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烫伤大鼠延迟复苏后肠道防御素-5 mRNA表达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红明 柴家科 +5 位作者 盛志勇 吴焱秋 吕艺 刘静杰 孟爱华 晋晔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98-1099,共2页
目的 探讨烧伤后延迟复苏诱导肠道细菌移位是否与肠道黏膜内帕内特细胞受损、防御素产生减少有关。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 5 6只 ,分为 3组 :对照组 (n =8) ;早期复苏组 (n=2 4 ) ,30 %Ⅲ度烫伤后即刻复苏 ;延迟复苏组 (n =2 4 ) ,烫伤... 目的 探讨烧伤后延迟复苏诱导肠道细菌移位是否与肠道黏膜内帕内特细胞受损、防御素产生减少有关。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 5 6只 ,分为 3组 :对照组 (n =8) ;早期复苏组 (n=2 4 ) ,30 %Ⅲ度烫伤后即刻复苏 ;延迟复苏组 (n =2 4 ) ,烫伤后 6h复苏。观察回肠黏膜防御素 5 (RD 5 )mRNA表达、帕内特细胞形态学改变及肠系膜淋巴结 (MLN)、肝、脾、肺细菌移位情况。结果 早期复苏组和延迟复苏组RD 5mRNA表达量在伤后 8h显著升高 ,伤后 2 4h降低 ,但仍高于正常水平 ,而伤后 72h降至正常水平以下 ;组间比较显示 ,延迟组伤后 8h值显著高于早期复苏组 ,而 72h显著低于早期复苏组 ;两组回肠帕内特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形态学改变。伤后 2 4h细菌移位频率早期复苏组和延迟复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延迟复苏组显著高于早期复苏组。结论 延迟复苏后的肠黏膜损伤并不涉及帕内特细胞 ;伤后 2 4h内发生的细菌移位与RD 5mRNA表达改变关系不大 ,而 72h后RD 5mRNA降低可能对细菌移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素 延迟复苏 烫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祖煌 刘敏 +1 位作者 占新华 刘世康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3年第3期137-140,143,共5页
目的 :探讨进一步提高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的营养支持方法。 方法 :6 2例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依不同营养支持措施 ,按不同时期分为常规组 (n =2 6 )及改进组 (n =36 )。改进组在传统营养支持措施的基础上增加早期肠道喂养 (EEF)、重... 目的 :探讨进一步提高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的营养支持方法。 方法 :6 2例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依不同营养支持措施 ,按不同时期分为常规组 (n =2 6 )及改进组 (n =36 )。改进组在传统营养支持措施的基础上增加早期肠道喂养 (EEF)、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谷氨酰胺 (Gln)等治疗。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及脓毒症发生率 ;入院即刻、伤后 (PBD)第 1、7、14、2 8天定时采血 ,测定淋巴细胞计数、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 ;入院即刻及应用rhGH后第 3、7、14、2 1天 ,测定空腹微量血糖、尿糖、血清胰岛素。 结果 :①改进组供皮区、植皮区、深浅二度创面及烧伤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较常规组缩短 (P <0 .0 5~ 0 0 1)。②改进组包括应激性溃疡、脓毒症在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 (P <0 .0 5 )。③烧伤后常规组及改进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 ,但常规组下降更为明显 (P <0 .0 5 )。④改进组及常规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均明显升高 ,但胰岛素以改进组升高更为明显(P <0 .0 5 )。⑤ 13例尿糖明显升高 ,尿糖阳性多为一过性。改进组中尿糖升高以≥ (3+)为主 ,与常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综合营养支持措施 (包括EEF、Gln、rhGH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烧伤 延迟复苏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 重组人生长激素 谷氨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大鼠内脏产生NO的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于宝军 沈洪兴 +2 位作者 王光毅 陈玉林 夏照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烧伤延迟复苏脏器组织一氧化氮(NO)的变化与延迟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选用SD大鼠制备烧伤和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模型,定时取心、肝、肾组织测定NO稳定代谢产物[NO2-+NO3-]的水平及含水量... 目的:探讨烧伤延迟复苏脏器组织一氧化氮(NO)的变化与延迟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选用SD大鼠制备烧伤和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模型,定时取心、肝、肾组织测定NO稳定代谢产物[NO2-+NO3-]的水平及含水量。结果:烧伤后各器官组织中NO产生明显增加,而延迟复苏组各器官NO产生均较烧伤组显著地降低,组织含水量较烧伤组明显增高。结论: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存在广泛的内脏组织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烧伤 延迟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氢林格液减轻严重烧伤大鼠延迟复苏引起的肠损伤 被引量:2
