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限速对建筑振动与二次结构噪声影响试验研究
1
作者 吴士亮 刘鹏辉 +1 位作者 杨宜谦 董振升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73,103,共9页
基于某地铁隧道内轨道振动和沿线建筑物室内振动及二次结构噪声现场试验,对限速前后隧道内振动、室内振动和二次噪声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内振动、室内振动和二次结构噪声在不同列车间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离散性,限速后振动... 基于某地铁隧道内轨道振动和沿线建筑物室内振动及二次结构噪声现场试验,对限速前后隧道内振动、室内振动和二次噪声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内振动、室内振动和二次结构噪声在不同列车间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离散性,限速后振动总体减小离散度变大,振动和二次结构噪声受列车状态影响明显;40~80 Hz频段振动是室内振动和二次结构噪声的主要激励源;列车限速后,室内振动和二次结构噪声总体水平降低但作用时间延长,振动和噪声总暴露量可能增大。限速对于车轮状态较差的列车效果不明显,优先进行镟轮等来改善轮轨关系以减小振动和二次结构噪声的影响。分时段限速和改善列车轮轨关系措施可为地铁振动噪声提质改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限速运行 建筑振动 二次结构噪声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支护屏障对地铁列车引起的建筑振动隔离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周谦 刘玉涛 +1 位作者 闫晓夏 刘秀波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7-101,共5页
基坑地下连续墙与回填材料构成一道隔振屏障。本文通过建立车辆-轨道-隧道-大地-建筑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有无基坑支护屏障和采用不同回填材料时隔振屏障对地铁列车引起的建筑振动的隔离效果。结果表明:基坑支护屏障对不同楼层、不同频... 基坑地下连续墙与回填材料构成一道隔振屏障。本文通过建立车辆-轨道-隧道-大地-建筑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有无基坑支护屏障和采用不同回填材料时隔振屏障对地铁列车引起的建筑振动的隔离效果。结果表明:基坑支护屏障对不同楼层、不同频段振动的隔离效果不同,对地下楼层隔振效果较好,而对地上楼层隔振效果较差;回填材料类型会影响楼板振动主频和分频振级,进而影响对不同楼层的隔振效果。工程建设中应针对建筑结构和场地特征选取适宜的回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基坑支护屏障 数值模拟 地下连续墙 回填材料 建筑振动 隔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运行引起邻近建筑振动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江华 韩全吉 董世钊 《河南科技》 2020年第29期93-95,共3页
为研究地铁列车运行引起邻近建筑物振动的影响,本文主要利用ABAQUS数值模拟方法,以Dload子程序模拟列车荷载,建立多种建筑模型,计算并提取相应的振动加速度数据,对比分析塔式楼与板式楼的振动特征,并分析框架结构中结构墙设置对建筑振... 为研究地铁列车运行引起邻近建筑物振动的影响,本文主要利用ABAQUS数值模拟方法,以Dload子程序模拟列车荷载,建立多种建筑模型,计算并提取相应的振动加速度数据,对比分析塔式楼与板式楼的振动特征,并分析框架结构中结构墙设置对建筑振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高层建筑中,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加,振动强度呈现先增大、再衰减、后增大的趋势;框架结构设置较多结构墙,将为振动波的传播提供更多介质,加剧了框架结构受地铁运行引起的振动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建筑振动 数值模拟 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线集装箱船上层建筑振动及海上加强方案 被引量:1
4
作者 丁宁 高占峰 肖宇 《船舶》 2022年第2期64-70,共7页
针对某支线集装箱船在试航过程中上层建筑振动超出许用标准的问题,基于实船振动测试结果及数值仿真有限元振动计算报告,在海上对该船上层建筑的振动原因进行现场分析的同时,结合船上结构形式、内舾装情况以及物料吊和救生艇等设备布置情... 针对某支线集装箱船在试航过程中上层建筑振动超出许用标准的问题,基于实船振动测试结果及数值仿真有限元振动计算报告,在海上对该船上层建筑的振动原因进行现场分析的同时,结合船上结构形式、内舾装情况以及物料吊和救生艇等设备布置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结构加强方案,在海上直接对上层建筑进行支柱加强。支柱加强后,上层建筑各位置的振动测试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不仅避免了二次试航高额成本,而且也为船舶顺利交付提供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线集装箱船 上层建筑振动 海上支柱加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邀请参加《建筑振动工程实例》(第二卷)编写的通知
5
作者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22年第10期52-52,共1页
