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反思 |
木斋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2
|
文学史研究的多种可能性——从木斋《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说起 |
刘跃进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3
|
惊人之论 精湛考索——关于木斋《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的思考 |
龚斌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3
|
|
4
|
建安诗歌中的汉乐府民歌遗韵 |
赵静
刘璇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5
|
汉大赋与建安诗歌 |
张晨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6
|
建安诗歌与《古诗十九首》 |
赵昌平
|
《江淮论坛》
|
1984 |
9
|
|
7
|
古诗十九首和汉乐府及建安诗歌 |
范能船
|
《江淮论坛》
|
1986 |
0 |
|
8
|
建安风骨与盛唐气象的美学定格 |
陈长义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3
|
|
9
|
论建安诗风的时代性转换 |
刘刚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0
|
曹丕的衡文标准与建安风骨 |
陈长义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1
|
论曹植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
傅正义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0 |
0 |
|
12
|
建安七子与“建安风骨” |
郁贤皓
张采民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3
|
|
13
|
论曹操诗歌的写实性 |
梁祖苹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14
|
如何理解“建安风骨” |
张可礼
|
《文史哲》
|
1986 |
0 |
|
15
|
建安诗人代表商兑 |
祝诚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2 |
0 |
|
16
|
晋世群才未可轻——西晋诗风辨析 |
陈长义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17
|
论中国诗史在“黄金时代”的流变 |
孙明君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1998 |
0 |
|
18
|
对东晋玄言诗的再认识 |
祝振玉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4
|
|
19
|
《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总目录 |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20
|
《东晋文艺系年》序 |
袁世硕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