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安全事故人为因素分类研究 被引量:66
1
作者 叶贵 陈梦莉 汪红霞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1-137,共7页
为系统研究导致建筑安全事故的人为因素及对策,首先,在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建筑行业特征提出人为因素分类分析系统(HFACS)框架中应增加社会环境层,在修正框架层次和人为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建筑安全事故人为因素分类分析系统(C-... 为系统研究导致建筑安全事故的人为因素及对策,首先,在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建筑行业特征提出人为因素分类分析系统(HFACS)框架中应增加社会环境层,在修正框架层次和人为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建筑安全事故人为因素分类分析系统(C-HFACS)框架;其次,对150起建筑安全事故进行案例分析,探讨C-HFACS框架中对事故影响显著的人为因素及其内在关联性,验证了构建C-HFACS框架的合理性;最后,得出政府监管等九个人为因素对事故和下层人为因素影响显著,并从政府、企业、现场和个体四个维度提出独立第三方"飞行式"巡检等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期为建筑安全事故分析和管理提供新的方法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安全事故 人为因素 建筑安全事故人为因素分类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人为因素及其影响路径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维 马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4-268,共5页
为了通过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模型从组织影响、不安全的监督、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和不安全行为4个层面探究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关键人因及其影响路径。对90起高校实验室事故(2000—2022年)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卡方检验和让步比探讨了... 为了通过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模型从组织影响、不安全的监督、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和不安全行为4个层面探究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关键人因及其影响路径。对90起高校实验室事故(2000—2022年)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卡方检验和让步比探讨了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和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组织过程简单、监督不充分、个人因素、技能失误和习惯性违规是导致高校实验室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模型中高低层级的人为因素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且主要的实验室事故致因路径共有16条。根据各层级事故致因形式,剖析了针对性的高校实验室事故的影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事故 人因分析分类系统(HFACS) 卡方检验 让步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事故应急失效原因及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宫运华 张喆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15,共7页
为避免因应急失效导致油气管道事故后果加重的问题,基于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分析国内外27起油气管道事故中的应急失效原因。依据扎根理论(GT)统计编码分析结果,得到油气管道事故应急失效原因分类模型;应用社会网络分析(S... 为避免因应急失效导致油气管道事故后果加重的问题,基于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分析国内外27起油气管道事故中的应急失效原因。依据扎根理论(GT)统计编码分析结果,得到油气管道事故应急失效原因分类模型;应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构建油气管道事故应急失效原因关系网络,利用核心-边缘分析、中心性分析和关联方向指数分析识别油气管道事故应急失效原因分类模型中的核心因素及具有高关联性和强媒介作用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油气管道事故应急失效原因分类模型包含政府及应急部门因素、运营商组织因素、运营商不安全监督、现场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现场人员的不安全行为5个层次。应急失效原因细分为16个最底层因素,其中,政府及应急部门安全监管不到位、应急救援不力、制度漏洞、管道运营商监督不充分、技术环境、技能失误等9个因素属于核心因素;技能失误、制度漏洞、技术环境、运营商监督不充分为高关联度因素;管道运营商的制度漏洞、程序漏洞、技术环境、监督不充分、资源管理不当和决策失误为强媒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事故 应急失效原因 社会网络分析(SNA) 分类模型 人为因素分析分类系统(HFAC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人和组织因素的船舶搁浅事故形成路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席永涛 张兰 +2 位作者 付姗姗 张欣欣 李亮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为系统性分析船舶搁浅事故致因和形成路径,提出基于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与模糊贝叶斯网络(BN)相结合的船舶搁浅事故人与组织因素分析方法。基于HFACS建立搁浅事故分析的系统框架,通过搁浅事故调查报告挖掘的方法对诱发船舶搁... 为系统性分析船舶搁浅事故致因和形成路径,提出基于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与模糊贝叶斯网络(BN)相结合的船舶搁浅事故人与组织因素分析方法。基于HFACS建立搁浅事故分析的系统框架,通过搁浅事故调查报告挖掘的方法对诱发船舶搁浅事故的人与组织因素(HOF)进行识别研究;采用船舶事故调查报告与专家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基于BN的船舶事故致因模型,结合模糊逻辑对BN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对船舶搁浅事故致因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人与组织因素的船舶搁浅事故的形成路径为安全氛围差—监管不力—知识技能欠缺—瞭望不当—未及时识别危险—未及时采取定位并调整航向—船舶搁浅事故。模型和研究结果可为船舶搁浅事故预防和航运企业安全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搁浅事故 人与组织因素 人为因素分析分类系统 三角模糊数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事故原因分类模型及其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宫运华 张喆 范志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40,共7页