有关单位及专家: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建院士主编、中日德法多国专家共同完成的《建筑振动工程实例》(第一卷)已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附件1),本书首次将国内外多领域工程振动控制技术分析汇总... 有关单位及专家: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建院士主编、中日德法多国专家共同完成的《建筑振动工程实例》(第一卷)已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附件1),本书首次将国内外多领域工程振动控制技术分析汇总,是对我国和国际上不同阶段工程振动控制技术进行总结的成功尝试,发行后社会反响较大,对指导我国振动控制领域工程建设和掌握国际相关技术发展方向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发行 振动控制技术 工程建设 技术发展方向 建筑振动 社会反响 成功尝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析国内外振动控制技术工程案例 推动我国振动控制技术高质量发展 《建筑振动工程实例》(第一卷)出版发行
6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22年第10期51-52,共2页
《建筑振动工程实例》(第一卷)近日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徐建主编的工程振动控制系列丛书之一。系列丛书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专家集体智慧结晶... 《建筑振动工程实例》(第一卷)近日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徐建主编的工程振动控制系列丛书之一。系列丛书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专家集体智慧结晶,是徐建院士带领的研究团队长期潜心科研和奋力攻关,解决了一系列工业工程振动控制和工业建筑抗震关键技术,突破高端振动控制技术“卡脖子”关键难题,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科研技术理论和实践的总结,系列丛书惟愿为工程振动控制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振动控制技术 出版发行 建筑抗震 徐建 建筑振动 高质量发展 研究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永恒存在 控制任重道远——纪念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成立25周年
7
作者 徐建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21年第1期37-41,共5页
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CECS)的专业性分支机构。二十五年来,在上级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委员会组织建筑振动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积极开展工程建设标准化活动和相关技术研究,在标准... 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CECS)的专业性分支机构。二十五年来,在上级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委员会组织建筑振动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积极开展工程建设标准化活动和相关技术研究,在标准制订、宣贯培训、技术研发、学术交流、咨询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建设标准化 标准制订 咨询服务 学术交流 建筑振动 技术人员 任重道远 分支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恒的振动 无尽的探索 第八届全国建筑振动学术会议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成立25周年纪念大会在厦门举行
8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21年第1期30-36,共7页
为总结交流近年来我国在建筑工程振动控制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和标准化工作经验,进一步推动其学科发展,第八届全国建筑振动学术会议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成立25周年纪念大会于2020年12月9日-11日在厦门举行。本次... 为总结交流近年来我国在建筑工程振动控制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和标准化工作经验,进一步推动其学科发展,第八届全国建筑振动学术会议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成立25周年纪念大会于2020年12月9日-11日在厦门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省结构工程与防灾重点实验室承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学术会议 重点实验室 标准化工作 建筑振动 振动控制 建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主编工程振动控制国家标准与系列丛书简介
9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22年第2期25-26,共2页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振动控制在许多领域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针对工程需求,组织我国该领域的专家坚持不懈地开展科技攻关,解决了工业工程振动控制中“卡脖...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振动控制在许多领域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针对工程需求,组织我国该领域的专家坚持不懈地开展科技攻关,解决了工业工程振动控制中“卡脖子”技术难题,突破了国外先进技术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装备制造业 振动控制 科技攻关 工程建设 建筑振动 国家标准 系列丛书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运行引起邻近建筑物振动的实测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希良 《安徽建筑》 2024年第10期164-169,182,共7页
