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智能控制参数采光系数的建筑模型实验研究
1
作者 郑华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33,共6页
为了丰富室内光环境智能控制参数采光系数的教研平台内容,使用建筑模型探讨模拟实验方法。仿造适用于人工天穹设备使用的多变量采光口结构的建筑模型,从中探究测量人工天穹亮度和建筑模型内照度的实验方法和原理。在建筑模型采光口上沿... 为了丰富室内光环境智能控制参数采光系数的教研平台内容,使用建筑模型探讨模拟实验方法。仿造适用于人工天穹设备使用的多变量采光口结构的建筑模型,从中探究测量人工天穹亮度和建筑模型内照度的实验方法和原理。在建筑模型采光口上沿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测得不同窗台高与不同进深位置的采光系数。在该建筑模型及实验方法范围内,获得了一种多模态的可重复性实验的建筑模型,为室内光环境采光系数的模拟测算,以及探究光环境智能控制需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光系数 侧窗 建筑模型 人工天穹 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室内定位的3D建筑模型构建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闫金金 尚建嘎 +1 位作者 余芳文 王欣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20,共5页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提供的位置服务在室外已得到广泛应用,如今人们也希望能够在室内空间获取类似的位置服务,而面向室内空间的定位技术尚在研究中。分析室内空间的特殊性及复杂性,总结面向室内定位的3D建筑模型的特征,介绍现有的室内3D建...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提供的位置服务在室外已得到广泛应用,如今人们也希望能够在室内空间获取类似的位置服务,而面向室内空间的定位技术尚在研究中。分析室内空间的特殊性及复杂性,总结面向室内定位的3D建筑模型的特征,介绍现有的室内3D建筑建模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室内定位的3D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是一种经济、高效、实用的室内3D建筑建模方法,可广泛应用在小范围的建筑物、地下洞室、隧道等空间内的3D建筑模型构建及相关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间 室内定位 3D建筑模型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信息系统领域的软件建筑模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陶伟 麦中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03-406,共4页
将软件建筑的基本概念以及研究成果引入到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提出了企业信息系统领域的软件建筑模型.首先对软件工程方法学的发展做了简要评述,指出了软件建筑在软件过程中的重要性.随后提出了企业信息系统领域的基于软件建筑模型... 将软件建筑的基本概念以及研究成果引入到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提出了企业信息系统领域的软件建筑模型.首先对软件工程方法学的发展做了简要评述,指出了软件建筑在软件过程中的重要性.随后提出了企业信息系统领域的基于软件建筑模型,包括软件建筑模型、参考需求、参考建筑等.描述了基于该模型的软件开发过程,讨论了若干相关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程 企业信息系统 模型 软件建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建筑模型可视化制作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宋培娟 高连平 任宇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9-354,共6页
为提升建筑模型制作精度,以三维激光扫描为技术背景,对建筑模型可视化制作方法展开研究。将三维激光扫描设备放置于少遮挡物且具有开阔视野的位置,经多次扫描取得多组重合的点云数据,通过变换坐标系间关系,完成点云数据拼接,对其去噪、... 为提升建筑模型制作精度,以三维激光扫描为技术背景,对建筑模型可视化制作方法展开研究。将三维激光扫描设备放置于少遮挡物且具有开阔视野的位置,经多次扫描取得多组重合的点云数据,通过变换坐标系间关系,完成点云数据拼接,对其去噪、光顺处理后,根据构成建筑物表面的若干个几何特征,提取截面边界与建筑特征结构,实现建筑模型可视化制作。选取某标志性建筑物,分析布设的控制点、测站点以及标靶等指标精度,基于有效的测量准度,制作建筑三维模型,经对比模型与实际建筑物尺寸,发现所提方法能有效实现模型可视化制作,且大幅提升制作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建筑模型 可视化 模型制作 点云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vit平台设计建筑模型的钢网架结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6
5
作者 祝叶 罗凡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70-1176,共7页
研究基于Revit平台设计建筑模型的钢网架结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方法,对于提高钢网架结构抗震性能以及安全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该方法依据标高和轴网的定位信息设计钢网架建筑构件及结构构件后,通过Revit软件平台确定实例钢网架结构建筑... 研究基于Revit平台设计建筑模型的钢网架结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方法,对于提高钢网架结构抗震性能以及安全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该方法依据标高和轴网的定位信息设计钢网架建筑构件及结构构件后,通过Revit软件平台确定实例钢网架结构建筑模型大体框架;采用绑定约束以及接触约束方法,分别实现建筑模型杆件梁以及混凝土型钢间的约束,并采用位移控制加载方法在得到的建筑模型杆顶以及梁与轴线方向加载轴向荷载和往复荷载。