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文化记忆的童年:建构过程与教育学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宗锦莲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童年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能够使集体性意识与特殊性意识统统得以彰显。童年记忆的社会属性远超时间属性,是在集体漫溯下的共同构型,亦深远地影响着成人的当下建构,为经由反思的再造提供可能性。作为教育学重点关注的对象,在赋予童年尊... 童年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能够使集体性意识与特殊性意识统统得以彰显。童年记忆的社会属性远超时间属性,是在集体漫溯下的共同构型,亦深远地影响着成人的当下建构,为经由反思的再造提供可能性。作为教育学重点关注的对象,在赋予童年尊严、凝结集体认同与同构生活世界等方面,童年记忆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 文化记忆 建构过程 教育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释的协作知识建构过程模型 被引量:23
2
作者 庄慧娟 柳婵娟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8年第9期19-22,31,共5页
文章从解释的视角,把协作知识建构看作是学习者在不断进行自我解释和与他人交互解释中建构知识的过程。文章详细描述了协作知识建构过程中各类知识间的转化和传播,并对此过程中知识形态的转化、成员间知识的产生和获取进行了深入分析,... 文章从解释的视角,把协作知识建构看作是学习者在不断进行自我解释和与他人交互解释中建构知识的过程。文章详细描述了协作知识建构过程中各类知识间的转化和传播,并对此过程中知识形态的转化、成员间知识的产生和获取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从计算机支持的角度建立了基于解释的协作知识建构过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知识建构 自我解释 交互解释 知识建构过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鼠标追踪技术的个体建构过程实时测量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晓斌 佐斌 +2 位作者 薛孟杰 江汶 候飞翔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0-781,共12页
个体建构研究探讨分类的低水平知觉过程及其机制,涉及诸多自动化加工。基于手的运动可以实时地反映大脑内的信息加工过程这一原理,鼠标追踪技术通过对被试移动电脑鼠标反应时鼠标运动轨迹的跟踪记录与分析,对心理加工过程进行实时测量,... 个体建构研究探讨分类的低水平知觉过程及其机制,涉及诸多自动化加工。基于手的运动可以实时地反映大脑内的信息加工过程这一原理,鼠标追踪技术通过对被试移动电脑鼠标反应时鼠标运动轨迹的跟踪记录与分析,对心理加工过程进行实时测量,是实时测量心理加工过程的新技术。基于鼠标追踪技术的最新操作软件——MouseTracker的个体建构过程实时测量研究发现,社会类别和刻板印象遵循动态连续激活原则;动态激活过程中,基于面孔肤色的分类加工优先于基于面部轮廓的分类加工;不同通道间的社会类别遵循动态整合激活原则;个体建构过程是一个对他人的动态知觉系统,该系统中社会类别、刻板印象、高水平认知状态以及对面孔、声音等的低水平加工之间可连续、动态地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建构过程 社会分类 鼠标追踪技术 MouseTracker软件包 实时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郎德上寨聚落空间建构过程与机制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葛琳 乔迅翔 《华中建筑》 2015年第1期168-173,共6页
要]郎德上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第一个对外开放的黔东南苗寨村落。作为一个保存良好、长期持续开发的传统苗寨聚落,它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传统聚落开发与保护可并存的佐证。该文通过访谈和现场考察与测绘探索郎德上寨... 要]郎德上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第一个对外开放的黔东南苗寨村落。作为一个保存良好、长期持续开发的传统苗寨聚落,它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传统聚落开发与保护可并存的佐证。该文通过访谈和现场考察与测绘探索郎德上寨早期及集体经济时期的空间结构形态,结合村落开放及保护举措,探究30年来的郎德上寨空间结构变化过程,以更深入地把握此类聚落的空间特质及变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德上寨 空间建构过程 空间结构 变迁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内涵要素、建构过程与培育路径 被引量:46
5
作者 孙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5-119,共5页