4
作者 金以超 邱啸臣 +4 位作者 孙瑜 罗鹏飞 李武全 付晋凤 夏照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观察富氢林格液(富氢液)对延迟复苏严重烧伤大鼠肠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富氢液,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即假烫组、烫伤+普通林格液组和烫伤+富氢液组,在后两组大鼠背部造成占体表面积(TBSA)30%的... 目的观察富氢林格液(富氢液)对延迟复苏严重烧伤大鼠肠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富氢液,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即假烫组、烫伤+普通林格液组和烫伤+富氢液组,在后两组大鼠背部造成占体表面积(TBSA)30%的Ⅲ度烫伤,并于烫伤后7 h、9 h、17 h,分别经腹腔补给相当于总补液体积1/2、1/4、1/4的普通林格液或富氢液,假烫组不补液。24 h后取小肠组织做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并检测肠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相对于普通林格液组,富氢液组小肠黏膜损伤减轻,肠组织MDA含量(P<0.05)及MPO和SOD活性均降低(P<0.01);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含量在富氢液组均显著低于普通林格液组(P<0.01)。结论富氢液对烧伤延迟复苏后肠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主要从两方面体现:一是降低大面积烧伤及延迟复苏所带来的氧化损伤;二是抑制延迟复苏大鼠肠组织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小肠 延迟复苏 炎症因子 脂质过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张盐右旋糖酐液对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心肌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王德伟 朱世辉 +4 位作者 刘世康 孙曙光 毛智生 陈玉林 葛绳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6-348,共3页
目的:探讨高张盐右旋糖酐液(HSD)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中的作用及其对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HSD在犬35%TBSAⅢ度烧伤6h后复苏中的容量负荷、MAP、LVSP、LVEDP、+dp/dtmax、-dp/dtmi... 目的:探讨高张盐右旋糖酐液(HSD)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中的作用及其对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HSD在犬35%TBSAⅢ度烧伤6h后复苏中的容量负荷、MAP、LVSP、LVEDP、+dp/dtmax、-dp/dtmin、CO及SVR的变化。结果:HSD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伤后第一个24h的输液量比乳酸林格液复苏少30.56%,其中复苏后4h的输液量比乳酸林格液复苏少59.50%,并且能增加心肌的收缩、舒张功能,提高前负荷,降低后负荷及增加心输出量。结论:HSD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中能发挥其容量负荷小,扩容效果好及改善心肌功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延迟复苏 心肌功能 烧伤 HSD 输液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拉帕米、牛磺酸抑制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大鼠心肌组织的PLA_2活性
6
作者 沈洪兴 王光毅 +5 位作者 于宝军 陈玉林 刘世康 葛绳德 方之扬 夏照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50-52,共3页
目的:研究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对心肌组织磷脂酶A2(PLA2)活性的影响以及维拉帕米、牛磺酸的抑制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造成30%体表面积的Ⅲ度烧伤,分为烧伤不复苏(B)组、早期复苏(BE)组、延迟复苏(BD)组、延迟... 目的:研究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对心肌组织磷脂酶A2(PLA2)活性的影响以及维拉帕米、牛磺酸的抑制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造成30%体表面积的Ⅲ度烧伤,分为烧伤不复苏(B)组、早期复苏(BE)组、延迟复苏(BD)组、延迟复苏+维拉帕米(BDV)组和延迟复苏+牛磺酸(BDT)组,伤后8h取左心室肌组织匀浆后用盐酸滴定法测定PLA2活性。结果:B组心肌组织PLA2活性非常明显高于正常对照(C)组(P<0.01);BD组酶活性显著高于BE组和B组(P<0.05);BDV、BDT组酶活性显著低于BD组(P<0.05)。结论: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可进一步激活心肌组织PLA2活性,维拉帕米、牛磺酸抑制PLA2活性可能是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延迟复苏 磷脂酶A2 心肌 维拉帕米 牛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重度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特征及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关晓璐 刘磊 +2 位作者 翟志岩 张妍 吴俊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3期59-60,共2页