采用TurnTool虚拟仿真软件,进行钢网架结构抗震性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钢网架结构荷载与位移的变化较为稳定;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塑性阶段时,结构的纵向系杆对混凝土存在约束效果,构件间距越小该结构的延性就越好,纵向系杆能够提高实例钢网架结构的受力性;不同地震波作用下钢网架结构楼层节点位移随着楼层的增高而加大,证明了所设计模型的抗震模拟结果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模型 网架结构 数值模拟 抗震性能 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砖混建筑模型基底隔震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雄 刘浩吾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本文进行了四分之一大比尺砖混建筑模型的铅胶支座(Φ100)基底隔震效应的地震模拟实验工作,研究隔震结构在地震中的反应行为,为隔震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基底隔震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又很安全的抗震措施... 本文进行了四分之一大比尺砖混建筑模型的铅胶支座(Φ100)基底隔震效应的地震模拟实验工作,研究隔震结构在地震中的反应行为,为隔震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基底隔震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又很安全的抗震措施,值得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隔震 建筑模型 振动台试验 砖混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建筑模型的规则化重构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佳舟 陆鹏飞 +4 位作者 徐阳辉 王宇航 金灵枫 李凯勇 秦绪佳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0-555,共6页
基于无人机照片的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重建大量三维建筑模型;但这些模型数据量大、噪声多,极大阻碍了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针对倾斜摄影测量重建的三维建筑模型屋顶重建精度较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屋顶轮廓线的三维建筑模型规则化... 基于无人机照片的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重建大量三维建筑模型;但这些模型数据量大、噪声多,极大阻碍了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针对倾斜摄影测量重建的三维建筑模型屋顶重建精度较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屋顶轮廓线的三维建筑模型规则化重构方法.首先分割屋顶并提取屋顶的外轮廓线;接着通过改进的平面拟合提取屋顶的内轮廓线;然后由屋顶内外轮廓线进一步拟合出屋顶平面几何基元;最后,针对屋顶中太阳能、烟囱等的非平面部分,进行补充规则化处理,重构出数据小、噪声少的三维建筑模型.本文方法能够将三维建筑模型自动地重构为规则的建筑体,不依赖用户交互和先验信息.大量实验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高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重构 三维建筑模型 建筑屋顶 聚类 规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空调系统控制分析的多区域建筑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晋欣桥 夏凊 王盛卫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5-49,共5页
以多区域空调系统的控制分析为目的,利用阻容模型建立了能够反映系统能耗和室内热舒适性及空气质量的建筑物动态模型,同时对传统的太阳综合温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修改,使其更加符合实际。该模型可以模拟建筑物和室内空气在不同季节和工... 以多区域空调系统的控制分析为目的,利用阻容模型建立了能够反映系统能耗和室内热舒适性及空气质量的建筑物动态模型,同时对传统的太阳综合温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修改,使其更加符合实际。该模型可以模拟建筑物和室内空气在不同季节和工况下的动态反应,为室内空气温度和空气质量控制器的设计提供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 建筑 空调系统 控制分析 建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建筑模型实验室的安全风险评估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9-241,共3页
建筑模型实验室存在着安全风险,必须加以防范。针对建筑模型实验室的特点,采用风险评估理论,讨论了其安全隐患、危险源,并进行风险分析。指出影响建筑模型实验室安全的主要因素有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影响建筑模型... 建筑模型实验室存在着安全风险,必须加以防范。针对建筑模型实验室的特点,采用风险评估理论,讨论了其安全隐患、危险源,并进行风险分析。指出影响建筑模型实验室安全的主要因素有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影响建筑模型实验室安全的主要危险源有易燃的建筑模型材料、有毒的建筑模型材料粘接剂、有安全隐患的建筑模型的制作工具。建筑模型实验室发生火灾以及实验人员和参加实验的学生可能受到的伤害是不能容忍地风险;加强实验室管理、增强所有参加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配备和正确使用消防器材,是降低建筑模型实验室安全风险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 建筑模型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ity3D数字技术创建建筑模型智慧博物馆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黎黎 李卓玥 +1 位作者 吴瑶 卢潇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3-118,共6页
