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迟性脑缺血后处理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文丽 唐慧 +6 位作者 周彩凤 朱莹 李宁 张丽娟 王智惠 陈天智 王瑞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146-3149,共4页
目的:探讨延迟性脑缺血后处理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及超微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制作改良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延迟性脑缺血后处理(PostC)组。通过焦油紫染色方法观察神... 目的:探讨延迟性脑缺血后处理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及超微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制作改良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延迟性脑缺血后处理(PostC)组。通过焦油紫染色方法观察神经元生存密度,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大鼠海马CA1区超微病理改变。结果:焦油紫染色显示I/R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生存密度较低、电镜下病变最严重,可见神经元、微血管、星形胶质细胞、轴突的超微病理改变,并出现凋亡神经元;PostC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生存密度明显高于I/R组(P<0.05),电镜下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微血管、轴突的超微病理改变显著减轻,未见明显凋亡神经元。假手术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生存密度较高,细胞超微结构正常。结论:延迟性脑缺血后处理促进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生存,抑制全脑缺血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样改变,大鼠CA1区超微病理变化明显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性脑缺血后处理 大鼠海马CA1区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流动力学损害:与延迟性脑缺血及临床后果的关系
2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4期232-232,共1页
Ratsep等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连续55例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情况,以研究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流动力学损害在延迟性脑缺血和临床不良后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流动力学 延迟性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