为提高油气管道事故预防策略的有效性,首先,基于系统理论事故建模与过程(STAMP)模型及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建立油气管道事故预防控制结构,分析国内外35起油气管道事故原因,并依据扎根理论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编码,得出油... 为提高油气管道事故预防策略的有效性,首先,基于系统理论事故建模与过程(STAMP)模型及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建立油气管道事故预防控制结构,分析国内外35起油气管道事故原因,并依据扎根理论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编码,得出油气管道事故原因分类模型;其次,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油气管道事故原因关系网络,通过核心—边缘分析、中心性分析和关联方向指数分析,识别油气管道事故原因中核心及具有高关联性和强影响力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油气管道事故原因分类模型包含6个层次:政府及监管部门因素、第三方因素、运营商组织因素、运营商不安全监督、现场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现场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并可将其细分为22个最底层原因因素。其中,政府及监管部门因素、运营商组织因素、运营商不安全监督和第三方因素均为核心因素;制度缺陷、监督不充分、运行计划不当、第三方破坏行为、管材与焊缝缺陷、施工/维修/配件问题、技能失误均为具有高关联性和强影响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理论事故建模与过程(STAMP)模型 人为因素分析分类系统(HFACS)模型 油气管道 事故原因 分类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算法的煤矿瓦斯事故致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洽 憨瑞东 陈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0,共7页
为科学防治煤矿瓦斯事故,系统分析我国煤矿瓦斯事故风险因素以及因素耦合关系,采用Python软件,建立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关联规则挖掘模型,并进行验证;结合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事故风险模型,对煤矿瓦斯事故风险因素进行分类... 为科学防治煤矿瓦斯事故,系统分析我国煤矿瓦斯事故风险因素以及因素耦合关系,采用Python软件,建立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关联规则挖掘模型,并进行验证;结合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事故风险模型,对煤矿瓦斯事故风险因素进行分类,并使用PSO-频繁模式增长(FP-growth)算法挖掘煤矿瓦斯事故调查报告的关联规则。结果表明:PSO-FP-growth算法相较于PSO-Apriori算法运行速度及关联规则效果更优;根据瓦斯事故风险因素关联规则可视化及高支持度关联因素显示,我国煤矿瓦斯事故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是煤矿企业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缺陷、瓦斯防治技术不到位、员工安全意识淡薄以及现场管理人员管理意识和技术不到位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PSO)算法 煤矿瓦斯事故 事故致因 关联规则 人因分析分类系统(HFA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ACS理论对患者安全中人为因素研究启示 被引量:4
7
作者 滕苗 肖明朝 +1 位作者 徐玲 赵庆华 《中国医院》 2017年第9期50-53,共4页
人为因素在航空领域和医疗领域中都是影响安全的重要因素。研究影响患者安全的人为因素也多参考航空安全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人的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源自航空事故中人为因素的分析。该理论在患者安全领域通过研究医护人员不安全行为... 人为因素在航空领域和医疗领域中都是影响安全的重要因素。研究影响患者安全的人为因素也多参考航空安全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人的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源自航空事故中人为因素的分析。该理论在患者安全领域通过研究医护人员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的前提、不安全的监督和医疗机构的组织影响4方面将个人和组织协同分析,回溯原因,力求构建安全预防和风险管理体系。为减少人为因素对患者安全的影响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使人为因素成为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因素 患者安全 分析分类系统 航空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贝叶斯网络的地铁施工事故致因差异化分析
8
作者 霍小森 杜爽 +2 位作者 谭琪麟 焦柳丹 曹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02-1814,共13页