研究小儿重度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入院早期临床特征和早期护理处置要点 ,认为应做到 :( 1)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充分给氧。 ( 3 )密切观察神志、尿量及生命体征 ;( 4 )加强创面护理 ,防止受压 ,定时翻身 ;( 5 )气管... 研究小儿重度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入院早期临床特征和早期护理处置要点 ,认为应做到 :( 1)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充分给氧。 ( 3 )密切观察神志、尿量及生命体征 ;( 4 )加强创面护理 ,防止受压 ,定时翻身 ;( 5 )气管切开后 ,注意无菌操作 ;( 6)给予对应的心理护理 ,稳定患儿和家属的情绪 ;( 7)创面愈合后指导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烧伤 休克 延迟复苏 护理 临床资料 静脉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不同海拔地区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后肾组织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姜疆 刘毅 +4 位作者 蔡黔 张诚 张鲜英 张斌 肖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原不同海拔地区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后肾脏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0只,分别在1517m和3848m两个海拔高度建立30%TBSAⅢ度高原烫伤模型,随机分为即时复苏组(IFR组,伤后即刻腹腔... 目的探讨高原不同海拔地区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后肾脏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0只,分别在1517m和3848m两个海拔高度建立30%TBSAⅢ度高原烫伤模型,随机分为即时复苏组(IFR组,伤后即刻腹腔注射等渗盐水4ml/kg,n=60)、延迟复苏组(DFR组,伤后6h开始按4ml/kg补液,n=50)和假烫对照组(NC组,n=10),分别于伤后1、6、12、24、72和168h取材,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肾组织细胞的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肾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海拔梯度上升,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水肿、颗粒变性、坏死及崩解;肾小球毛细血管出现不同程度扩张、充血,内皮细胞变性及坏死;肾间质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病变程度DFR组较IFR组加重,高海拔地区较低海拔地区加重。肾组织细胞凋亡率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DFR组高于IFR组,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P<0.001),且二者呈明显正相关(r=0.516,P<0.001)。结论高原严重烧伤导致的肾损伤与肾小管细胞凋亡有关,而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高表达反映了损伤过程中细胞自我保护机制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复苏 延迟 高海拔 细胞凋亡 蛋白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快速补液的护理
9
作者 赖玉娟 李伟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21-423,共3页
小儿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一般占住院患者的30%~40%,死亡率约3%[1].其中部分患者因为各种原因,入院时间比较晚,烧伤面积比较大,已经发生了休克,病情凶险,临床死亡率极高.自2002年1月~2003年12月,本院共收治小儿烧伤患者141例,其中46... 小儿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一般占住院患者的30%~40%,死亡率约3%[1].其中部分患者因为各种原因,入院时间比较晚,烧伤面积比较大,已经发生了休克,病情凶险,临床死亡率极高.自2002年1月~2003年12月,本院共收治小儿烧伤患者141例,其中46例患者入院时间超过烧伤后6 h,已经发生了休克,需要进行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治疗,经过综合治疗,快速补液的护理和严密的病情监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烧伤 休克 快速补液 延迟复苏 患者 护理 入院时间 临床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复苏工作延迟风险及救治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东升 林文风 +5 位作者 李惠萍 高萍 张小红 张国文 李嘉欣 聂欢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14-2019,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复苏工作延迟的影响因素,并确定其对急诊科救治效率及治疗时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20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在安徽省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调查病人的一般资料...