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龄草总皂苷通过调控Shh信号通路减轻血管性痴呆大鼠神经元损伤
1
作者 高建红 陈雅雯 +5 位作者 田朝禧 朱红 赵方毓 何一多 刘昕 陈显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61,共8页
目的:观察延龄草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TST)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星形胶质细胞、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通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 目的:观察延龄草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TST)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星形胶质细胞、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通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V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延龄草总皂苷组、盐酸多奈哌齐组及假手术组,每组18只,灌胃5周后取材。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认知功能;HE和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星形胶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元核抗原(neuronal nuclear antigen,NeuN)、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Shh及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 1,Gli1)的定位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NeuN和GFAP的表达。最后,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区NeuN、GFAP、Shh、补缀同源物1(Patched 1,Ptch1)、Gli1、Bax、Bcl-2、TNF-α及IL-10的蛋白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海马区、皮质区神经元排列松散紊乱,尼氏小体减少,脑神经元损伤严重。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核显示染色质明显聚集,部分线粒体出现肿胀、嵴结构断裂,内质网区域肿胀。NeuN、Shh及Gli1阳性细胞的表达明显减少,GFAP阳性细胞的表达明显增多。此外,海马的NeuN、Shh、Ptch1、Gli1、Bcl-2和IL-10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GFAP、Bax和TNF-α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延龄草总皂苷组、盐酸多奈哌齐组大鼠上述检测指标均在一定程度上被逆转。结论:延龄草总皂苷可以有效减轻VD大鼠神经元病理损伤,从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激活Shh/Ptch1/Gli1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炎症、减少神经元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龄草总皂苷 血管性痴呆 神经元 星形胶质细胞 Shh/Ptch1/Gli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龄草总皂苷通过抑制Keap-1/Nrf2/HO-1、Nrf2/SLC7A11/GPX4通路介导的铁死亡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4
2
作者 高建红 宋天英 +4 位作者 田朝禧 赵方毓 何一多 刘昕 陈显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50-1857,共8页
目的观察延龄草总皂苷(total saponins from 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TST)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铁死亡相关机制。方法建立CIRI模型后,将雄性SD大鼠分为TST(0.1... 目的观察延龄草总皂苷(total saponins from 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TST)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铁死亡相关机制。方法建立CIRI模型后,将雄性SD大鼠分为TST(0.1 g·kg^(-1))组、盐酸多奈哌齐(0.45 mg·kg^(-1))组、模型组以及假手术组。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利用Zea-Longa法评估神经功能变化,同时,使用TTC染色观察脑梗死面积,利用HE和Nissl染色检查脑组织的病理变化;为了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我们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结构的变化,并测定GSH-PX、SOD、MDA的含量。最后,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法检测GPX4、Nrf2蛋白的表达。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Keap1/Nrf2/HO-1、Nrf2/SLC7A11/GPX4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表现出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脑梗死面积明显增大,神经功能评分较高(P<0.01),神经元排列松散紊乱,尼氏小体减少。同时,线粒体呈现铁死亡状态。铁死亡相关:SOD、GSH-PX活力降低(P<0.01),MDA升高(P<0.01)。GPX4、Nrf2阳性细胞的表达明显减少,GPX4荧光强度降低。此外,海马的Keap1、Nrf2、HO-1、SLC7A11、GPX4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给予TST后得到改善。结论TST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提升了学习记忆能力,降低了氧化应激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Keap-1/Nrf2/HO-1、Nrf2/SLC7A11/GPX4通路介导的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龄草总皂苷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铁死亡 氧化应激 神经保护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龄草总皂苷对2-VO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及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丹 杨丽君 +3 位作者 唐鲜娥 王刚 段壬泽 陈显兵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22,共7页