以收集的213份地铁施工事故调查报告为数据来源,开展不同类型地铁施工事故致因的差异化分析,探究地铁施工事故的源头致因。首先,结合改进的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从事故调查报告中识别出38项包含人员、设备、管理和环境4... 以收集的213份地铁施工事故调查报告为数据来源,开展不同类型地铁施工事故致因的差异化分析,探究地铁施工事故的源头致因。首先,结合改进的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从事故调查报告中识别出38项包含人员、设备、管理和环境4个方面的事故致因;随后,以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作为数据驱动方法,挖掘致因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基于最大期望算法(EM)进行参数学习,综合构建地铁施工事故有向贝叶斯网络(BN)模型;最后,根据贝叶斯网络反向推理和敏感性分析功能确定各类型事故致因路径和关键致因,进而确定地铁施工事故的源头致因。结果表明:施工监测不到位和工人技术水平不足是坍塌事故的源头致因,未严格审查施工方案和安全制度执行不到位为高空坠落的源头致因,资源管理不到位和现场无人指挥是车辆伤害事故的源头致因,物体打击事故的源头致因是设备或材料处于不安全状态以及隐患排查和防控不到位,安全员配备不足和工人之间的沟通不及时是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源头原因,触电事故的源头致因是安全教育不到位和资源管理不到位。研究结果可为地铁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结合特定事故类型的致因差异提出针对性的“断链”管控措施,能够及时扭转事故发生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施工事故 数据驱动 关联规则挖掘 贝叶斯网络(BN)模型 人为因素分析分类系统(HFA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事故的综合致因模型 被引量:6
9
作者 付玉平 陈兆波 +2 位作者 赵振保 李川田 贺永亮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31-2740,共10页
为了系统研究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人机环因素,结合煤矿实际,将设备因素、环境因素与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HFACS)相结合,构建了煤矿安全事故的“弓弦箭”致因模型。其中,弓弦由设备因素1... 为了系统研究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人机环因素,结合煤矿实际,将设备因素、环境因素与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HFACS)相结合,构建了煤矿安全事故的“弓弦箭”致因模型。其中,弓弦由设备因素11项、人因因素17项和环境因素11项的致因因素构成,箭表示发生不同人员伤亡数量、不同经济损失的安全事故,利用该模型可以综合描述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事故的后果。以“弓弦箭”致因模型为基础,借助蚁群聚类及Ucinet-netdraw方法,分别对100起典型煤矿安全事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在统计的100起事故中,致因因素总频数为803,其中人因因素最高为644,占比80.2%,设备因素次之为92,占比11.5%,环境因素最少为67,占比8.3%;(2)以聚类数为4,最大迭代次数为1000,蚂蚁个数为100,阈值为0.9,蒸发率为0.1进行蚁群聚类分析,得到4类煤矿安全事故致因因素,表明煤矿安全事故是由设备因素、环境因素和人因因素交织作用产生,其中人因因素是最重要的致因因素,且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技能差错、决策差错、知觉差错和违反规章制度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3)Ucinet-netdraw分析显示煤矿安全事故的关键致因路径为:“管理过程漏洞”→“监督不充分”→“个人准备状态”→“违反规章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安全事故 人因分析分类系统(HFACS) “弓弦箭”模型 综合致因模型 致因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我国民航飞行安全的个体与组织因素——基于HFACS框架的事件分析 被引量:38
10
作者 张凤 于广涛 +2 位作者 李永娟 蒋丽 董雷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67-74,共8页
主要通过民航事故征候(事件)的分析,对影响飞行安全的人的因素进行研究。数据分析主要采用编码分析的方法,结果发现:在个体层面,对事故征候影响顺序是技能差错、决策差错与知觉差错;机组内部的沟通与协调不畅在各个飞行阶段都存在;在组... 主要通过民航事故征候(事件)的分析,对影响飞行安全的人的因素进行研究。数据分析主要采用编码分析的方法,结果发现:在个体层面,对事故征候影响顺序是技能差错、决策差错与知觉差错;机组内部的沟通与协调不畅在各个飞行阶段都存在;在组织层面,监督、资源管理、文化与氛围是比较有影响的组织因素;组织内部与外部的信息界面是飞行安全的隐患之一。与此同时,分析了该项目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改善民航飞行安全的建并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航 事故征候 人为因素分析系统(HFACS)框架 人因 人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事故人因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兆波 雷煜斌 +2 位作者 曾建潮 李亨英 李忠卫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5-148,共4页
针对煤矿安全事故人因因素众多、复杂且呈现出典型的灰色系统特征的问题,将HFACS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以从汾西煤矿集团获取的45起煤矿安全事故报告为对象,在利用HFACS对事故调查报告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研究煤矿安全事故人因之... 针对煤矿安全事故人因因素众多、复杂且呈现出典型的灰色系统特征的问题,将HFACS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以从汾西煤矿集团获取的45起煤矿安全事故报告为对象,在利用HFACS对事故调查报告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研究煤矿安全事故人因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研究表明:煤矿安全事故四个层次的人因失误与人因失误总数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呈现出两端弱,中间强的现象;利用传统统计方法获得人因影响关系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获得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指出灰色关联方法更适合于分析煤矿安全事故人因的相互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人因分析 人为因素分析分类系统(HFACS) 灰色系统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FACS的海上交通事故原因系统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欣欣 轩少永 +1 位作者 席永涛 胡甚平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19,共5页
