惯法及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以广西京族哈节习惯法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小龙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1年第3期60-65,共6页
宗教活动引导着少数民族成员的社会行动,使之趋向于某种秩序,进而形成了少数民族习惯法。哈节是京族最盛大的节日,传统的哈节是京族人民祭祀海神和祖先的宗教活动。在京族哈节的宗教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习惯法,这些习惯法至今仍为京族群众... 宗教活动引导着少数民族成员的社会行动,使之趋向于某种秩序,进而形成了少数民族习惯法。哈节是京族最盛大的节日,传统的哈节是京族人民祭祀海神和祖先的宗教活动。在京族哈节的宗教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习惯法,这些习惯法至今仍为京族群众遵守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族哈节 习惯法 和谐社会建设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建设 被引量:2
9
作者 周运清 王思萌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通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本文提出,和谐社会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逻辑拓展,因而必须用科学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通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本文提出,和谐社会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逻辑拓展,因而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建设,走科学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建设 逻辑拓展 科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理论研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5年年会综述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欣根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中旬在安徽省安庆市召开。这次会议由全国共运史学会、安庆师范学院、安庆石化总公司联合主办。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9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主... 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中旬在安徽省安庆市召开。这次会议由全国共运史学会、安庆师范学院、安庆石化总公司联合主办。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9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主题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构建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 2005年年会 和谐社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和谐社会建设中绿色会计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菲 隋飞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3X期16-17,共2页
笔者阐述了绿色会计的背景,分析了绿色会计的内涵以及实施绿色会计的必要性。从社会、政府、企业三方面探讨了加强绿色会计在我国实行的措施。
关键词 和谐社会建设 绿色会计 企业 财务会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规律——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民族和谐社会建设关系建设》 被引量:2
12
作者 闻靖 刘学明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F0004-F0004,共1页
近几年来,体育事业发展迅速,体育文化发展也受到了更多关注。体育文化是长久以来人们实践所创造的身体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展现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寓。中国体育文化作为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 近几年来,体育事业发展迅速,体育文化发展也受到了更多关注。体育文化是长久以来人们实践所创造的身体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展现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寓。中国体育文化作为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围绕养生和健身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传承 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体育文化 规律 体育事业 文化发展 身体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和谐社会建设中德才融合的利他专业 被引量:11
13
作者 顾东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 和谐社会建设 利他 中德 理论与实践 WORK 本职工作 社会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制度伦理视角下的和谐社会建设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华灵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26,共4页
和谐社会是在制度调节下社会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协调状态,以公平正义为核心构建社会基本制度,协调社会利益冲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公平正义制度的认定和施为,首先关涉判定公平正义制度的方法论。马克思制度伦理以生活实践作为... 和谐社会是在制度调节下社会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协调状态,以公平正义为核心构建社会基本制度,协调社会利益冲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公平正义制度的认定和施为,首先关涉判定公平正义制度的方法论。马克思制度伦理以生活实践作为制度伦理内容的客观依据,以生存实践为基础,用立足无产阶级的、面向人类整体的自主性"自由"和非奴役性"平等"表征制度的正义,以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自由、平等权利表征制度公平,为我们立足经济基础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提供了方法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建设 方法论 马克思制度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竞争的和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和谐社会建设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立林 《湖湘论坛》 2008年第1期51-53,共3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我国社会焕发了巨大的活力,与此同时,由于体制的不完善性,竞争与和谐的价值冲突日益凸显。因此,立足我国长期处于发展竞争性市场经济这一历史背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竞争与社会主义社...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我国社会焕发了巨大的活力,与此同时,由于体制的不完善性,竞争与和谐的价值冲突日益凸显。因此,立足我国长期处于发展竞争性市场经济这一历史背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竞争与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关系,实现走向竞争的和谐,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课题。为此,必须构建既充满竞争活力又体现社会和谐的社会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竞争 和谐 和谐社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崇温 《学习论坛》 2006年第12期5-8,共4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而提出的战略思想。面对着战略机遇和凸显的矛盾,如果举措得当,将促使经济加快发展、社会平稳进步;而如应对失误,则将导致经济徘徊不前、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而提出的战略思想。面对着战略机遇和凸显的矛盾,如果举措得当,将促使经济加快发展、社会平稳进步;而如应对失误,则将导致经济徘徊不前、社会长期动荡。要促使社会和谐发展,就要妥善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一是要统筹兼顾,缩小城乡、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二是要把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作为当前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由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采取的协调各个方面利益关系的举措始终贯穿着促进公平正义与激发社会活力的统一,因而贯彻这样的战略思想和具体部署,就能有力地促进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建设 利益关系 统筹兼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有效手段 被引量:17
17
作者 向德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工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管理体制 人民群众 安定有序 创造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专题--社会工作:和谐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变革力量 被引量:22
18
作者 文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21,共4页
关键词 社会工作教育 和谐社会建设 管理体制创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 人才队伍 力量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社会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被引量:5
19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4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四位一体 书面用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目标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方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0-45,共6页
关于当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目标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说法。十种一元核心价值观和十种多元核心价值观在此简要被评点。通过对社会价值目标体系结构的分析,我们确立正义为当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目标,因为正义不仅是根本性... 关于当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目标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说法。十种一元核心价值观和十种多元核心价值观在此简要被评点。通过对社会价值目标体系结构的分析,我们确立正义为当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目标,因为正义不仅是根本性的、紧迫性的、贯通性的、目的性的社会价值目标,是被普通民众感受得最强劲、最深切、最直接、最普遍的社会价值目标,而且是当前中国民众最强烈、最迫切地渴求的社会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建设 价值目标体系 核心价值目标 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