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9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历史贡献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石昕川 杜智毅 +4 位作者 向军 吴彤 冯伟 李亦悦 王梦瑶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70-274,共5页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开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包括开发区移民帮扶脱贫,工程建设带动内需以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等。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巨大历史贡献...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开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包括开发区移民帮扶脱贫,工程建设带动内需以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等。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巨大历史贡献,以期探究其历史价值与意义,便于帮助正确认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开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脱贫 历史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脱贫与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于2010—2017年扶贫经验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王怡 周晓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56,共10页
"全面"是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求,减贫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在归纳分析"小康社会"内涵的基础上,用Holt-Winter非季节模型对未来3年减贫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我国能够在2020年实现消除绝对贫... "全面"是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求,减贫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在归纳分析"小康社会"内涵的基础上,用Holt-Winter非季节模型对未来3年减贫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我国能够在2020年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目标,但减贫的实现程度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与城乡差异,减贫政策表现出了边际递减效应。未来减贫工作会面临贫困的脆弱性导致返贫、区域性贫困聚集以及相对贫困等新问题。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及指标体系要求,针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新形势,反贫困工作要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在短期内要通过精准测量跟踪贫困状态来巩固扶贫成果,重点加强短板指标来突破贫困陷阱;从长期看要通过绩效评估与措施预防来指引最优政策等各项措施来保障精准脱贫,建成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精准脱贫 贫困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补齐短板 被引量:8
3
作者 徐学庆 胡隆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10,共6页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收官阶段。在这个关键的冲刺阶段,我国还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短板。其中最突出的短板有三个,即"三农"、...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收官阶段。在这个关键的冲刺阶段,我国还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短板。其中最突出的短板有三个,即"三农"、民生和生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补齐短板;不补齐这些短板,我们的小康社会就不是"全面的"小康社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补齐短板工作,要采取切实措施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补齐短板 “三农” 民生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影响——基于五大发展新理念的理论与实证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亚斌 赵景峰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0,共10页
通过建立"五大发展新理念—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逻辑与实证分析框架,构建一套系统的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测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并基于计量模型实证考察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影... 通过建立"五大发展新理念—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逻辑与实证分析框架,构建一套系统的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测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并基于计量模型实证考察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影响。研究表明:除协调发展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总体呈现波动中稳步上升态势;各地区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差异非常显著;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在不同程度上对实现全面小康战略具有显著正向效应,经济增长率、互联网普及率和人力资本水平同样呈现显著促进作用,人口增长率呈现显著负向效应。因此,基于五大发展新理念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成为系统破解当前发展困境的根本路径和实现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逻辑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发展新理念 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评估 被引量:15
5
作者 魏后凯 张瑞娟 《学术前沿》 CSSCI 2016年第18期27-40,共14页
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实现到2020年农村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的目标,意义重大而深远。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近年来,虽然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实现程度逐年提高,但各方面指标的实现程度相差悬殊。其中,... 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实现到2020年农村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的目标,意义重大而深远。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近年来,虽然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实现程度逐年提高,但各方面指标的实现程度相差悬殊。其中,经济发展指标进程最快,实现程度最高;人民生活指标进程较快,实现全面脱贫的任务较艰巨;社会发展指标的进程差距较大,农村教育是薄弱环节;政治民主指标仍需继续完善和提高;农村环境指标水平偏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任务艰巨。据测算,到2020年要实现农村同步小康目标,社会发展、政治民主和农村环境将是短板中的短板。尤其是,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比、参选村村民参选率、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农业源氨氮排放量、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化肥施用量、农田地力等级这7项指标差距很大,是实现农村同步小康的难点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转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时代职业教育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逻辑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志军 张蕴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16,共8页
长期政策依赖症和职业教育研究的缺钙症双管齐下,先天营养不良的职业教育加之内部造血功能和补钙能力不足,呈现严重的不均衡、不充分发展。研究证明,目前呈现出的发展问题恰好是因为职业教育缺乏对社会全面的考察与理性思考。职业教育... 长期政策依赖症和职业教育研究的缺钙症双管齐下,先天营养不良的职业教育加之内部造血功能和补钙能力不足,呈现严重的不均衡、不充分发展。研究证明,目前呈现出的发展问题恰好是因为职业教育缺乏对社会全面的考察与理性思考。职业教育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前者的性质、定位和发展方位取决于后者质的规定性,前者应在"全面"实现过程中完成自身的"小康"蜕变,后者的实现也需要前者的支撑和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内生关系 新时代 逻辑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几个问题的认识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定国 张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50-152,共3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阶段的基本目标。要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不仅需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地共同奋斗,还需要解决好城乡发展失衡、区域发展失衡和贫困人口脱贫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阶段的基本目标。要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不仅需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地共同奋斗,还需要解决好城乡发展失衡、区域发展失衡和贫困人口脱贫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提供环境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问题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朱启贵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4期52-60,共9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为了引导、激励和评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我们必须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刻领会全面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为了引导、激励和评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我们必须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系统评述有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设计科学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创新评价的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指标体系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评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关区 刘小燕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6-181,共6页
应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魏后凯研究员提出的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内蒙古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进行评估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内蒙古农村牧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稳步推进,"十二五"末农村... 应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魏后凯研究员提出的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内蒙古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进行评估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内蒙古农村牧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稳步推进,"十二五"末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达到84.09%,其中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政治民主和资源环境实现程度分别为87.29%、89.47%、80.36%、96.63%、74.18%;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是内蒙古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特别是医疗、教育发展不足和耕地资源质量不高等问题比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农村牧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健 王立鹏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6期77-85,共9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的选择,关系到评价的科学性、公平性、公正性和有效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日益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演进,内涵不断丰富。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内涵和目标,本...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的选择,关系到评价的科学性、公平性、公正性和有效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日益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演进,内涵不断丰富。