培育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素是什么,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过程是什么,如何培育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 培育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素是什么,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过程是什么,如何培育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厘清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素,认为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以及价值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前提、核心要义、心理支撑与思想基础,并结合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过程,以此提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涵要素 建构过程 培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用训练,离不开建构过程——以部编版教材《黄山奇石》一文的教学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侍春芹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22期126-127,共2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针对于此,很多教师都认为,语用能力的发展需要扎扎实实地训练。这样的认知并没有错,语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针对于此,很多教师都认为,语用能力的发展需要扎扎实实地训练。这样的认知并没有错,语用能力是需要在扎扎实实地训练过程的支撑才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国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标准》 语言文字运用 语用训练 语用能力 实践性课程 部编版 建构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历建构过程,理解概念本质--《小数的意义》教学与思考
7
作者 左小平 《教育视界》 2020年第23期49-51,共3页
【教学目标】1.在实际度量活动中,借助无刻度的米尺测量不同小棒的长度,产生更小计量单位的需求,并在操作中尝试自主建构小数的意义。2.在建构小数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小数和分数以及小数和整数之间的联系。3.在应用小数表达的过程中,进... 【教学目标】1.在实际度量活动中,借助无刻度的米尺测量不同小棒的长度,产生更小计量单位的需求,并在操作中尝试自主建构小数的意义。2.在建构小数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小数和分数以及小数和整数之间的联系。3.在应用小数表达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小数的价值和意义,体会小数和生活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建构 小数的 概念本质 计量单位 教学目标 建构过程 教学与思考 小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历案:建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晓辉 《江苏教育》 2018年第9期9-11,共3页
基于学历案的数学学习过程较之传统数学教学过程,在课堂结构、知识结构以及教学方式上都发生了变化,更加关注学习的"真"与"实",旨在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真学习""会学习",建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历程。
关键词 学历案 数学学习 建构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品德过程论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智慧 张耀灿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16,共4页
人的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两种存在结构决定了思想品德的价值结构和意义结构,而价值结构又分为阶级统治性价值结构和公共交往性价值结构。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是由思想品德结构决定的。阶级统治性价值结构是统治阶级模塑的结果,人的... 人的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两种存在结构决定了思想品德的价值结构和意义结构,而价值结构又分为阶级统治性价值结构和公共交往性价值结构。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是由思想品德结构决定的。阶级统治性价值结构是统治阶级模塑的结果,人的本性并不是天然地需要这种塑造,但在阶级社会,被统治阶级又无法摆脱统治阶级的塑造。公共交往性价值结构是主体自主建构的。思想品德的建构与社会关系的建构统一于实践活动中,交往实践的主体间互动是双向建构的动力机制。思想品德意义结构包括审美结构和信仰结构,二者则是在教化引导下自我生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品德 塑造过程 建构过程 生成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知识库理论看主体的认识建构
10
作者 王东 柳延延 《现代哲学》 1987年第3期16-19,共4页
人的认识结构、思维结构是怎样生成和发展的?这是认识论中一个疑难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经验论与先验论、白板说与模式说长期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列宁在做黑格尔《逻辑学》摘要时,曾提出了解决这个重大课题的方向:“
关键词 思维结构 实践活动 信息论 知识库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建构过程 客体 信息加工 个体发生 人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认识中的反映、选择与建构