针对传统建筑模型展示缺少互动性,难以适应未来信息技术大发展的局限性,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数字化为手段”,基于Unity3D开发引擎搭建建筑模型智慧博物馆。通过设计架构与组建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实现用户在馆内沉浸式漫游,跨时间、跨... 针对传统建筑模型展示缺少互动性,难以适应未来信息技术大发展的局限性,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数字化为手段”,基于Unity3D开发引擎搭建建筑模型智慧博物馆。通过设计架构与组建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实现用户在馆内沉浸式漫游,跨时间、跨地域、全方位游览馆内的建筑模型资源,与模型创作者相互学习交流。该项目由学生自主研发,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立项。对建筑模型智慧博物馆创建的思考和实践过程,对高校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TY3D 三维引擎 智慧博物馆 建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古建筑模型中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飞进 李昌鹏 张霄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1-184,共4页
随着我国传统村落的申报,人们更加关注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本实验设计以导师制为契机,由师生通过3D打印技术,对古建筑实现可拆卸结构模型的打印还原实验与分析,得出富有启发意义的实践结论。同时,结合3D打印技术的现状,探索3D打印... 随着我国传统村落的申报,人们更加关注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本实验设计以导师制为契机,由师生通过3D打印技术,对古建筑实现可拆卸结构模型的打印还原实验与分析,得出富有启发意义的实践结论。同时,结合3D打印技术的现状,探索3D打印技术对古建筑保护的意义与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建筑模型 可拆卸结构 保护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3ds Max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生成三维建筑模型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云波 冯亚飞 季晓波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7-80,共4页
针对目前城市建模方法制作的建筑模型存在建模过程繁杂、生产效率低、数据精度不高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3ds Max生产建筑模型的方法。首先对3ds Max三维建筑模型生产的流程和方法进行了研究,然后应用三维激光点云数... 针对目前城市建模方法制作的建筑模型存在建模过程繁杂、生产效率低、数据精度不高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3ds Max生产建筑模型的方法。首先对3ds Max三维建筑模型生产的流程和方法进行了研究,然后应用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对建筑模型进行了高度校正,最后采用与1∶500地形图及全站仪量测的建筑结构尺寸相比较的方法对建筑模型的数学精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生成外观效果逼真、数学精度高的三维建筑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s MAX 三维激光扫描 建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建筑模型生成大比例尺真正射影像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文寒 周国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9-592,共4页
为解决城市大比例尺正射影像生成中出现的遮挡和阴影等问题,提出基于CSG数字建筑模型生成大比例尺真正射影像的方法,应用在美国丹佛城区的真正射影像生成的项目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真正射影像 数字建筑模型 阴影分析 遮挡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华县馆藏汉代陶建筑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史华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建筑模型 西华县 馆藏 汉代 明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建筑模型的低模网格生成 被引量:2
15
作者 岳明宇 高希峰 毕重科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4-774,共11页
三维虚拟场景中,低模网格(三角面数较少的网格)在多细节层次等方面的运用对实时运算效率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给定高精度的建筑模型(高模网格),现有方法所生成的低模网格很难在达到极低简化率的同时依旧与原高模网格保持良好的视... 三维虚拟场景中,低模网格(三角面数较少的网格)在多细节层次等方面的运用对实时运算效率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给定高精度的建筑模型(高模网格),现有方法所生成的低模网格很难在达到极低简化率的同时依旧与原高模网格保持良好的视觉相似性,仍需人工调整以修正缺陷。为此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用户仅需提供少量鲁棒的参数,就能生成具有良好视觉相似性和满足水密性、流形等良好几何特性的低模建筑网格。首先,为了从高模网格中捕获重要的几何特征,需通过逆渲染的方法对另一个新网格变形,使其与高模网格有相似的外观且仅保留大尺度的外观特征。为保持网格拓扑在变形过程中的一致性,可将高模网格体素化后的外包(The outer hull)作为被变形网格的初始化。之后,为处理变形过程中带来的相交三角形,还设计了参数自适应模型拓扑的alpha wrapping算法。通过保证变形后网格体素化后的外包和结果网格的亏格数一致,该算法能够生成变形后网格的近似网格,且保证近似网格无相交三角形、满足水密性和二流形。最后,部署了一个改进的边收缩算法将alpha wrapping算法生成的网格简化到用户的目标面数,该算法对平面上点对合并过程进行了数值优化。在一个建筑模型的数据集上测试了本文方法并将其与最流行和最先进的方法进行了比较,证明了其稳健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简化 三角形网格 低模网格生成 细节层次 建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建筑模型及三维动画设计的教学与实践
16
