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论课堂教育技术之正业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永锋 何克抗 王以宁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7年第4期50-58,共9页
本研究之目的在于探求课堂教育技术在构建信息时代成功课堂过程中的使命与职责,即"课堂教育技术之正业"。本文采取文献分析和问题解答的方法,集中提出并回答了三个问题,进而分析、提炼"课堂教育技术之正业"概念与内... 本研究之目的在于探求课堂教育技术在构建信息时代成功课堂过程中的使命与职责,即"课堂教育技术之正业"。本文采取文献分析和问题解答的方法,集中提出并回答了三个问题,进而分析、提炼"课堂教育技术之正业"概念与内涵:"课堂教育技术之正业"在于充分发挥教育技术整合课堂的潜力,发挥其服务功能,致力于实现成功课堂,落实"杰出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性学习 学生有效参与 课堂教育技术 正业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模:一种有效的建构性学习方式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儒德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54,共6页
建模作为一种建构性学习方式,可促使学习者根据先前的知识经验,使用所给与的物件和工具,来探究当前情境,建构起对当前情境的理解,并将自己的这种理解表达出来,从而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灵活应用。建模分为探究性建模和表达性建... 建模作为一种建构性学习方式,可促使学习者根据先前的知识经验,使用所给与的物件和工具,来探究当前情境,建构起对当前情境的理解,并将自己的这种理解表达出来,从而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灵活应用。建模分为探究性建模和表达性建模2种形式,包含定量、半定量和定性3种抽象水平。在教学中,教学者可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提供适当的支持,帮助学生展开不同形式、水平的建模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模 建构性学习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环境下“高级英语”建构性学习模式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赵霞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3-66,70,共5页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外语教学领域革命性的变化。运用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取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网络环境下的建构性学习模式的利与弊,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建构主义以及教学中的各种矛盾关系,结合"高级英语"...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外语教学领域革命性的变化。运用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取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网络环境下的建构性学习模式的利与弊,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建构主义以及教学中的各种矛盾关系,结合"高级英语"的学习特点,探索完善多媒体网络交互模式,多渠道培养学生建构性学习能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高级英语” 建构性学习 调查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设情境,促进建构性学习 被引量:4
4
作者 曾文俊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8,共2页
本文提出在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 ,可创设冲突情境、活动情境、问题情境、实用情境、协作情境。
关键词 建构性学习 高中 生物学 情境教学 教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态学视角构建中学生物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5
作者 李燕燕 肖正明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环境建设 中学生物教学 生态学 建构性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给教师培训的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平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3-54,共2页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建构性,在学生观上强调学生是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学习的学习者,在教学观上强调教学环境创设与学习支持,在...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建构性,在学生观上强调学生是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学习的学习者,在教学观上强调教学环境创设与学习支持,在教师观上强调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这些与传统学习理论不同的理解,给教师培训提供了一些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的动态 学习建构 主动的学习 学习支持 学习促进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主义与语文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 被引量:8
7
作者 项宁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建构主义 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 建构性学习 阅读文本 阅读行为 建构性学习 教学策略 迁移 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他者视角的阅读及其教学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罗祖兵 申玲燕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45-50,共6页
基于他者视角的阅读是指从其他作者或其他文本人物角色的角度来解读目标文本,基于他者看问题的视角、表现手法、语言特色、思维方式、处事风格等方面对目标文本进行再构,从而对目标文本的解读更深刻、更多元。从本质来看,它是促进深层... 基于他者视角的阅读是指从其他作者或其他文本人物角色的角度来解读目标文本,基于他者看问题的视角、表现手法、语言特色、思维方式、处事风格等方面对目标文本进行再构,从而对目标文本的解读更深刻、更多元。从本质来看,它是促进深层理解的建构性学习;从方式来说,它是视角独特的互文性阅读;从过程来讲,它是追求不确定性的多元性解读。基于他者视角的阅读可以促进学生提升阅读兴趣、拓展阅读方法、发展高阶思维、培养同理心。依阅读教学的过程逻辑,其采取的教学策略是:搭建学习支架,挑寻适切他者;巧设适切“他问”,启发探索可能性;进行作品再构,挖掘目标文本深义;依托同伴对话,促进精彩观念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者视角 他者视角阅读 建构性学习 互文阅读 学习支架 多元解读 文本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科技与工程伦理”类课程实践探索——以北京理工大学“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课程为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范春萍 江洋 张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30,共5页
对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认为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不宜狭隘地理解为科研行为中的学风与诚信,而应扩展到选题、立项、决策、运行等过程的诚信,扩展到... 对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认为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不宜狭隘地理解为科研行为中的学风与诚信,而应扩展到选题、立项、决策、运行等过程的诚信,扩展到预防伦理和负责任创新;作为一门科技与工程伦理类课程,该课程的目标是经由建构世界图景和学术图景进行伦理意识启蒙,唤起文化自觉和责任意识,达致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负责任创新等伦理观念、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提升道德判断和伦理选择能力;教学上,通过建构性的教学策略,提炼关键概念,让学生提升文化自觉和责任意识,形成科技与工程伦理的基础知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研究生公共课 伦理启蒙 建构性学习 科技与工程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5
10
作者 厉建华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51-52,共2页
我们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课题研究中.探索出小学数学的“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它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现行的数学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问题的不断生成、探究、解决为教学过程主线;以学生利用学具等教学媒... 我们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课题研究中.探索出小学数学的“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它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现行的数学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问题的不断生成、探究、解决为教学过程主线;以学生利用学具等教学媒体,独立进行操作探究、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等主体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以学生自主性、探究性、体验性、建构性学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模式 实践探索 引导 资源开发利用 学生问题 教学过程 学生自主 建构性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