11
作者 王玉樑 《现代哲学》 1987年第2期5-9,共5页
当前我国哲学界正在开展对于认识本质的讨论。认识的本质是什么?有的论者说认识是主体对信息的选择,有的说是建构,有的说是重构,有的说是反映与选择的统一,等等,其说不一。这里仅就认识的本质是不是选择的问题简略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当前我国哲学界正在开展对于认识本质的讨论。认识的本质是什么?有的论者说认识是主体对信息的选择,有的说是建构,有的说是重构,有的说是反映与选择的统一,等等,其说不一。这里仅就认识的本质是不是选择的问题简略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体相互作用 皮亚杰 信息加工 建构过程 主体性 被动性 内化建构 认识结构 认识进化 人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多元一体论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乃和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18,共2页
近年来,“东亚共同体”问题已经成了东亚各国学术界不同领域热烈讨论的一个共同话题。不仅如此,东亚各国的商界和政界的精英也参加进来,以不同方式鼓动和推进“东亚共同体”的构建。东亚各国经济上相互依赖的加深固然给“东亚共同体”... 近年来,“东亚共同体”问题已经成了东亚各国学术界不同领域热烈讨论的一个共同话题。不仅如此,东亚各国的商界和政界的精英也参加进来,以不同方式鼓动和推进“东亚共同体”的构建。东亚各国经济上相互依赖的加深固然给“东亚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不可否认,对迅速发展变化的东亚地区前景的担忧,是许多人鼓吹“共同体”意识的另外一种重要推动力量。经过千百年的演进,东亚似乎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是像现在欧洲国家一样,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形成一种新的共同体?还是要重蹈欧洲国家的旧日覆辙,在融成共同体之前也来一番你死我活的较量?无疑,对东亚历史的再认识是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起点。目前东亚国家不仅生活在现实里,也徘徊在历史中。东亚国家间关系中时隐时现的矛盾和问题,无不与历史的纠葛纠缠在一起。人们不仅要问:我们构建“东亚共同体”的历史基础有多少?或者说历史能给“东亚共同体”的构建带来什么?正是为了解读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这个专栏。应邀参加本专栏讨论的作者有在国际学术界声明显赫的“学界泰斗”,也有初出茅庐的青年学子。尽管他们的地位和视角不同,观点差异很大,但思考的主线都是“东亚共同体”的历史经验问题,每一篇文章都不乏予读者以启迪的真知灼见。我们相信这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多元一体 东亚共同体 建构过程 东亚史 律令制度 铜钱货币 农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助力网安人才培养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燕慧 徐国爱 王东滨 《中国信息安全》 2021年第5期64-66,共3页
网络空间开放无界,斗争无形,既是技术的博弈,又是意志的比拼,更是对理想信念的考验。这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特殊的要求。开展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红专并进培养网安人才,是当前网安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一、... 网络空间开放无界,斗争无形,既是技术的博弈,又是意志的比拼,更是对理想信念的考验。这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特殊的要求。开展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红专并进培养网安人才,是当前网安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一、网安人才要求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网络空间安全是一个攻守方博弈的过程,攻守方都需要知识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知识 建构过程 网络空间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无痕 道法自然
14
作者 徐斌 《教育视界》 2015年第8期29-31,共3页
对一种教育理论加以筹划是一种庄严的理想,即使我们尚无法马上将其实现,也无损于它的崇高。——康德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无痕教育的提出,虽来... 对一种教育理论加以筹划是一种庄严的理想,即使我们尚无法马上将其实现,也无损于它的崇高。——康德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无痕教育的提出,虽来源于德育领域,但其所彰显出来的人性化和科学性光辉,足以指导一切学科教学行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形态 道法自然 学习过程 教学行为 霍姆林斯基 意义建构过程 思维能力 数形结合思想 具体形象思维 认知学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成规”的建立——对《班主任》和《晚霞消失的时候》的“再评论” 被引量:32
15
作者 程光炜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9,共10页