作者 陈正斌 马健 孙隽 《交通高教研究》 1999年第4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桥梁 建筑模型 三维动画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ARC标准高层建筑模型风致效应及背风侧流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欣 叶继红 +1 位作者 邹云峰 左太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22-130,178,共10页
通过风洞测压试验、PIV试验和动力响应计算,对比分析0°和90°风向下,CAARC模型围护结构风压、模型背风侧流场特性及主体结构风振响应。①对比了模型立面风压分布及整体风力,两种风向下,模型表面风压分布的较大差异存在于侧风... 通过风洞测压试验、PIV试验和动力响应计算,对比分析0°和90°风向下,CAARC模型围护结构风压、模型背风侧流场特性及主体结构风振响应。①对比了模型立面风压分布及整体风力,两种风向下,模型表面风压分布的较大差异存在于侧风面。相比于0°风向,90°风向下模型整体阻力和升力较小,但整体扭矩较大。②直观展现了模型背风侧的流场特性。两种风向下,模型后部水平面内均出现尾流涡对;竖直面内的显著旋涡仅出现在0°风向。相比而言,0°风向下,尾流涡对尺寸较大,逆向流速较高,周围流体横风向运动剧烈。③给出了模型顶部位移和加速度随折减风速变化的拟合方程,两种风向下,模型顶部顺风向响应与折减风速的2~2.6次幂成正比;横风向响应与折减风速的3~3.5次幂成正比。相比而言,90°风向下,模型顶部横风向位移和加速度随折减风速的增幅分别为0°风向下的2倍和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高层建筑标准模型(CAARC) 风压分布 整体风力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 旋涡 风振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建筑物单体模型构建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朋超 李海洋 +3 位作者 江岭 梁明 位宏 张大鹏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当前实景三维建筑模型数据体量巨大,给模型存储与实时加载显示带来了挑战。然而,现有研究主要聚焦建筑物原始模型单体化、轻量化及可视化操作,难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城市空间分析和管理需求。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建筑物实体模型... 当前实景三维建筑模型数据体量巨大,给模型存储与实时加载显示带来了挑战。然而,现有研究主要聚焦建筑物原始模型单体化、轻量化及可视化操作,难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城市空间分析和管理需求。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建筑物实体模型的多维度单体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以倾斜摄影建模生成的OSGB数据为基础,利用建筑物的矢量轮廓切割出建筑物单体模型,然后采用二次误差度量(QEM)算法对建筑物模型进行简化,通过对比不同简化等级建筑物模型的几何参数及形态特征,确定不同维度建筑物模型间简化程度,最终实现不同维度建筑物单体模型构建。试验结果表明,三维建筑模型的多维度单体构建结果满足了城市地理标记语言(CityGML)中建筑物细节层次(LOD)的要求,且相较于传统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多细节层次简化,其自动化程度更高。该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数据下完成建筑模型之间的转换,能够构建不同维度的三维建筑模型单体,并将其应用于不同的层次和场景,满足城市空间分析和管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 QEM算法 模型简化 特征提取 多维度建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施工安全领域大语言模型构建思路与方法研究
19
作者 赵磊 武彦清 +1 位作者 周大伟 潘鹏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4-152,共9页
建筑施工安全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大语言模型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提升,其强大的泛化性、通用性、推理能... 建筑施工安全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大语言模型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提升,其强大的泛化性、通用性、推理能力和涌现特性为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针对建筑施工安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文章深入分析了大语言模型技术在该领域应用时所面临的独特挑战,并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建筑施工安全大模型的具体应用场景,以期为行业深化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供思路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安全大语言模型 安全隐患智能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官式木构建筑遗产多元语义模型生成方法
20
作者 张承文 淳庆 +2 位作者 李盼 花全均 林怡婕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8-240,共13页
为提高明清官式木构建筑遗产建模分析效率,通过多元语义模型参数化生成方法研究,实现同时生成建筑与结构模型.首先,对明清官式木构建筑遗产的基本构件进行分类,并梳理建筑模型和结构模型之间的信息流,采用Grasshopper进行二次开发,完成... 为提高明清官式木构建筑遗产建模分析效率,通过多元语义模型参数化生成方法研究,实现同时生成建筑与结构模型.首先,对明清官式木构建筑遗产的基本构件进行分类,并梳理建筑模型和结构模型之间的信息流,采用Grasshopper进行二次开发,完成建筑基本构件库.然后,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德胜门箭楼进行技术实践,通过建筑基本构件库自动生成结构分析模型,并进行结构安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同时生成用于细节展示的建筑模型,以及可直接用于计算分析的结构模型.研究成果为实现建筑遗产数字化预防性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构建筑 参数化 有限元 建筑信息模型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