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世博时代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姚士斌 《上海城市规划》 2011年第2期44-50,共7页
上海世博会在国内形成了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热潮,为此,从独特优势、建筑三种生命的延续、挖掘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价值等方面论述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意义,分析总结了当前国内的再利用方式,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 意义 方式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物建筑再利用的博物馆化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关昕 《中国博物馆》 2017年第2期41-47,共7页
文物建筑类博物馆是指依托文物建筑建设的博物馆。它是中国博物馆体系中的重要类别。文物建筑再利用为博物馆,不仅仅是建筑本体的功能转换,也体现了文化空间价值观意义上的微观重构。文物建筑类博物馆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至今依然存在... 文物建筑类博物馆是指依托文物建筑建设的博物馆。它是中国博物馆体系中的重要类别。文物建筑再利用为博物馆,不仅仅是建筑本体的功能转换,也体现了文化空间价值观意义上的微观重构。文物建筑类博物馆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至今依然存在发展模式化、博物馆化程度不足等问题,需要从建筑自身的地标化、景观化特色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空间,成为社会公共文化的孵化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建筑 博物馆化 文物建筑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遗址改造中的建筑再利用——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翔 吴苗 《林业科技情报》 2019年第4期105-109,共5页
随着工业遗产保护话题的热度在国际上不断提升,工业遗址的改造已成为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外对于工业遗址的改造及其改造后的利用主要有五种模式:工业旅游模式、房地产开发模式、功能置换模式、创意产业开发模式和... 随着工业遗产保护话题的热度在国际上不断提升,工业遗址的改造已成为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外对于工业遗址的改造及其改造后的利用主要有五种模式:工业旅游模式、房地产开发模式、功能置换模式、创意产业开发模式和公共休憩空间模式。本文以武汉南洋大楼(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遗址)为研究对象,在景观都市主义设计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探索了武汉市旧工业建筑在历史演变条件下的改造方向。武汉南洋大楼遗址的改造应以“适应性再利用”为原则,以“尊重历史文化古迹避免大规模的整改”为前提,通过将旧工业建筑和新景观相融糅,使其改造成一个向大众传播历史文化精神,且具有纪念性的景观展览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址保护 建筑再利用 景观都市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建筑绿色低碳化改造再利用设计方法研究——以夏热冬冷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驰 郭海鞍 +1 位作者 孟杰 刘海静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35,共14页
在城市存量更新与双碳目标背景下,工业遗存再生项目应在保护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达成绿色低碳化目标。通过实地调研,总结长三角一带工业遗存的特点和问题;基于既有建筑低碳化路径和气候适应性机理,遵循正向设计流程... 在城市存量更新与双碳目标背景下,工业遗存再生项目应在保护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达成绿色低碳化目标。通过实地调研,总结长三角一带工业遗存的特点和问题;基于既有建筑低碳化路径和气候适应性机理,遵循正向设计流程和建筑空间形态层级,提出从场地条件分析以利用本地资源、场地布局优化以改善微气候、建筑空间调整以提升能量管理、建筑界面更新以调控能量交换、多专业协作以集成系统化设计这五个方面构建工业建筑绿色低碳化改造再利用设计总体框架:而后结合长三角一带的案例研究和设计实践,进一步阐述最能体现工业建筑特点、绿色低碳目标与建筑设计手法三者相关性的十项设计策略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绿色建筑 工业建筑再利用 绿色低碳化改造 建筑空间形态类型 气候适应性 夏热冬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筑垃圾的再利用与景观化改造研究--以西安国际港务区郑西高铁北侧绿地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佟阳 裴世博 +2 位作者 许全 马荣 赵晓静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73-77,共5页
立足于“十四五”全面推行循环经济理念、加快绿色发展方式转型的背景下,聚焦城市快速更新发展带来大量的建筑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污染和破坏。以景观共生理念来应对建筑垃圾的再利用,一方面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另一... 立足于“十四五”全面推行循环经济理念、加快绿色发展方式转型的背景下,聚焦城市快速更新发展带来大量的建筑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污染和破坏。以景观共生理念来应对建筑垃圾的再利用,一方面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节约自然资源,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理念。站在风景园林的专业视角下,通过分析建筑垃圾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对生态修复策略进行分析,吸取国内外现有案例的经验和不足。以西安国际港务区郑西高铁北侧绿地为例,结合原址文脉,采用建筑垃圾填埋结合堆土塑造景观微地形,实现本土文化、建筑垃圾再利用与生态运动公园设计的结合。为今后其他地区的城市存量化发展和废弃材料再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建筑垃圾利用 垃圾填埋 景观共生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黎世西部工业区复兴及其启示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彦辉 顾威 《规划师》 2007年第7期8-10,共3页
苏黎世传统工业区改造复兴项目堪称欧美发达国家城市旧工业地段更新改造的成功典范。该项目具有循序渐进的决策历程、层层深入的规划设计、灵活多样的旧建筑再利用方式。其科学、系统的论证与策划机制,城市建设导则的制定,城市生活复兴... 苏黎世传统工业区改造复兴项目堪称欧美发达国家城市旧工业地段更新改造的成功典范。该项目具有循序渐进的决策历程、层层深入的规划设计、灵活多样的旧建筑再利用方式。其科学、系统的论证与策划机制,城市建设导则的制定,城市生活复兴的策略,建筑保护与改造方法的多样性都是值得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黎世西区 工业区复兴 城市建设导则 建筑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钢铁厂旧址改造修复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祁亚楠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0期75-77,共3页
本文以重庆钢铁厂旧址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价值分析和区位分析,确定发展工业文化创意、工业旅游、生态休闲的转型目标,提出保留特色、综合现状、灵活设计、分期改造的改造思路,并以具体设计方案的形式,从厂区建筑改造与生态修复设... 本文以重庆钢铁厂旧址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价值分析和区位分析,确定发展工业文化创意、工业旅游、生态休闲的转型目标,提出保留特色、综合现状、灵活设计、分期改造的改造思路,并以具体设计方案的形式,从厂区建筑改造与生态修复设计2方面对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厂区改造 建筑再利用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