关键词 中国文学 《班主任》 八十年代 文学与政治 评论 经典作品 知识建构过程 文学知识 “历史” 二十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与知识
16
作者 文青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本刊近期连续刊发了几篇在线学习的论作,从理论和实证等视角深入剖析这一学习方式及其知识形成机制,如2014年第五期王志军博士的联通主义学习理论、2015年第一期穆肃教授的在线学习知识建构过程分析以及本期尹睿博士的个人学习环境知... 本刊近期连续刊发了几篇在线学习的论作,从理论和实证等视角深入剖析这一学习方式及其知识形成机制,如2014年第五期王志军博士的联通主义学习理论、2015年第一期穆肃教授的在线学习知识建构过程分析以及本期尹睿博士的个人学习环境知识共享分析等。对在线学习及其知识生成的持续关注,原因不仅在于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我们对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知识等基本问题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很可能反映了未来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向——交互学习,因为教育现实日益显示,随着网络教育的普及,交互学习已成为人们学习特别是高端、前沿的硕士生、博士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形成 交互学习 在线学习 个人学习环境 知识建构过程 博士生 学习方式 学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的纯结构
17
作者 宋瑾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7-38,共2页
在一个纯音乐思维的作曲家心里,音乐只剩下结构本身,象建筑,但并没打算让人居住。结构,实现着人类的智力。确切地说,是建构者的智慧。建构过程是智力“游戏”的过程,令人兴趣盎然,整个生命力旺盛而活跃;建构的结果——结构,则象上帝缔... 在一个纯音乐思维的作曲家心里,音乐只剩下结构本身,象建筑,但并没打算让人居住。结构,实现着人类的智力。确切地说,是建构者的智慧。建构过程是智力“游戏”的过程,令人兴趣盎然,整个生命力旺盛而活跃;建构的结果——结构,则象上帝缔造的杰作(生命体)使上帝自愉一样,使建构者愉悦。如果他的幸福得到分享——他愉,那么这幸福就显得更加丰满,更有价值,这是一种群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 空间结构 电子音乐 音乐思维 群体效应 智力 建构过程 作曲家 上帝 生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想象本源论
18
作者 杨守森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4-30,共7页
一、内激信息与表象构成与异彩纷呈,错纵复杂的外激信息相比,人类自身导源于生理机制的内激信息同样是一个深不可测的信息海洋。就人类的某一个体而言,这种内激信息又可具体分为种属、性别、气质类型、个体及随机个体等许多不同层次。首... 一、内激信息与表象构成与异彩纷呈,错纵复杂的外激信息相比,人类自身导源于生理机制的内激信息同样是一个深不可测的信息海洋。就人类的某一个体而言,这种内激信息又可具体分为种属、性别、气质类型、个体及随机个体等许多不同层次。首先,我们可以发现,人类作为宇宙动物系列中的一个种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类型 生理机制 集体无意识 建构过程 麦独孤 表象建构 原始情绪 交互作用 性别 生理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双向同构”理论立论基础的一点质疑
19
作者 魏威 《文艺理论研究》 1986年第4期52-53,共2页
关于“双向同构”理论所具有的显而易见的方法论意义,是无庸置疑的。当它竭力引导批评家不再机械地将注意力置放在批评主体的文本客体的某一方面,而是更加关注主客体之间的具体的、连续不断的双向可逆建构过程的时候,显然具有极大的建... 关于“双向同构”理论所具有的显而易见的方法论意义,是无庸置疑的。当它竭力引导批评家不再机械地将注意力置放在批评主体的文本客体的某一方面,而是更加关注主客体之间的具体的、连续不断的双向可逆建构过程的时候,显然具有极大的建设意义。但是,这种建设性的理论启迪其实仅仅是属于方法论范畴的,当作者试图论证“双向同构”理论具有认识论意义,并把它作为整个《批评观念与思维论纲》的立论基础的时候,却陷入了某种似是而非的困惑和偏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论基础 双向同构 建设意义 批评主体 文学现象 批评观念 建构过程 文学流派 文学创作 批评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观念与思维逻辑论纲
20
作者 李劼 夏志厚 +1 位作者 王晓明 许子东 《文艺理论研究》 1986年第4期47-52,共6页
三月二十七日,上海的部分中青年文艺理论工作者在华东师范大学座谈讨论“思维方式与文学观念”问题。李劼、夏志厚、王晓明、许子东四位同志提出了一篇《批评观念与思维逻辑论纲》,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争鸣。为了活跃评论思想,本刊现在... 三月二十七日,上海的部分中青年文艺理论工作者在华东师范大学座谈讨论“思维方式与文学观念”问题。李劼、夏志厚、王晓明、许子东四位同志提出了一篇《批评观念与思维逻辑论纲》,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争鸣。为了活跃评论思想,本刊现在发表这编论文,同时也把持有不同看法或有所补充的三篇文章一并刊登。新时期的文艺理论研究,已经从方法论的探讨转向批评观念的讨论,表明文学批评已开始对自身进行深入反思。我们认为,讨论如能更紧密地联系文学批评的实际,谈得具体生动些,会更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观念 思维逻辑 批评主体 文学作品 文学观念 建构过程 双向同构关系 思维方式 王晓明 积极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