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执行延长生产者责任制度现状 被引量:11
1
作者 普智晓 李霞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247-250,共4页
着重介绍了"延长生产者责任"(EPR)的概念,以及欧盟、美国等国家的施行现状,并简要阐述了国外执行EPR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延长生产者责任(epr) 资源再利用 废弃物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产者的延伸责任 被引量:5
2
作者 唐绍均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0-146,共7页
废弃产品问题,乃指产品在消费后阶段被消费者废弃所引发或可能引发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针对日渐突出的废弃产品问题,瑞典的隆德大学环境经济学家托马斯.林赫斯特首次提出了生产者责任延伸(EPR)概念,指出EPR是生产者责任的延伸,... 废弃产品问题,乃指产品在消费后阶段被消费者废弃所引发或可能引发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针对日渐突出的废弃产品问题,瑞典的隆德大学环境经济学家托马斯.林赫斯特首次提出了生产者责任延伸(EPR)概念,指出EPR是生产者责任的延伸,生产者应对其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承担延伸责任。延伸责任乃生产者义务的新增,生产者既包括产品的制造商,也包括产品的进口商,确定承担延伸责任的生产者的方法既需有原则规定,也需有特殊规定。延伸责任是为消除废弃产品的环境影响而设定,其内容须包含于为消除废弃产品的环境影响而承担的源头预防责任,产品环境信息披露责任,废弃产品回收、处置与循环利用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产品问题 epr 生产者 延伸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R激励机制研究——基于动态博弈的视角 被引量:4
3
作者 郑云虹 田海峰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2011年第12期24-30,共7页
《循环经济促进法》框架下的中国EPR制度存在着制度安排缺失的问题。采用动态博弈分析方法探讨了EPR制度下政府与厂商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厂商在政府不同的EPR制度设计下的行为反应,推演出了EPR制度的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厂商承担EPR责任... 《循环经济促进法》框架下的中国EPR制度存在着制度安排缺失的问题。采用动态博弈分析方法探讨了EPR制度下政府与厂商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厂商在政府不同的EPR制度设计下的行为反应,推演出了EPR制度的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厂商承担EPR责任的态度决定了其对末端产品回收利用的效果,而厂商的态度取决于政府EPR制度的设计。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具有激励性的EPR制度体系应包括激励性制度和约束性制度两方面内容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机制 博弈 延伸生产者责任(epr) 末端产品(E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R下WEEE双渠道回收的模糊定价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川 杨淑敏 梁衍鸣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86-891,共6页
针对WEEE(废弃电器电子设备)处理企业自主回收同时委托回收商回收的双渠道回收逆向供应链系统,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两种情形下,将回收价格视为三角模糊数,运用模糊理论和博弈论的方法研究了处理企业和回收商的模糊回收定价问题,给出了... 针对WEEE(废弃电器电子设备)处理企业自主回收同时委托回收商回收的双渠道回收逆向供应链系统,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两种情形下,将回收价格视为三角模糊数,运用模糊理论和博弈论的方法研究了处理企业和回收商的模糊回收定价问题,给出了各自回收价格浮动的基准点及浮动范围,并求得了两种情形下模糊利润的期望值.研究表明:在双渠道回收模式下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相比,集中决策通过联合定价的方式能使系统的利润达到最大,从而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epr) 废弃电器电子设备(WEEE) 双渠道回收 斯坦克尔伯格博弈 模糊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PR制度的企业回收决策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郑云虹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94-1797,共4页
按照参与回收废旧产品的回收主体的不同,将企业废旧产品的回收模式分为生产企业自建回收系统模式、外包回收模式和生产企业联盟回收模式,分析了各类回收模式的特点.从收益决策出发,构建了延伸生产者责任(EPR)制度框架下企业回收模式决... 按照参与回收废旧产品的回收主体的不同,将企业废旧产品的回收模式分为生产企业自建回收系统模式、外包回收模式和生产企业联盟回收模式,分析了各类回收模式的特点.从收益决策出发,构建了延伸生产者责任(EPR)制度框架下企业回收模式决策模型,讨论、说明了不同回收模式下生产企业可能实现的最大收益及其条件.最后,得到了利用回收材料生产新产品实现的材料费用节约是企业回收利润的增函数以及回收联盟的生产规模决定回收材料成本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伸生产者责任(epr) 废旧产品 回收模式 业务外包 企业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PR的建筑废物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瑞瑞 陈起俊 刘兴民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653-660,共8页
