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
作者
潘鹏
文力航
+1 位作者
申洲洋
王海深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21年第5期15-21,共7页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GB/T 38591—2020于2021年2月1日正式实施。基于该标准提出的评价方法,本文编写了基于C++语言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核心计算模块,并设计开发了适用于我国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价系统。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Microsoft E...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GB/T 38591—2020于2021年2月1日正式实施。基于该标准提出的评价方法,本文编写了基于C++语言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核心计算模块,并设计开发了适用于我国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价系统。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Microsoft Excel软件开发了系统的快速录入接口及非结构构件信息估计功能。此外,本文根据该标准的建议参数,利用关系型数据管理系统MySQL建立了可用于建筑抗震韧性评价的非结构构件易损性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抗震韧性
国家标准
评价标准
系统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2
作者
马恺泽
李兰欣
+1 位作者
邢国华
陈韵如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154,共9页
为实现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 reinforced concrete,BRB-RC)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引入韧性水平量化指标,建立建筑抗震韧性等级的分级,提出利用功能损失控制韧性指标的计算假定,并建立建筑多层级功能...
为实现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 reinforced concrete,BRB-RC)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引入韧性水平量化指标,建立建筑抗震韧性等级的分级,提出利用功能损失控制韧性指标的计算假定,并建立建筑多层级功能损失量化关系,提出根据建筑功能损失控制构件损伤及工程需求参数的方法。依据BRB-RC框架结构的受力机制,提出其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方法并建立设计流程。将设计方法应用于一幢5层的BRB-RC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并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层间剪力分布均满足设计要求,所提出的方法能实现预期的抗震韧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抗震韧性
防屈曲支撑(BRB)
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
抗震
设计
功能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震韧性非结构构件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6
3
作者
周云
陈章彦
李定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25,35,共12页
非结构构件是承担建筑使用功能的必要单元,具有种类众多、震中易损伤、震后修复成本高的特点。应用具备功能恢复机理的非结构构件是实现抗震韧性建筑使用功能可恢复性的关键。本文给出抗震韧性非结构构件基本特征与内在要求,提出抗震韧...
非结构构件是承担建筑使用功能的必要单元,具有种类众多、震中易损伤、震后修复成本高的特点。应用具备功能恢复机理的非结构构件是实现抗震韧性建筑使用功能可恢复性的关键。本文给出抗震韧性非结构构件基本特征与内在要求,提出抗震韧性非结构构件设计流程;以填充墙和楼梯间为例,介绍抗震韧性非结构构件的构建思路及实现方法,指出将消能减震技术原理与非结构构件受力及构造特点相结合,是实现非结构构件抗震韧性的有效途径;给出抗震韧性非结构构件的未来研究方向:新型抗震韧性非结构构件开发及其功能恢复机理研究、抗震韧性非结构构件与其他抗震韧性非结构、结构构件间的协同工作机制研究、抗震韧性非结构构件设计理论研究以及既有(震损)建筑非结构构件抗震韧性提升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构件
抗震
韧性
建筑
抗震
韧性
抗震
性能
功能可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
作者
潘鹏
文力航
申洲洋
王海深
机构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中国工程标准化协会抗震专业委员会
出处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21年第5期15-21,共7页
文摘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GB/T 38591—2020于2021年2月1日正式实施。基于该标准提出的评价方法,本文编写了基于C++语言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核心计算模块,并设计开发了适用于我国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价系统。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Microsoft Excel软件开发了系统的快速录入接口及非结构构件信息估计功能。此外,本文根据该标准的建议参数,利用关系型数据管理系统MySQL建立了可用于建筑抗震韧性评价的非结构构件易损性数据库。
关键词
建筑抗震韧性
国家标准
评价标准
系统开发
分类号
TU352.1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2
作者
马恺泽
李兰欣
邢国华
陈韵如
机构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15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8041)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2023-JC-YB-323)。
文摘
为实现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 reinforced concrete,BRB-RC)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引入韧性水平量化指标,建立建筑抗震韧性等级的分级,提出利用功能损失控制韧性指标的计算假定,并建立建筑多层级功能损失量化关系,提出根据建筑功能损失控制构件损伤及工程需求参数的方法。依据BRB-RC框架结构的受力机制,提出其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方法并建立设计流程。将设计方法应用于一幢5层的BRB-RC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并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层间剪力分布均满足设计要求,所提出的方法能实现预期的抗震韧性目标。
关键词
建筑抗震韧性
防屈曲支撑(BRB)
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
抗震
设计
功能损失
Keywords
building aseismic resilience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BRB)
reinforced concrete(RC)frame structure
aseismic design
functional loss
分类号
TU375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318.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震韧性非结构构件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6
3
作者
周云
陈章彦
李定斌
机构
广州大学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25,35,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CF07036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8133,51178128)。
文摘
非结构构件是承担建筑使用功能的必要单元,具有种类众多、震中易损伤、震后修复成本高的特点。应用具备功能恢复机理的非结构构件是实现抗震韧性建筑使用功能可恢复性的关键。本文给出抗震韧性非结构构件基本特征与内在要求,提出抗震韧性非结构构件设计流程;以填充墙和楼梯间为例,介绍抗震韧性非结构构件的构建思路及实现方法,指出将消能减震技术原理与非结构构件受力及构造特点相结合,是实现非结构构件抗震韧性的有效途径;给出抗震韧性非结构构件的未来研究方向:新型抗震韧性非结构构件开发及其功能恢复机理研究、抗震韧性非结构构件与其他抗震韧性非结构、结构构件间的协同工作机制研究、抗震韧性非结构构件设计理论研究以及既有(震损)建筑非结构构件抗震韧性提升方法研究。
关键词
非结构构件
抗震
韧性
建筑
抗震
韧性
抗震
性能
功能可恢复
Keywords
non-structural component
seismic resilient building
seismic resilient
seismic performance
function recoverability
分类号
TU31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潘鹏
文力航
申洲洋
王海深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马恺泽
李兰欣
邢国华
陈韵如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抗震韧性非结构构件研究与应用
周云
陈章彦
李定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