为定量研究海上交通事故人失误致因因素,分析各种人失误因素对事故的影响程度,从而达到控制人失误事故的最终目的.在引入人的不安全行为分类框架和"人—机—环境"系统的基础上,运用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 为定量研究海上交通事故人失误致因因素,分析各种人失误因素对事故的影响程度,从而达到控制人失误事故的最终目的.在引入人的不安全行为分类框架和"人—机—环境"系统的基础上,运用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HFACS),提出海上交通事故人失误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Error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Marine TrafficAccident,HEACS-MTA),对海上交通事故人失误因素进行分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对事故形成原因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管理因素是事故的根本原因.导致事故发生的人失误因素依次为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不安全的监督、不安全行为和组织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失误 因素分析分类系统 海上交通事故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降雨导致的建设工程安全事故人因分析 HC-GC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伟 田仪帅 +2 位作者 曾卫华 郭道远 赵卓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23,共9页
为降低强降雨导致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率,有效解决该类安全事故人因分析复杂问题,提出新的安全事故人因分析模型方法。基于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建立包括6层24个因素的建设工程强降雨事故(CPHRA)框架模型(HC);联用遗传算法(... 为降低强降雨导致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率,有效解决该类安全事故人因分析复杂问题,提出新的安全事故人因分析模型方法。基于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建立包括6层24个因素的建设工程强降雨事故(CPHRA)框架模型(HC);联用遗传算法(GA)优化连续关联规则挖掘算法(CARMA)(GC)分析人为致因关联,绘制事故人为致因链;选取150起强降雨导致建设工程事故典型案例进行模型验证与应用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人因分析HC-GC模型具有更优的性能与效率;在事故人因链中,政府安全主管部门监督不足与企业安全文化缺失是深层次因素,现场违规监管与现场安全管理漏洞是主要连接因素,技能水平低与失误违章会进一步强化事故负反馈,事故上报与响应不及时是强降雨导致建设工程事故扩大蔓延最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雨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 建设工程强降雨事故(CPHRA)下人为因素分析分类系统(HFACS)(HC) 遗传算法(GA)优化的连续关联规则挖掘算法(CARMA)(GC) 人为致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极地航行船舶驾驶员关键行为因素分析
14
作者 杨曌君 席永涛 +1 位作者 胡甚平 付姗姗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39,共8页
为系统性考虑人为因素对极地航行安全的影响,采用人为因素分析及分类系统和行为影响因子,结合船舶极地航行的实际情景特征,利用调研数据和云模型正向云发生器算法,构建了极地航行船员人为因素分析及分类模型。该模型包含49种驾驶员行为... 为系统性考虑人为因素对极地航行安全的影响,采用人为因素分析及分类系统和行为影响因子,结合船舶极地航行的实际情景特征,利用调研数据和云模型正向云发生器算法,构建了极地航行船员人为因素分析及分类模型。该模型包含49种驾驶员行为子因素,以识别极地航行船舶驾驶员人因失误的关键行为因子。结果显示:导致极地航行船员人因失误的关键行为因素来自不安全监督、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和不安全行为层级的28个子因素。关键行为因素的识别有助于研究人员和管理者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为失误的发生以提高船舶极地航行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航行 极地水域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分析分类系统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机损事故中人为失误的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邹建军 胡以怀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9-123,共5页
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 ,对船舶机损事故中人为失误进行了全面分析 。
关键词 人机工程学 船舶机损事故 人为失误 事故分析 人机系统 人为因素 可靠性分析 航行安全 船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修造企业火灾事故特征挖掘与致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显 焦宇 +2 位作者 陈文涛 史旦达 康与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8,共10页
为探究船舶修造企业(SRBE)火灾事故的特征和致因,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118起火灾事故,从事故的时空属性、火灾三要素和伤害严重程度进行事故特征挖掘;并基于改进的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SRBE)事故致因模型,采用卡方检验、让步比(OR... 为探究船舶修造企业(SRBE)火灾事故的特征和致因,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118起火灾事故,从事故的时空属性、火灾三要素和伤害严重程度进行事故特征挖掘;并基于改进的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SRBE)事故致因模型,采用卡方检验、让步比(OR)、克莱姆V系数(Cramer's V)方法,分析致因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强弱。结果表明:14:00—16:00最易发生火灾事故和人员伤亡;火灾事故主要发生地点在船舶区域,占比为33.90%;59.19%的点火源是动火作业;无人员伤害、轻伤和轻微伤、重伤和死亡数量比值为61:54:3。通过相关性及其强弱检验后确定15组相邻层级致因因素存在相关性,并得到26条完整事故致因链。其中,沟通与协调→运行计划不适当→不良心理状态→决策差错是导致船舶修造火灾事故发生关联性强度最大的事故致因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修造企业(SRBE) 火灾事故 致因分析 人因分析分类系统(HFACS)模型 卡方检验 让步比(OR) 克莱姆V系数(Cramer's 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人因的船舶极地航行过程安全性分析