文章以郑州地铁2号线某区间隧道侧穿商业楼为背景,开展地铁运行引起邻近多层建筑振动的现场实测,分析建筑物各层楼面振动的时频特性并进行振动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轨枕-道床-隧道-地基土体-建筑物的三维有限元模... 文章以郑州地铁2号线某区间隧道侧穿商业楼为背景,开展地铁运行引起邻近多层建筑振动的现场实测,分析建筑物各层楼面振动的时频特性并进行振动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轨枕-道床-隧道-地基土体-建筑物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深入探讨地铁运行引起邻近建筑物振动的规律,分析隧道埋深、建筑物层数、隧道距建筑物距离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铁列车直线段运行引起该邻近建筑物的振动以竖向振动为主,多层建筑竖向振动量级随楼层升高而增大;地铁2号线近距离行驶引起建筑物的振动不满足VC-B要求,可能会对精密仪器设备运行产生负面影响。建筑物形式对楼面振动影响较大,多层建筑楼面的振级随楼层升高而增大,高层建筑楼面振级分布较复杂,且在顶层出现明显的鞭梢效应。当隧道与建筑物水平距离不变时,随隧道埋深增加,建筑物楼面振级也随之增大;区间隧道埋深不变时,随建筑物距隧道距离的增大,建筑物楼面振级随之降低。此外,地铁引起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楼面振动频谱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多层建筑各楼层振动主频均相近,而高层建筑的中间楼层振动主频明显小于底层和顶层的振动主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建筑振动 现场测试 数值模拟 振动加速度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振动引发地面与建筑物响应及其减振研究
11
作者 刘星宇 刘叔灼 陈俊生 《科技通报》 2024年第10期83-89,共7页
本文针对地铁振动对建筑造成的振动噪音问题,以广州地铁9号线地质勘察报告为基础,基于ABAQUS建立轨道-隧道-土层-建筑有限元模型,研究地面距隧道不同水平距离拾振点受到地铁振动的振动变化规律和地铁振动在建筑物中随楼层变化的传播规律... 本文针对地铁振动对建筑造成的振动噪音问题,以广州地铁9号线地质勘察报告为基础,基于ABAQUS建立轨道-隧道-土层-建筑有限元模型,研究地面距隧道不同水平距离拾振点受到地铁振动的振动变化规律和地铁振动在建筑物中随楼层变化的传播规律,并探究空沟隔振对地铁振动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地铁运行引起的土层和建筑物振动以竖向振动为主,其中建筑物竖向振动与水平振动的比值更大;地面拾振点随着距离隧道水平距离的增大,振动衰减明显,其中初始的0~20 m段振动衰减最大;建筑物随楼层的增加振动变化不大,建筑振动能量主要以低频频段5~15 Hz为主,振动峰值分布在10 Hz附近;空沟隔振效果良好,对建筑物的加速度振级衰减率达到了4%,且中间楼层的衰减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振动 有限元模型 建筑振动 振动特性 空沟隔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运营对沿线不同基础型式建筑物的振动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于凯文 金浩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37-44,共8页
为研究地铁运营时,不同基础型式建筑物的振动响应规律,对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和桩基的五层框架结构,进行了1~80 Hz频段的竖向(水平向)振动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分析,得出:1三种基础型式,建筑物一层地面中心的竖向振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为研究地铁运营时,不同基础型式建筑物的振动响应规律,对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和桩基的五层框架结构,进行了1~80 Hz频段的竖向(水平向)振动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分析,得出:1三种基础型式,建筑物一层地面中心的竖向振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普遍大于水平向振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2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随着楼层的增大,水平向振动加速度增大。桩基水平向振动加速度从第1层到第4层,无明显规律。第5层的水平向振动加速度普遍大于前4层的振动加速度。竖向振动加速度随楼层的增大,都没有明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建筑振动 基础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振动对地面建筑物影响的数值分析与测试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长卿 车驰东 吴庞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3年第3期188-193,共6页
为研究地铁振动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建立隧道—土层—地面建筑物系统的三维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得出地铁隧道与地面建筑物的水平距离、隧道埋深以及建筑物桩基不同深度对振动传递的影响,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做了对比分... 为研究地铁振动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建立隧道—土层—地面建筑物系统的三维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得出地铁隧道与地面建筑物的水平距离、隧道埋深以及建筑物桩基不同深度对振动传递的影响,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增加隧道埋深和增大隧道与建筑物水平距离都能减小建筑物振动,建筑物桩基使地铁振动能量传递损失减小,不利于建筑物减振;三维有限元模拟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对于工程设计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建筑振动 有限元分析 实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引发建筑物振动试验及数值隔振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冯牧 雷晓燕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86,95,共8页