科学健全的回收系统是建筑废物有效回收的重要前提,也是建筑废物资源化产业顺利发展的物质保障。在综述生产者责任延伸(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EPR)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产品生命周期入手,分析建材生产商在建材产... 科学健全的回收系统是建筑废物有效回收的重要前提,也是建筑废物资源化产业顺利发展的物质保障。在综述生产者责任延伸(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EPR)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产品生命周期入手,分析建材生产商在建材产品生命周期中应承担的延伸责任;阐释逆向物流理论及其对建筑废物回收的适用性,提出建筑废物逆向物流回收概念;基于EPR建立建筑废物逆向物流回收的4种模式并明确其利弊,构建数学模型综合比较不同模式相关参数最优值。结果表明:4种逆向物流回收模式中,生产商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回收(CPT)模式下建材生产商利润、建筑废物回收量和回收意愿最大;建筑废物逆向物流产业链上参与主体越多,效益损失越多;建筑废物回收技术越成熟,其被回收的概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废物 生产者责任延伸(epr) 逆向物流 回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家电以旧换新”回收数据评估电子废物产生量估算方法 被引量:17
7
作者 童昕 蔡一帆 颜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8-42,共5页
比较了基于史坦福(Stanford)模型和保有量系数法对我国电子废物产生量的预测,并与中国家电以旧换新活动试点区域的实际回收统计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除电视机以外,两种估计方法的预测结果都显著高于以旧换新的实际回收数据。其原因首... 比较了基于史坦福(Stanford)模型和保有量系数法对我国电子废物产生量的预测,并与中国家电以旧换新活动试点区域的实际回收统计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除电视机以外,两种估计方法的预测结果都显著高于以旧换新的实际回收数据。其原因首先是产品废弃量的变化深受产品技术变化影响,平板显示技术的快速普及导致CRT电视机废弃量出现短期激增,成为"家电以旧换新"实际回收品的主体,而洗衣机、电冰箱等传统大家电的产品实际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其次是废旧产品回收面临非正式回收部门的竞争,以旧换新以较高的政府补贴引导一定数量的废弃产品流向正规处理企业,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废旧产品流入了非正式的翻新加工和二手销售渠道。特别是空调和电脑,家庭消费占总消费量的比重较小,产品废弃后的材料回收价值和翻新维修价值都较高,补贴对提升回收量的影响相对较小;最后不同区域之间,预测结果与实际回收情况对比也存在明显的差别。考虑到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停止以后,新颁布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基金的补助力度大幅下降,有资质的回收处理企业重新陷入发展困境。有必要遵循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原则,积极鼓励扩大生产者的参与,从产品设计和废弃产品回收的逆向物流两方面提高回收利用系统的效率。同时,合理规划再生处理设施的区位和处理规模,需要根据区域和产品特点,对现有预测方法进行优化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 家电以旧换新项目(HARS) 废弃电子电器产品(WEEE) 废弃量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经济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与资源化对策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兆华 尹建华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4-46,共3页
产品报废以后的资源化问题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以循环经济为理论基础推行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成为发达国家普遍接受并在实践中积极推行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将循环经济理论与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进行了有效融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如... 产品报废以后的资源化问题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以循环经济为理论基础推行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成为发达国家普遍接受并在实践中积极推行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将循环经济理论与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进行了有效融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如何构建电子废弃物管理体系和资源化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伸生产者责任(epr) 循环经济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