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在中国建筑行业的应用发展迅速,其进一步发展离不开BIM标准的支持。鉴于BIM标准的重要性,有必要对现有的BIM标准研究进行综述。首先,使用关键词聚类分析方法确定3个重点研究主题,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在中国建筑行业的应用发展迅速,其进一步发展离不开BIM标准的支持。鉴于BIM标准的重要性,有必要对现有的BIM标准研究进行综述。首先,使用关键词聚类分析方法确定3个重点研究主题,即BIM标准的理论研究、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其次,针对每一个研究主题,通过关键文献综述对现有研究的方法和成果进行阐释与总结,并列举典型的案例。然后,利用关键词生成的时间线图对BIM标准研究的演进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扩展工业基础类(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标准以及基于IFC的技术和应用的研究仍将是研究热点;与此同时,BIM标准体系框架研究将会持续进行。此外,未来对于BIM标准的研究还应聚焦于技术融合、应用场景拓展以及跨领域协同三大前沿领域。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发展BIM标准,并提升BIM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水平。展开更多
为解决现有大场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平台中道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模型与倾斜实景模型融合展示中存在的坐标基准不统一问题,提出一种道路BIM模型与倾斜实景地理坐标高...为解决现有大场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平台中道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模型与倾斜实景模型融合展示中存在的坐标基准不统一问题,提出一种道路BIM模型与倾斜实景地理坐标高精度匹配方法。针对道路带状分布特征及道路养护需求,首先对模型进行分段处理;然后根据道路路面及资产设施模型的特征点分布设计构建一种空间距离加权的最小二乘坐标匹配参数拟合方法,重点解决各分段路面的精准接边难题。选取真实道路数据展开实验,验证该坐标匹配方法,通过所提方法可以有效解决道路模型与倾斜实景模型匹配产生偏差的问题,匹配后二者之间的精度达到毫米级,满足道路交通设施数字化管养和动态更新的需要。展开更多
为解决当前在钢结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与结构分析模型之间进行数据转换时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在分析工业基础类(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标准表达方法的基础上,以ABAQUS为结构分析平台,开...为解决当前在钢结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与结构分析模型之间进行数据转换时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在分析工业基础类(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标准表达方法的基础上,以ABAQUS为结构分析平台,开发了钢结构BIM模型数据转换算法,运用C#语言和Xbim工具包,实现了结构构件信息提取、构件空间位置调整和分析数据自动添加,并形成了相应的转换软件;通过钢框架结构实例分析验证了该软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将其应用于安阳市游客集散中心的BIM模型转换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所开发的算法和软件解决了生成的结构分析模型节点不连接和人工添加分析数据工作量大等问题,实现了BIM中的钢结构设计模型或深化设计模型向ABAQUS结构分析模型数据的准确转换。与传统的在ABAQUS中直接建立结构分析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大大提高复杂钢结构的结构分析建模速度和效率。展开更多
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现今建筑领域十分先进的技术手段,可集成建筑的多维度信息,构建建筑三维数字模型,涵盖从设计规划到施工运维再到最终拆除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该技术改变了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的...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现今建筑领域十分先进的技术手段,可集成建筑的多维度信息,构建建筑三维数字模型,涵盖从设计规划到施工运维再到最终拆除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该技术改变了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的方式,为工程项目的智能化管理和协同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展开更多
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基于提升建筑效率、建筑质量、环保质量等要求的提出,装配式建筑方式逐步得到广泛应用。该建筑方式具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等多种优势,但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面临诸多挑战,致使建造方、用户...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基于提升建筑效率、建筑质量、环保质量等要求的提出,装配式建筑方式逐步得到广泛应用。该建筑方式具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等多种优势,但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面临诸多挑战,致使建造方、用户等主体的接受程度较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具有可视化与协同性、参数化和自动化、仿真与优化等优势,能够为装配式建筑全过程造价的精准控制提供助力。下文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全过程造价控制中的内在逻辑和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展开更多
