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所致吞咽障碍病人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6
1
作者 王留根 范杰诚 +1 位作者 王健 姜鑫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观察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IOE)法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所致吞咽障碍病人的临床疗效,为该类病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病人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入IOE组和鼻胃管(NGT)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在... 目的:观察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IOE)法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所致吞咽障碍病人的临床疗效,为该类病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病人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入IOE组和鼻胃管(NGT)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在控制基础疾病、干预可控危险因素和脑卒中预防用药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在治疗期间,两组病人分别采用IOE法和NGT法给予肠内营养(EN)支持。同时,对两组病人入院24 h内和治疗6周后的营养指标和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IOE组病人在治疗6周后营养指标和吞咽功能与NGT组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OE法较NGT法更有利于促进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病人的吞咽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加阿斯综合征误诊为耳源性眩晕一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欣 吴子明 +5 位作者 王大勇 熊文萍 陈伟 刘兴健 王秋菊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6-127,共2页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是可以出现眩晕的经典的后循环缺血性疾病,典型病例不易误诊。但该综合征开始可以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等前庭神经核损害的症状,容易误诊。近期,
关键词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耳源性眩晕 阿斯综合征 误诊 前庭神经核损害 缺血性疾病 典型病例 主要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恢复期的异常吞咽模式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婧 杨波 +1 位作者 秦海强 郑华光 《中国卒中杂志》 2007年第3期239-241,共3页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48岁.因'眩晕、站立不稳、吞咽困难10 h'就诊于当地医院.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否认糖尿病、心脏病等.查体不清.在当地医院行MRI检查,显示左侧延髓背外侧梗死灶,诊断为脑干梗死-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关键词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吞咽困难 吞咽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手法复位致延髓背外侧综合征1例
4
作者 吴小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29-29,共1页
患者男性,35岁,农民。因眩晕,吞咽呛咳,行走不稳15天入院。患者病前两日“落枕”,感到颈部疼痛,1989年6月22日手法复位,手中突然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右肢体动作不准,行走不稳而摔倒,伴饮水呛咳,吞咽,6日后上述症状加重,
关键词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颈椎手法复位 行走不稳 恶心呕吐 颈部疼痛 饮水呛咳 核磁共振扫描 肢体动作 症状加重 躯体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定位配合低频电治疗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吞咽困难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玉霞 江玉娟 +3 位作者 项蓉 何继红 常娥 郝有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5-217,共3页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定位头电针配合治疗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30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合并吞咽困难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吞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头电针配合低频电治疗仪治疗;...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定位头电针配合治疗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30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合并吞咽困难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吞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头电针配合低频电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给予低频电治疗仪治疗。将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行比较。结果:经颅磁刺激定位头电针配合低频电治疗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吞咽困难的治疗手段有效,能进一步改善吞咽功能,避免误吸,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头电针 低频电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吞咽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环咽肌注射治疗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所致吞咽障碍1例报道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瑛 许梅娜 +2 位作者 李相良 谢峦 金海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58-1364,共7页
目的采用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环咽肌注射治疗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所致吞咽障碍。方法回顾本院1例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延髓背外侧梗死后,导致环咽肌失弛缓,经常规吞咽治疗和球囊扩张术后未见明显好转,予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环咽肌注射,经藤岛... 目的采用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环咽肌注射治疗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所致吞咽障碍。方法回顾本院1例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延髓背外侧梗死后,导致环咽肌失弛缓,经常规吞咽治疗和球囊扩张术后未见明显好转,予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环咽肌注射,经藤岛一郎摄食-吞咽功能等级量表、Rosenbek渗漏-误吸量表评定和透视荧光吞咽检查分析,吞咽功能改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随访,吞咽功能正常。结论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所致环咽肌失弛缓有一定的近期和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吞咽障碍 环咽肌失弛缓 肉毒毒素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3例报告
7
作者 马维娅 赵有臣 谭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32-32,共1页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氏综合征)不多见,病变主要累及延髓上段后外侧区,几乎均由血管性疾病引起。过去认为系由小脑下后动脉血栓形成而致,但以后的临床病理研究证实也见于椎动脉闭塞。
关键词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小脑下后动脉 痛温觉障碍 Wallenberg氏综合征 周围性面瘫 头颅CT 脑电图 血栓形成 听觉诱发电位 霍纳氏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导致延髓背外侧梗死1例报道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立铭 阳礼 +3 位作者 曹旭 陈小武 裴磊 李方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113,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2岁,因主诉"头晕4d,再发加重6h"于2019年11月入院。入院前4d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无发热,无言语不清,无饮水呛咳,无肢体乏力,发病当天外院颅脑及颈椎磁共振提示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颅脑未见...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2岁,因主诉"头晕4d,再发加重6h"于2019年11月入院。入院前4d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无发热,无言语不清,无饮水呛咳,无肢体乏力,发病当天外院颅脑及颈椎磁共振提示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颅脑未见缺血灶。入院前6h再次突发头晕并加重,伴视物旋转,恶心、呕吐2次,行走不稳定,无吞咽困难,无声音嘶哑,无四肢力量减退,无四肢麻木。急诊平车推送我科进一步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脑梗死 脑微出血 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alski综合征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9
作者 李海琦 孙晨思 +3 位作者 刘海贝 陈凯丽 徐磊 何金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44-1549,共6页
目的:分析Opalski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5例Opalsk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回顾,总结Opalski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结果:5例Opalski综合征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58.00±... 目的:分析Opalski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5例Opalsk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回顾,总结Opalski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结果:5例Opalski综合征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58.00±15.96)岁,其中4例患者存在长期饮酒史,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伴有病灶侧肢体瘫痪,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提示均存在延髓部位的梗死灶,但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显示其责任血管不同,患者1为椎动脉夹层,患者2~4为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患者5为椎动脉闭塞,5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其中患者1经过神经介入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结论:男性Opalski综合征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其责任血管和发生病变的原因存在差异,临床医师需要根据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给予患者最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WALLENBERG综合征 Opalski综合征 延髓梗死 肢体瘫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眩晕反复发作两周 被引量:4
10
作者 申卫东 王大勇 +3 位作者 张欣欣 吴子明 王秋菊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5-279,共5页
患者徐女士,63岁,汉族,山东日照人,以“眩晕反复发作两周”急诊入院。患者2周前生气后出现眩晕、视物旋转并伴恶心,持续约半小时,静卧休息后缓解。第二天晨起后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并加重,伴发呕吐,眩晕呈持续性,不伴耳鸣、耳闷... 患者徐女士,63岁,汉族,山东日照人,以“眩晕反复发作两周”急诊入院。患者2周前生气后出现眩晕、视物旋转并伴恶心,持续约半小时,静卧休息后缓解。第二天晨起后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并加重,伴发呕吐,眩晕呈持续性,不伴耳鸣、耳闷、听力下降,与体位变化无明显关系。当地医院就诊,头颅MRI检查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软化灶、左侧放射冠区缺血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眩晕 周围性眩晕 晕厥 阿-斯综合征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 后循环缺血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心源性晕厥 前庭神经元炎 梅尼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