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下组合地层水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24
1
作者 周新平 邓秀芹 +4 位作者 李士祥 左静 张文选 李涛涛 廖永乐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9-120,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下组合长10—长8油层组油水分布关系复杂,地层水特征及其与油藏的关系缺少系统研究。为明确地层水性质及其与油藏的关系以及地层水矿化度对测井精细解释的影响,基于地层水样品筛选,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1...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下组合长10—长8油层组油水分布关系复杂,地层水特征及其与油藏的关系缺少系统研究。为明确地层水性质及其与油藏的关系以及地层水矿化度对测井精细解释的影响,基于地层水样品筛选,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1万余个地层水水样测试数据分析,研究地层水性质及分布特征,分析地层水矿化度、特征参数等的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地层水性质具有区带性分布的特点,各油层组地层水矿化度自西缘冲断带、天环坳陷轴部向湖盆中部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延长组下组合地层水矿化度较低,平均为28.4 g/L,属盐水地层水类型,以CaCl2型为主。地层水的离子组成、矿化度、同位素、特征参数等较为相近,且明显不同于其他油层组地层水特征,属于同一流体系统;地层水钠氯系数、脱硫系数、变质系数等特征参数表明,盆地中生界延长组下组合油藏的封闭性整体较好,油藏及出油井点主要分布在地层水矿化度相对较高的区域,西缘冲断带部分油藏受构造作用影响进行了调整改造,油藏封闭性变差;湖盆中部高阻水层、天环坳陷轴部低阻油层发育,地层水矿化度是影响测井解释的重要因素。该研究成果为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流体系统研究以及复杂油水关系分布的测井精细识别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封闭性 地层水矿化度 低阻油层 延长组下组合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下组合油源特征综合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卫刚 陈刚 +4 位作者 郭望 任帅锋 康昱 王锦涵 姜天皓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0-152,共13页
在充分总结姬塬地区延长组下组合大量原油及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研究薄弱带的铁边城区块的原油样品族组分组成、饱和烃色质及烃源岩样品总有机碳、热解、族组分组成及饱和烃色质测试结果,系统分析了研究区目的层段的... 在充分总结姬塬地区延长组下组合大量原油及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研究薄弱带的铁边城区块的原油样品族组分组成、饱和烃色质及烃源岩样品总有机碳、热解、族组分组成及饱和烃色质测试结果,系统分析了研究区目的层段的油源特征,并明确了原油与烃源岩在空间上的匹配特征。结果表明,C 30重排藿烷含量差异能够有效区分长7、长9烃源岩及生成烃类。长7油页岩为主力烃源岩,长7灰黑色泥岩次之。在姬塬地区东南部的铁边城区块存在长9烃源岩分布,且对长9油层组有一定程度的生烃贡献。空间上,姬塬地区延长组下组合的油源特征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大致以古峰庄东—红井子—姬塬西—樊学西南为分界,界限东北部区域的Ⅰ类原油为西南部长7油页岩长距离侧向运聚结果,东南端的ⅠⅡ类过渡型原油为长7油页岩与长9暗色泥岩混合贡献产物;界限西南部区域的ⅡⅢ类原油来自长7黑色泥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塬地区 铁边城区块 延长组下组合 油源对比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延长组下组合油源对比 被引量:14
3
作者 段昕婷 贺永红 +2 位作者 张彬 郑艳荣 王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6-611,共6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地区延长组长7,长9及长10段烃源岩样品和长8,长9及长10油层组原油样品的正构烷烃及甾烷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的对比研究,厘定油源关系,揭示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地区延长组下组合石油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地区延长组长7,长9及长10段烃源岩样品和长8,长9及长10油层组原油样品的正构烷烃及甾烷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的对比研究,厘定油源关系,揭示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地区延长组下组合石油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不同层位烃源岩和原油的正构烷烃及甾烷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具有差异性,长8原油在研究区西部来源于长7烃源岩,在东部及南部来源于长7和长9烃源岩;长9原油在西部来源于长10烃源岩,在东部及南部来源于长9和长10烃源岩;长10原油在南部来源于长10和长9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 甾烷 油源对比 延长组下组合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起王洼子地区长9致密砂岩油藏成藏条件及勘探突破 被引量:6
4
作者 庞军刚 王桂成 +2 位作者 石勇 李赛 朱鹏辉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8,43,共8页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在延长组下组合长9油层组获得了新发现,但对该致密油藏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认识的不足严重制约了致密油藏勘探开发。根据钻井、测井及分析测试资料,对王洼子地区长9致密砂岩油藏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在延长组下组合长9油层组获得了新发现,但对该致密油藏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认识的不足严重制约了致密油藏勘探开发。根据钻井、测井及分析测试资料,对王洼子地区长9致密砂岩油藏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油藏富集规律及其勘探潜力。研究表明,该区长9油层组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长91和长93已见多口高产井,石油勘探已有较大的突破。烃源岩、沉积微相、优质砂体、鼻状隆起等几个因素的优化匹配是长9致密砂岩油藏勘探能够取得突破的关键。据综合分析,洼4井区及洼14—洼11井区成藏条件较好,为下一步的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9油层 延长组下组合 致密砂岩油藏 王洼子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