智能建筑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代表了现代建筑技术发展的新趋势。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作为一种先进的数字化设计与管理工具,其在智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旨在探讨BIM在智能建筑设...智能建筑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代表了现代建筑技术发展的新趋势。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作为一种先进的数字化设计与管理工具,其在智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旨在探讨BIM在智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优势、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智能建筑的设计与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展开更多
为解决桥梁智能设计建造过程中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向有限元模型传递信息的局限性,提出基于Revit建模软件二次开发的方法,提取并编译信息进行传递.利用Revit API以及C#语言对Revit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设计Re...为解决桥梁智能设计建造过程中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向有限元模型传递信息的局限性,提出基于Revit建模软件二次开发的方法,提取并编译信息进行传递.利用Revit API以及C#语言对Revit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设计Revit外部命令插件接口进行模型信息传递.依托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工程,验证模型信息传递方法的可行性以及程序接口传递信息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Revit软件的二次开发,可成功建立Revit模型与Midas模型的直接映射关系;设计的接口将Revit模型信息编译为Midas可读取的.mct命令流,可成功实现模型信息的传递,满足桥梁工程的设计需要.该方法解决了重复建模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探索研究“BIM+有限元分析”一体化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针对当前工业类基础(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标准文件的开发应用存在文件格式转换繁杂、数据互操作性弱及信息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IFC模型数据映射至数据库、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在Web...针对当前工业类基础(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标准文件的开发应用存在文件格式转换繁杂、数据互操作性弱及信息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IFC模型数据映射至数据库、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在Web端重构及信息在线可视化分析的实施方法。基于Web框架,搭建IFC标准文件映射至关系型数据库的应用框架。该应用框架利用JavaScript语言对IFC标准文件深度解析,采用Python语言将IFC模型数据和建筑全生命周期有效信息储存至关系型数据库,结合实际案例及分析,展现并验证该应用框架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项目数据交互的完整性和高效性,支持建筑全生命周期相关应用的二次开发;同时融合智能建造技术和科学管理,提升BIM信息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建筑业数字化发展和智能化应用拓展。展开更多
针对网络结构单一和消防语义信息贫乏导致的室内消防救援路径难以满足消防救援多样性任务需求的问题,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集成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提出了一种1(基础路径...针对网络结构单一和消防语义信息贫乏导致的室内消防救援路径难以满足消防救援多样性任务需求的问题,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集成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提出了一种1(基础路径网络)+N(专题路径网络)的室内消防救援多层路径网络模型,通过对案例区BIM数据进行解析,提取2230条路径网络要素信息(包括718个节点和1512条边),构建了室内基础路径网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生成人员疏散、灭火和人员逃生3种专题路径网络.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支持不同消防救援任务的路径规划需求,利用Dijkstra等算法成功计算出最短路径,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展开更多
文摘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在中国建筑行业的应用发展迅速,其进一步发展离不开BIM标准的支持。鉴于BIM标准的重要性,有必要对现有的BIM标准研究进行综述。首先,使用关键词聚类分析方法确定3个重点研究主题,即BIM标准的理论研究、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其次,针对每一个研究主题,通过关键文献综述对现有研究的方法和成果进行阐释与总结,并列举典型的案例。然后,利用关键词生成的时间线图对BIM标准研究的演进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扩展工业基础类(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标准以及基于IFC的技术和应用的研究仍将是研究热点;与此同时,BIM标准体系框架研究将会持续进行。此外,未来对于BIM标准的研究还应聚焦于技术融合、应用场景拓展以及跨领域协同三大前沿领域。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发展BIM标准,并提升BIM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水平。
文摘为解决现有大场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平台中道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模型与倾斜实景模型融合展示中存在的坐标基准不统一问题,提出一种道路BIM模型与倾斜实景地理坐标高精度匹配方法。针对道路带状分布特征及道路养护需求,首先对模型进行分段处理;然后根据道路路面及资产设施模型的特征点分布设计构建一种空间距离加权的最小二乘坐标匹配参数拟合方法,重点解决各分段路面的精准接边难题。选取真实道路数据展开实验,验证该坐标匹配方法,通过所提方法可以有效解决道路模型与倾斜实景模型匹配产生偏差的问题,匹配后二者之间的精度达到毫米级,满足道路交通设施数字化管养和动态更新的需要。