首先通过现场测试的方法对铁路线附近建筑物的振动特性、建筑物振动的传播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然后建立了列车-大地-隔振沟-建筑物耦合动力分析模型,对隔振沟的沟深、沟长、沟到建筑物的距离和填充材料等四种结构参数对隔振效... 首先通过现场测试的方法对铁路线附近建筑物的振动特性、建筑物振动的传播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然后建立了列车-大地-隔振沟-建筑物耦合动力分析模型,对隔振沟的沟深、沟长、沟到建筑物的距离和填充材料等四种结构参数对隔振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列车引发的建筑物振动属于低频振动,建筑物结构对高频振动具有衰减的作用;振动随列车速度的提升而增大,随列车编组的加长而增大,随列车轴重的增加而增大;建筑物的振动水平随楼层的上升呈曲折分布;隔振沟的沟深、沟长、沟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以及填充材料的变化对建筑物楼板的振动都有比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列车 建筑振动 隔振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线邻近建筑物振动特性及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成龙 高亮 +1 位作者 侯博文 王艺臻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30,39,共9页
建立了车辆-轨道-隧道及大地-房建结构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子模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实现了车辆、轨道、下部基础及房建结构的空间耦合振动分析,并通过相关现场调研和测试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隧道埋深、建筑高度、楼板厚度、车... 建立了车辆-轨道-隧道及大地-房建结构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子模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实现了车辆、轨道、下部基础及房建结构的空间耦合振动分析,并通过相关现场调研和测试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隧道埋深、建筑高度、楼板厚度、车辆运行速度等参数对建筑物振动特性和振动衰减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当隧道埋深在11.6m至21.6m间变化时,地表距离隧道中心线10~60m的范围存在振动放大区;隧道埋深从11.6m增大至21.6m,各楼层振级下降幅度为8.3~13.4dB,建筑物振动模态从以高阶振型为主转变成以低阶振型为主;地铁线附近建筑物层数越低,结构的振动响应越小;楼板厚度由0.15m增加至0.25m,各楼层振级下降幅度为0.9~7.4dB;车辆速度由80km/h降低至40km/h,各楼层振级下降幅度为5.7~6.9dB.可见,当地铁线路先于建筑物存在时,适当增加建筑物楼板厚度、降低行车速度、避开振动放大区是控制建筑物结构振动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建筑振动特性 数值模拟 振动放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引起建筑物内振动超标治理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力 王文斌 +1 位作者 陈曦 孙宁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0-155,共6页
通过对隧道内、地面和建筑物内的振动测试,研究轨道结构形式、受振建筑与地铁线路距离、地层振动特性以及车辆状态对青岛嘉园居民区建筑物环境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成青岛嘉园振动超标的原因是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近场建筑物受迫振动... 通过对隧道内、地面和建筑物内的振动测试,研究轨道结构形式、受振建筑与地铁线路距离、地层振动特性以及车辆状态对青岛嘉园居民区建筑物环境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成青岛嘉园振动超标的原因是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近场建筑物受迫振动,下行线梯形轨枕轨道起到了较好的减振作用,其引起的环境振动在标准限值内;上行线DTⅥ2扣件引起环境振动较下行线约大6 d B,且超过标准限值。在分析振动超标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限速运行、扣件改造、分级提速的治理措施,最终将青岛嘉园建筑物环境振动控制在"特殊住宅区"65 d B的振动限值之内,解决了北京地铁大兴线青岛嘉园振动扰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建筑物内振动 振动超标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引发建筑物振动现场测试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冯牧 雷晓燕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0-164,共5页