目的观察延龄草总皂苷(TST)对大鼠的血管性认知障碍及其神经血管单元(NVU)和神经环路完整性的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ST组及多奈哌齐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3组大鼠均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 目的观察延龄草总皂苷(TST)对大鼠的血管性认知障碍及其神经血管单元(NVU)和神经环路完整性的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ST组及多奈哌齐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3组大鼠均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法建立脑缺血后认知障碍模型。造模后,TST组给予TST100mg/kg灌胃,多奈哌齐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0.45mg/kg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连续28d。采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HE、尼氏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突触核蛋白(SYN)的表达情况;高尔基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树突棘的变化;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和生长关联蛋白43(GAP43)表达水平。结果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和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比均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TST组和多奈哌齐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和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比增多(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尼氏小体、树突棘数量和SYN表达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TST组和多奈哌齐组神经元、尼氏小体、树突棘数量和SYN表达量增多(P<0.05)。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IL-1β、VEGFA表达水平升高(P<0.05),PSD95、GAP43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TST组和多奈哌齐组IL-1β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VEGFA、IL-10、GAP43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TST可能通过促进突触可塑性和NVU重塑减轻2-VO模型大鼠的认知障碍,有望用于卒中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龄草总皂苷 2-VO 认知功能 神经血管单元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龄草总皂苷通过促进人β防御素2(HBD-2)的表达抑制HuH-7细胞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涛 栾昕 +1 位作者 赵菊梅 李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6-532,共7页
目的探讨延龄草总皂苷调控人β防御素2(HBD-2)对HuH-7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采用(0.5、1.0、2.0、4.0)mg/L延龄草总皂苷处理HuH-7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TM小室测定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 目的探讨延龄草总皂苷调控人β防御素2(HBD-2)对HuH-7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采用(0.5、1.0、2.0、4.0)mg/L延龄草总皂苷处理HuH-7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TM小室测定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HBD-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的蛋白水平。将HBD-2小干扰RNA(siRNA)转染至HuH-7细胞中,用延龄草总皂苷处理,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验证干扰效果,TranswellTM法分别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除0.5 mg/L延龄草总皂苷对HuH-7细胞增殖无影响外,其他各剂量延龄草总皂苷均可抑制HuH-7细胞增殖。(0.5、1.0)mg/L的延龄草总皂苷处理均可下调细胞MMP2、MMP9蛋白水平、增加HBD-2蛋白水平并抑制细胞侵袭和迁移。HBD-2 siRNA转染可明显降低HuH-7细胞HBD-2水平。下调HBD-2提高延龄草总皂苷处理的HuH-7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并增加细胞MMP2、MMP9蛋白水平。结论延龄草总皂苷通过促进HBD-2表达抑制HuH-7细胞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龄草总皂苷 肝癌 HUH-7细胞 侵袭 人β防御素2(HB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龄草总皂苷体内外抗结肠癌活性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静文 陈先勇 +3 位作者 赵龙飞 柳蔚 李世刚 喻玲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88-2192,共5页
目的基于RAS/AKT/ERK信号通路探讨延龄草总皂苷体内外抗结肠癌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移植瘤小鼠模型,延龄草总皂苷水溶液(5、10、15 mg/kg)灌胃给药,通过RT⁃PCR方法检测瘤体组织细胞基因表达,HE染色法测定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 目的基于RAS/AKT/ERK信号通路探讨延龄草总皂苷体内外抗结肠癌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移植瘤小鼠模型,延龄草总皂苷水溶液(5、10、15 mg/kg)灌胃给药,通过RT⁃PCR方法检测瘤体组织细胞基因表达,HE染色法测定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瘤组织中RAS蛋白的表达;体外实验包括MTT法检测延龄草总皂苷对其抑制率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RAS蛋白、AKT、ERK1/2蛋白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瘤重为(3.101±0.301)g、延龄草总皂苷低剂量组为(2.325±0.241)g、延龄草总皂苷中剂量组为(2.019±0.305)g、延龄草总皂苷高剂量组为(1.513±0.178)g;瘤体组织细胞RAS基因表达呈现剂量依赖性降低;HE染色显示延龄草总皂苷(10、15 mg/kg)可见大片肿瘤细胞坏死;瘤组织RAS蛋白表达呈现浓度依赖性降低。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延龄草总皂苷可以有效抑制结肠癌CT26细胞增殖;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延龄草总皂苷能够下调结肠癌CT26细胞中RAS蛋白以及磷酸化AKT、磷酸化ERK1/2蛋白的表达。结论延龄草总皂苷可以在体内外产生抗结肠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干扰RAS/AKT/ERK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龄草总皂苷 结肠癌 RAS/AKT/ER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龄草总皂苷调控IL-6/STAT3信号抑制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刚 余琼 杜娟(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221-2226,共6页