17
作者 陈炎 吴建军 +1 位作者 朱兵 孟祥乾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4,共8页
为探究船舶极地航行过程中的人机环系统性影响,从人为因素视角出发,构建极地航行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PN),辨识出人-组织因素在浮冰水域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因子;建立适用于极地航行环境的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STAMP-PN),并采用... 为探究船舶极地航行过程中的人机环系统性影响,从人为因素视角出发,构建极地航行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PN),辨识出人-组织因素在浮冰水域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因子;建立适用于极地航行环境的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STAMP-PN),并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STPA)分析极地航行过程中不安全控制行为及其反馈信息的突出危险。研究结果表明:冰困事故是由复杂的动态系统过程中不安全的控制反馈行为所导致,船舶资源保障和船员极地航行专业素质安全约束力是事故防控的关键。研究结果揭示人为因素对船舶冰困事故发生及后果严重性的影响机理,对全行业提升船员岗位适任能力和应急响应效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航行 人为因素分析分类系统 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 船员教育与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事故人因致因路径研究
18
作者 韦敏 史永晋 +2 位作者 范志炜 荆琦 熊毅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6,共9页
为探究油气管道事故人因因素及其关键致因路径,基于人因事故链防控油气管道事故,以油气管道事故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为基础,统计分析了70起油气管道事故。在此基础上,首先,运用卡方检验和让步比法探讨了相邻层级人因因素之间... 为探究油气管道事故人因因素及其关键致因路径,基于人因事故链防控油气管道事故,以油气管道事故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为基础,统计分析了70起油气管道事故。在此基础上,首先,运用卡方检验和让步比法探讨了相邻层级人因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事故致因路径;然后,运用社会网络模型描述了非相邻层级因素间的关联关系,提出用统计结果OR值代替专家打分作为因素间边权重赋值标准,通过对度中心度、特征向量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的分析,考虑非相邻层级因素的事故关键致因路径;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防控措施。结果表明:仅考虑相邻层级因素关联关系时,油气管道事故致因路径有5条,而通过引入非相邻层级因素关联关系,能够定位出关键事故致因路径为“组织氛围不良-监督不充分-技术环境差-技能差错”;根据人因因素在关键事故致因路径的传递过程,能够形成更有针对性的系列化防控措施。油气管道事故关键人因致因路径的确定和研究,为更有效地阻断事故致因链条,防范油气管道事故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因致因路径 管道事故 人因分析分类系统模型 相关性分析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FACS的空中相撞事故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13
19
作者 甘旭升 崔浩林 +1 位作者 高文明 戴哲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6-102,共7页
空中相撞事故往往是由诸多人为差错相互叠加、耦合和作用而导致的,要找出事故的真正诱因,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难度非常大。为了有效地分析和定位人为差错,以更好地服务于防相撞的管理与决策,提出一种基于人为因素分析分类系统(HFACS)... 空中相撞事故往往是由诸多人为差错相互叠加、耦合和作用而导致的,要找出事故的真正诱因,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难度非常大。为了有效地分析和定位人为差错,以更好地服务于防相撞的管理与决策,提出一种基于人为因素分析分类系统(HFACS)的空中相撞事故分析方法,它按照从显性差错到隐性差错的思路来分析事故的诱因,最终找出组织因素对事故的影响。并利用HFACS对巴西卡欣布上空发生的一起空中相撞事故进行了系统分析。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找出导致空中相撞事故的人为差错,解释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而且能够据此提供防止相撞事故发生的安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因素分析分类系统(HFACS) 空中相撞 显性差错 隐性差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ACS与24Model不安全动作因素对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傅贵 薛宇敬阳 +1 位作者 佟瑞鹏 栗继祖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2,共6页
不安全动作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明确和统一不安全动作的定义及判定标准,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梳理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和24Model中不安全动作的定义和判定标准,建立HFACS与24Model不安全动作因素的对应关系,并以实际事故为... 不安全动作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明确和统一不安全动作的定义及判定标准,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梳理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和24Model中不安全动作的定义和判定标准,建立HFACS与24Model不安全动作因素的对应关系,并以实际事故为例论述对应关系的应用过程。结果表明,HFACS定义的不安全动作可以通过对应关系与24Model定义的不安全动作相对应;所建立的对应关系统一了不安全动作的判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因分析分类系统(HFACS) 对比分析 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 安全动作 事故致因模型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