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设计创新适合策略的数理推导与相关结论 被引量:6
1
作者 韩晨平 邹广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7-263,共7页
由建筑设计创新的目的与策略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建筑设计创新中空间形象、功能、经济等建筑要素与设计手段的适合关系,并且借鉴经济学一般均衡框架运用数理分析的手段证明了建筑设计创新能够完全满足社会需要,即建筑设计创新要素适合... 由建筑设计创新的目的与策略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建筑设计创新中空间形象、功能、经济等建筑要素与设计手段的适合关系,并且借鉴经济学一般均衡框架运用数理分析的手段证明了建筑设计创新能够完全满足社会需要,即建筑设计创新要素适合状态的存在,并由此提出了建筑设计创新的策略与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创新 建筑要素 设计手段 创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被引量:60
2
作者 邹广天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20-1123,共4页
建筑设计创新理论与方法研究,是我国建筑设计理论研究领域正在形成的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建筑创新学.可拓学为建筑设计创新研究带来了新的理论、方法以及新的形式化描述工具.以可拓学、创新学、思维科学、建筑学相交叉,利用可拓学提... 建筑设计创新理论与方法研究,是我国建筑设计理论研究领域正在形成的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建筑创新学.可拓学为建筑设计创新研究带来了新的理论、方法以及新的形式化描述工具.以可拓学、创新学、思维科学、建筑学相交叉,利用可拓学提出的菱形思维模式、逆向思维模式、共轭思维模式和传导思维模式,研究它们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应用,将逐步形成基于可拓学的建筑设计创新理论与方法.探讨这4种可拓思维模式与建筑设计创新的关系和应用于建筑设计创新的可能性,尝试采用可拓模型对建筑设计的矛盾问题及创新点进行描述与分析,将有助于建筑设计创新实践和建筑设计创新理论与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创新 可拓思维模式 可拓策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建筑设计创新的供给侧协同缺陷和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何伟怡 王星烨 钟炜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82,共6页
从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针对绿色要素集成导致绿色建筑设计内生的大体量研发工作问题,提出构建跨组织的一体化方式,以应对绿色建筑设计创新的全面协同需要。分析了传统DB和CMc模式下供给侧局部协同缺陷,即仅能解决绿色建筑设计创新中的... 从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针对绿色要素集成导致绿色建筑设计内生的大体量研发工作问题,提出构建跨组织的一体化方式,以应对绿色建筑设计创新的全面协同需要。分析了传统DB和CMc模式下供给侧局部协同缺陷,即仅能解决绿色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可施工性集成问题。分析了集成项目交付(IPD)模式,认为专职化团队、跨组织决策流程、能力匹配分工及业主主导团队治理等是该模式的特点,具有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对绿色建筑设计创新进行全面协同的比较优势。最后,针对绿色IPD团队的管理关键点提出了建议,包括组织条件、创新决策调控、最优分工和沟通、创新激励及风险控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项目交付 绿色建筑设计创新 全面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设计创新的外部有效激励与监管分析
4
作者 韩晨平 王栋 +1 位作者 顾贤光 田国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3-136,142,共5页
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社会中,实现建筑设计创新需要建设投资单位(客户)与建筑师的共同努力.在建筑设计创新活动中,建筑师面对创新风险的态度是实现建筑设计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建设投资单位一般通过外部的激励和监管两种手段促使设计... 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社会中,实现建筑设计创新需要建设投资单位(客户)与建筑师的共同努力.在建筑设计创新活动中,建筑师面对创新风险的态度是实现建筑设计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建设投资单位一般通过外部的激励和监管两种手段促使设计者能够克服创新风险并保证建筑设计创新的有效实现.利用数理模型推导的方法对建筑设计创新风险、外部激励与监管的有效性问题进行探究,揭示了有效实现建筑设计创新的条件,为进一步研究和促进建筑设计创新提供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创新 创新风险 激励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设计创新生成能力的数理分析
5
作者 韩晨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将建筑设计创新产生的社会环境因素:社会需求与供给,思想与科技变化的影响,个体性动力,与政治经济制度、市场及服务、社会经济基础、环境资源的关系,加以整合归纳,改进已有的知识生产函数,建立建筑设计创新生成的模型,使用数理方法研究... 将建筑设计创新产生的社会环境因素:社会需求与供给,思想与科技变化的影响,个体性动力,与政治经济制度、市场及服务、社会经济基础、环境资源的关系,加以整合归纳,改进已有的知识生产函数,建立建筑设计创新生成的模型,使用数理方法研究建筑设计创新的生成能力,应用这些理论和模型科学理性地探研一定社会区域中建筑设计创新的生成能力和提高改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创新 生成能力 数理分析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设计创新公共效益的有效协调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韩晨平 何真卓 顾贤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0-894,共5页
建筑设计创新作为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必然对社会公共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建筑设计创新活动中,由于社会、建筑投资建设者(客户)、建筑设计者三方与社会公共效益的社会结构关系不同,使得三方对社会公共效益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在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创新作为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必然对社会公共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建筑设计创新活动中,由于社会、建筑投资建设者(客户)、建筑设计者三方与社会公共效益的社会结构关系不同,使得三方对社会公共效益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在建筑设计创新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兼顾与协调社会、建筑投资建设者(客户)、建筑设计者三方的各自需求及特点,使建筑设计创新创造更大的社会公共效益,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运用数理模型推导的方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研究和揭示在建筑设计创新的公共效益中,社会、建筑投资建设者(客户)、建筑设计者三方的各自作用与可能的有效协调特征关系,可以为提高建筑设计创新的公共效益提供重要的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创新 公共效益 信息不对称 有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