文摘为解决当前在钢结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与结构分析模型之间进行数据转换时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在分析工业基础类(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标准表达方法的基础上,以ABAQUS为结构分析平台,开发了钢结构BIM模型数据转换算法,运用C#语言和Xbim工具包,实现了结构构件信息提取、构件空间位置调整和分析数据自动添加,并形成了相应的转换软件;通过钢框架结构实例分析验证了该软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将其应用于安阳市游客集散中心的BIM模型转换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所开发的算法和软件解决了生成的结构分析模型节点不连接和人工添加分析数据工作量大等问题,实现了BIM中的钢结构设计模型或深化设计模型向ABAQUS结构分析模型数据的准确转换。与传统的在ABAQUS中直接建立结构分析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大大提高复杂钢结构的结构分析建模速度和效率。
文摘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现今建筑领域十分先进的技术手段,可集成建筑的多维度信息,构建建筑三维数字模型,涵盖从设计规划到施工运维再到最终拆除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该技术改变了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的方式,为工程项目的智能化管理和协同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文摘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基于提升建筑效率、建筑质量、环保质量等要求的提出,装配式建筑方式逐步得到广泛应用。该建筑方式具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等多种优势,但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面临诸多挑战,致使建造方、用户等主体的接受程度较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具有可视化与协同性、参数化和自动化、仿真与优化等优势,能够为装配式建筑全过程造价的精准控制提供助力。下文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全过程造价控制中的内在逻辑和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文摘智能建筑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代表了现代建筑技术发展的新趋势。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作为一种先进的数字化设计与管理工具,其在智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旨在探讨BIM在智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优势、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智能建筑的设计与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摘为解决桥梁智能设计建造过程中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向有限元模型传递信息的局限性,提出基于Revit建模软件二次开发的方法,提取并编译信息进行传递.利用Revit API以及C#语言对Revit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设计Revit外部命令插件接口进行模型信息传递.依托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工程,验证模型信息传递方法的可行性以及程序接口传递信息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Revit软件的二次开发,可成功建立Revit模型与Midas模型的直接映射关系;设计的接口将Revit模型信息编译为Midas可读取的.mct命令流,可成功实现模型信息的传递,满足桥梁工程的设计需要.该方法解决了重复建模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探索研究“BIM+有限元分析”一体化提供参考.
文摘针对当前工业类基础(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标准文件的开发应用存在文件格式转换繁杂、数据互操作性弱及信息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IFC模型数据映射至数据库、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在Web端重构及信息在线可视化分析的实施方法。基于Web框架,搭建IFC标准文件映射至关系型数据库的应用框架。该应用框架利用JavaScript语言对IFC标准文件深度解析,采用Python语言将IFC模型数据和建筑全生命周期有效信息储存至关系型数据库,结合实际案例及分析,展现并验证该应用框架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项目数据交互的完整性和高效性,支持建筑全生命周期相关应用的二次开发;同时融合智能建造技术和科学管理,提升BIM信息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建筑业数字化发展和智能化应用拓展。
文摘针对网络结构单一和消防语义信息贫乏导致的室内消防救援路径难以满足消防救援多样性任务需求的问题,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集成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提出了一种1(基础路径网络)+N(专题路径网络)的室内消防救援多层路径网络模型,通过对案例区BIM数据进行解析,提取2230条路径网络要素信息(包括718个节点和1512条边),构建了室内基础路径网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生成人员疏散、灭火和人员逃生3种专题路径网络.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支持不同消防救援任务的路径规划需求,利用Dijkstra等算法成功计算出最短路径,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