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对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蕾 张曦 +5 位作者 朱学慧 张颖 王亚霓 康毅 高卫真 娄建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5-500,共6页
目的研究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noninvasive 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NLIP)对1周和4周病程糖尿病(DM)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经尾静脉1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成1周和4周病程的DM模型后,被随机分为假... 目的研究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noninvasive 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NLIP)对1周和4周病程糖尿病(DM)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经尾静脉1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成1周和4周病程的DM模型后,被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缺血/再灌注(I/R)、心脏缺血预适应(CIP)和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NLIP)4组。NLIP组连续3 d经历左后肢缺血预适应。d4,I/R、CIP和NLIP组动物经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CIP组于缺血前行心肌缺血预适应,Sham组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下穿线不结扎。连续监测血压和心电图变化,检测心肌梗死范围,测定血清CK-MB、LDH活性。结果成模动物表现出血糖明显升高,体重下降。NLIP可明显降低1周和4周病程DM动物室性早搏(VPC)和室性心动过速(VT)的发生率,推迟1周病程DM模型缺血期间VPC的出现时间并缩短其持续时间,与CIP作用程度相当,同时可缩短4周病程DM动物VPC持续时间。与1周病程比较,4周病程I/R组动物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加;NLIP与CIP均可使两病程动物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与I/R组比较,两病程动物NLIP与CIP组CK-MB、LDH活性明显降低。结论 NLIP对1周和4周病程DM动物均具有延迟相心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 肢体缺血预适应 糖尿病 不同病程 缺血 再灌注 延迟相心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甘油与丁丙诺啡合用抗大鼠心肌缺血的药理性预适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孔雁军 刘艳霞 娄建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70-1375,共6页
目的 研究硝酸甘油 (nitroglycerin ,NG)和丁丙诺啡(buprenorphine ,BU)两药单用及合用抗心肌缺血的药理性预适应的延迟相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分为 5组 ,Sham组静注等容积NS ,DIP组行肠系膜上动脉结扎 10min处理 ,BU组静注盐酸丁丙... 目的 研究硝酸甘油 (nitroglycerin ,NG)和丁丙诺啡(buprenorphine ,BU)两药单用及合用抗心肌缺血的药理性预适应的延迟相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分为 5组 ,Sham组静注等容积NS ,DIP组行肠系膜上动脉结扎 10min处理 ,BU组静注盐酸丁丙诺啡 1 0mg·kg- 1,NG组静注NG 0 3mg·kg- 1,B +N组分别给上述剂量BU和NG。 2 4h后各组行 3 0min冠脉结扎缺血 /2h再灌。各组均于术后 15min、缺血期和再灌期连续监测心率、血压、ST 段和心律失常情况 ;测定缺血 3 0min和再灌 2h血浆LDH、CK ;再灌 2h后行HE染色与TTC染色定性和定量测定心肌坏死情况。结果 与Sham组比较 ,DIP组可降低心脏缺血期ST段抬高幅度 (P <0 0 1) ,推迟VPC出现时间 ,缩短持续时间 (P <0 0 5) ,降低二联律发生率 ,降低缺血期血浆LDH水平 (P <0 0 5) ,缩小心肌坏死面积 (P <0 0 5)。BU组可降低心脏缺血期ST段抬高幅度 (P <0 0 1) ,推迟VPC出现时间 ,缩短持续时间 (P <0 0 5) ,降低二联律和室颤的发生率 (P <0 0 5) ,降低缺血期血浆LDH水平 ,缩小心肌坏死面积 (P <0 0 5)。NG组可降低ST段抬高幅度 (P <0 0 1) ,缩短VPC持续时间 (P <0 0 1) ,降低二联律、室速和室颤的发生率 (P<0 0 1) ,明显缩小心肌坏死面积 (P <0 0 1) ,减轻心肌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 硝酸甘油 丁丙诺啡 药理性预适应 延迟相心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