通过现场测试和数值分析,对铁路线附近建筑物的振动特性、建筑物振动的传播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为了简化分析,将列车—轨道—路基—大地—建筑物耦合系统分解为列车—轨道—路基相互作用连续平面三层梁模型和大地—建筑物(剪... 通过现场测试和数值分析,对铁路线附近建筑物的振动特性、建筑物振动的传播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为了简化分析,将列车—轨道—路基—大地—建筑物耦合系统分解为列车—轨道—路基相互作用连续平面三层梁模型和大地—建筑物(剪力墙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两个子系统,前者采用傅里叶变换法求解,后者采用三维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列车引发的建筑物振动属于低频振动,建筑物结构对高频振动具有衰减的作用;振动随列车速度的提升而增大,随列车编组的加长而增大,随列车轴重的增加而增大,随建筑物到轨道中心线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建筑物的振动水平随楼层的上升呈折线分布;框架结构相对于剪力墙结构能更好地抑制振动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 建筑振动 振动特性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引起古建筑物振动三维数值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涂勤明 雷晓燕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4年第5期130-134,共5页
以南昌市八一广场地铁旁的一个古建筑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包含4孔隧道的轨道—隧道—大地—建筑物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瞬态动力学分析。计算1、2号线单独运行及1、2号线同时运行三种情况下的建筑物振动。结果表明:埋深较浅... 以南昌市八一广场地铁旁的一个古建筑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包含4孔隧道的轨道—隧道—大地—建筑物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瞬态动力学分析。计算1、2号线单独运行及1、2号线同时运行三种情况下的建筑物振动。结果表明:埋深较浅的2号线对建筑物振动影响较大;只有当1号线和2号线同时运行时,建筑物振动才会超过限值,但超标量不大;随楼层上升,建筑物水平振动呈减小趋势,但在顶层却有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地铁 建筑振动 数值分析 振动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振动模型的建筑抗震性能检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直明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0-32,35,共4页
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一直是建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的建筑震动检测方法都是已建立的建筑物的抗震信号模型,但是外界振动信号的突变性较大,从而降低建筑振动信号模型检测的精度。提出一种以无线传感振动信号为基础,配合高阶振... 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一直是建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的建筑震动检测方法都是已建立的建筑物的抗震信号模型,但是外界振动信号的突变性较大,从而降低建筑振动信号模型检测的精度。提出一种以无线传感振动信号为基础,配合高阶振动模型设计的建筑物抗震性能检测技术,准确的设计传感器对突变信号的检测规律,可以防止控制溢出被有效抑制,运用抗震控制律对抗震性能进行检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突变信号较强的建筑振动模态进行抗震性检测,对检查中的干扰有着较好的抑制,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振动 无线传感器 抗震控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厚筏板基础建筑物底板对地铁所致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维国 邹晓光 +2 位作者 李昊 王萌 刘佩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7,共10页
为降低地铁运行所致临近建筑物振动的危害,提出了加厚筏板基础建筑物底板的减振方法,研究了加厚筏板基础建筑物底板的减振效果。建立“隧道-土体-建筑物”三维模型,通过实测数据和经验公式对所建模型及振源荷载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研... 为降低地铁运行所致临近建筑物振动的危害,提出了加厚筏板基础建筑物底板的减振方法,研究了加厚筏板基础建筑物底板的减振效果。建立“隧道-土体-建筑物”三维模型,通过实测数据和经验公式对所建模型及振源荷载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普通道床、弹性长枕道床、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条件下加厚筏板基础建筑物底板的减振效果,并分析了建筑物中心距离地铁隧道中心的水平距离对加厚底板减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厚筏板基础建筑物底板可有效消耗地铁所致振动能量,从而降低邻近建筑物的振动响应;当地铁线路采用减振道床时,其减振作用会有一定减弱;加厚筏板基础建筑物底板的减振效果与建筑物距隧道中心线的水平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减振效果越好。最后提出了能快速计算加厚筏板基础建筑物底板减振效果的预测方法,该方法为地铁临近建筑物加厚底板的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振动 建筑振动 加厚底板 预测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