目的:研究延龄草总皂苷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延龄草总皂苷处理胃癌细胞,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变化,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变化,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MMP-2、MMP-9、E-cadherin、Vimentin、IL-6... 目的:研究延龄草总皂苷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延龄草总皂苷处理胃癌细胞,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变化,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变化,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MMP-2、MMP-9、E-cadherin、Vimentin、IL-6、STAT3、p-STAT3蛋白表达变化。方法:以IL-6重组慢病毒感染胃癌细胞,经延龄草总皂苷处理以后,Transwell小室、Westernblot分别测定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和MMP-2、E-cadherin、MMP-9、Vimentin、IL-6、STAT3、p-STAT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延龄草总皂苷处理后的胃癌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也下降,细胞中MMP-2、MMP-9、Vimentin蛋白水平降低,E-cadherin蛋白水平升高,IL-6、p-STAT3蛋白表达水平也降低。IL-6重组慢病毒感染可以提高延龄草总皂苷作用条件下胃癌细胞中IL-6、p-STAT3蛋白表达水平。过表达IL-6可以逆转延龄草总皂苷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和MMP-2、E-cadherin、MMP-9、Vimentin蛋白表达影响。结论:延龄草总皂苷抑制IL-6/STAT3信号下调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龄草总皂苷 胃癌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龄草总皂苷对D-gal诱导的衰老大鼠认知功能及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刚 谢雅 +5 位作者 杨丽君 覃晓莉 赵方毓 向家鹏 何一多 陈显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0-386,共7页
目的探讨延龄草总皂苷(total saponins from 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TST)对D-半乳糖(D-gal)诱导的衰老大鼠认知功能及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D-gal,皮下注射)、干预组(TST,灌胃给予低、中、... 目的探讨延龄草总皂苷(total saponins from 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TST)对D-半乳糖(D-gal)诱导的衰老大鼠认知功能及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D-gal,皮下注射)、干预组(TST,灌胃给予低、中、高3个剂量),每组10只,连续给药6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认知功能;HE、Nissl染色观察海马及皮质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ink1、Parkin的定位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ink1、Parkin、LC3-Ⅱ、p62、Beclin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gal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时间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大鼠海马组织内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海马组织Pink1、Parkin阳性细胞表达减少;Pink1、Parkin、LC3-Ⅱ、Beclin1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6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D-gal模型组相比,TST各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时间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停留在平台所在象限时间增加(P<0.05);海马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海马组织Pink1、Parkin阳性细胞表达增多;Pink1、Parkin、LC3-Ⅱ、Beclin1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6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TST具有明确的神经保护作用,对D-gal所致衰老大鼠的学习记忆降低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ink1、Parkin、LC3-Ⅱ及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激活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龄草总皂苷 衰老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 认知功能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龄草总皂苷通过调控GRP78/IRE1α/TRAF2/JNK信号通路抑制内质网应激而减轻PSCI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刚 杨丽君 +3 位作者 杨丹 段壬泽 赵方毓 陈显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1-249,共9页
目的:探讨延龄草总皂苷(TST)对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model)组、TST(100 mg/kg)组和盐酸多奈哌齐(DON;0.45 mg/kg)组,另设假手术(sham)... 目的:探讨延龄草总皂苷(TST)对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model)组、TST(100 mg/kg)组和盐酸多奈哌齐(DON;0.45 mg/kg)组,另设假手术(sham)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变化,HE、Nissl和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肌醇需求酶1α(IRE1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胱天蛋白酶12(caspase-12)、Bax和Bcl-2的蛋白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model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减少(P<0.01);大鼠脑梗死体积显著增大,神经元尼氏小体数量显著减少,凋亡细胞显著增多;海马组织中GRP78、IRE1α、TRAF2、p-JNK、caspase-12和Bax蛋白水平显著升高,Bcl-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model组比较,TST组及DON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增加(P<0.01);大鼠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神经元尼氏小体数量显著增多,凋亡细胞显著减少;GRP78、IRE1α、TRAF2、p-JNK、caspase-12和Bax蛋白水平显著降低,Bcl-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TST对PSCI大鼠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内质网应激、减少神经元凋亡并抑制GRP78/IRE1α/TRAF2/JN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龄草总皂苷 卒中后认知障碍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GRP78/IRE1α/TRAF2/JN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