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内涵和目标,本文确定了选择评价方法的四大原则;然后,根据四大原则,本文从众多的经济、社会科学评价方法中选择了五类评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方法;最后,本文构建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方法相对应的、能充分体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及小康社会丰富内涵的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评价方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高质量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占斌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6-15,共10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十四五"时期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位非常重要,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进一步巩固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还是落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十四五"时期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位非常重要,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进一步巩固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还是落实新发展理念要求爬坡过坎的攻坚期;是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深刻调整变化带来的重要挑战期,更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的关键期。"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把握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最大实际和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定位,保持战略定力和底线思维,在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基础上,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安全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集中重点领域深化经济社会改革,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经济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良好开局,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高质量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鞍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共20页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对中国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率先在世界上实现经济复苏;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稳健有为;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科技创新取...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对中国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率先在世界上实现经济复苏;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稳健有为;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工业综合实力更加凸显;民生保障惠及全体人民;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实现重要突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未来面临的国内外挑战。研究表明,2020年中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社会发展 十四五规划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技术技能支撑 被引量:6
13
作者 席东梅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16,共7页
3月18日,教育部在京召开了2013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会议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主题,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主线,全面总结了2012年职成教工作。明确了推动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路和举措,部署... 3月18日,教育部在京召开了2013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会议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主题,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主线,全面总结了2012年职成教工作。明确了推动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路和举措,部署了2013年度职成教重点工作。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省教育厅、全国有色金属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8个单位做了会议交流发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技术技能 教学指导委员会 成教工作 视频会议 教育工作 改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地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进展、贡献与经验--基于“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苗美娟 李斯 +1 位作者 宗何婵瑞 李龙渊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共9页
“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成效显著,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日益丰富,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突飞猛进,社会化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公共... “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成效显著,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日益丰富,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突飞猛进,社会化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贡献表现为: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公民道德素质;缩小了城乡区域发展差异,提升了均等化服务水平;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经验包括:高位统筹,部门联动,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强区域合作互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发展活力;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重点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在哪里?如何“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贾玉娇 杨佳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8-124,共7页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为试图清楚回答社会救助要兜住的"底",以及如何兜住底等问题,将社会救助制度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国家治理体系发展、复杂的治理情境,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回应与契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历...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为试图清楚回答社会救助要兜住的"底",以及如何兜住底等问题,将社会救助制度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国家治理体系发展、复杂的治理情境,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回应与契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因应中,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实践进行学理阐释和理论凝练,系统阐释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中的"底"的形塑与定位分析框架,探索社会救助如何"兜住底"的制度结构、内在机理与运行逻辑。在复杂的国家与社会治理情境中,社会救助保障"底线"的制定需要跳出同时期其他国家制度实践及其形成的思想潮流的禁锢,对社会救助制度做出符合中国国家发展需要的前瞻性制度设计的伏笔,增强社会救助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发展的适恰性,减少制度转型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社会救助 兜底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仁政德治”价值观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启示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世梅 李亚飞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4-57,共4页
儒家的"仁政德治"价值观的精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官当政者,要爱民重民、仁政施民;二是全民修身,重视道德教化;三是德主刑辅,以德去刑。扬弃儒家的"仁政德治"价值观,对于今天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启示:... 儒家的"仁政德治"价值观的精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官当政者,要爱民重民、仁政施民;二是全民修身,重视道德教化;三是德主刑辅,以德去刑。扬弃儒家的"仁政德治"价值观,对于今天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启示:以德治吏,加强官德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先行任务;以德化民,提倡全民修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支撑;尚德尚法、德法兼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仁政德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时代职业教育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逻辑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志军 张蕴启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11,共6页
职业教育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三维逻辑关系:在学理上,人类文化学、社会学和教育经济学可以为两者的内在关联提供逻辑基础;从应然逻辑考量,前者的性质、定位和发展方位取决于后者质的规定性,应在"全面小康"实现过程中完成... 职业教育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三维逻辑关系:在学理上,人类文化学、社会学和教育经济学可以为两者的内在关联提供逻辑基础;从应然逻辑考量,前者的性质、定位和发展方位取决于后者质的规定性,应在"全面小康"实现过程中完成自身的"小康"蜕变,后者的实现也需要前者的支撑和驱动;从实然逻辑观测,两者在制度时序、指标内涵、研究内容和实现效果等方面同频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时代 内生关系 逻辑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文涛 曾煌林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48,共11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发展。而安全发展,无疑是贯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过程的一条主线,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和根本保障。当前我国安全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发展。而安全发展,无疑是贯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过程的一条主线,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和根本保障。当前我国安全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整体态势不容乐观,需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从思想先导、风险治理、体系搭建、法治保障、舆论引导和社会协同等方面扎实推进我国安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突发事件 安全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程、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长福 黄晓玲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11期30-43,F0002,共15页
党的领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过了"小康"的提出到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阶段。在这一历程中,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累了发挥"中国制度"优势... 党的领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过了"小康"的提出到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阶段。在这一历程中,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累了发挥"中国制度"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思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保持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等宝贵的经验,为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领导 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方位、重大意义及现代化指向 被引量:4
20
作者 鲍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6-46,共11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实现美好生活的里程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起点,更是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其历史方位表现在它是人民群众为求得自身解放而设定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实现美好生活的里程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起点,更是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其历史方位表现在它是人民群众为求得自身解放而设定的历史性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其重大意义体现在它从描述日常生活的状态跃升为界定社会生活的状态,由此展示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方位意义;其现代化指向表现在它是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内在地蕴含着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