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复苏工作延迟的影响因素,并确定其对急诊科救治效率及治疗时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20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在安徽省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调查病人的一般资料、急诊拥挤指标、急诊生命体征、急诊救治相关指标等,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复苏工作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753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其中复苏工作延迟组228例,占30.3%。年龄、急诊主诉、入院方式、就诊时间、经皮血氧饱和度、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是心肌梗死病人复苏工作延迟的影响因素。复苏工作延迟组急诊滞留时间长于非复苏工作延迟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门球时间达标比例低于非复苏工作延迟组(P<0.05)。结论:年龄<45岁、主诉胸闷及其他症状群、自行入院、夜间就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生复苏工作延迟独立危险因素,复苏工作延迟可能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影响急诊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复苏延迟 风险因素 急诊救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烫伤犬延迟快速复苏对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闫柏刚 杨宗城 +4 位作者 黄跃生 刘志远 傅琼芳 何保斌 黎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 :探讨烫伤后延迟复苏情况下 ,快速补液对伤后早期心肌损害的影响。方法 :利用犬40 %TBSAⅢ度烫伤模型 ,24只狗被随机分为烫伤对照组、延迟快速补液组和延迟均匀补液组进行补液 ,观察伤前、伤后2、6、8、12、24、36和48h血浆肌球蛋... 目的 :探讨烫伤后延迟复苏情况下 ,快速补液对伤后早期心肌损害的影响。方法 :利用犬40 %TBSAⅢ度烫伤模型 ,24只狗被随机分为烫伤对照组、延迟快速补液组和延迟均匀补液组进行补液 ,观察伤前、伤后2、6、8、12、24、36和48h血浆肌球蛋白轻链1(MLC1)、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烫伤后各组血浆MLC1、LDH、CK和TNF都逐渐升高 ,2~6h即显著高于伤前 ,但补液两组MLC1、LDH、CK和TNF上升幅度明显低于烫伤对照组 ,而快速补液组烫伤8~12h后(快速补液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均匀补液组。结论 :在烫伤后延迟复苏情况下 ,快速补液可以减轻烫伤后早期心肌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休克 延迟复苏 快速补液 心肌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快速复苏对烫伤休克犬血液粘度的影响
12
作者 闫柏刚 杨宗城 +2 位作者 黄跃生 刘志远 何保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7-389,共3页
目的 探讨烧伤后延迟复苏情况下 ,快速补液对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 利用犬 40 %TBSAⅢ度烫伤模型 ,3 2只狗被随机分为烫伤对照组、血定安延迟均匀补液组、血定安延迟快速补液组和血浆延迟快速补液组进行补液 ,观察伤前、伤后 2、6、8... 目的 探讨烧伤后延迟复苏情况下 ,快速补液对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 利用犬 40 %TBSAⅢ度烫伤模型 ,3 2只狗被随机分为烫伤对照组、血定安延迟均匀补液组、血定安延迟快速补液组和血浆延迟快速补液组进行补液 ,观察伤前、伤后 2、6、8、12、2 4、3 6和 48h股动脉血压、血液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血液粘度伤后 2h即显著高于伤前 ,补液后血液粘度等流变学指标均开始下降 ,快速补液 2h后 ,快速补液组各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均匀补液组 ,而血定安组的血液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性显著低于血浆组。结论 在烫伤后延迟复苏情况下 ,快速补液可以迅速降低血液高粘滞状态 ,可能对改善微循环纠正休克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休克 延迟复苏 快速补液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快速复苏对烧伤休克犬氧代谢的影响
13
作者 闫柏刚 杨宗城 黄跃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23-1123,共1页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氧代谢 延迟快速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大鼠延迟性复苏对心肌组织Na+,K+-ATPase、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14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47-49,共3页
目的:研究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对心肌组织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及含水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造成30%体表面积的Ⅲ度烧伤,分为烧伤不复苏(B)组、早期复苏(BE)组和延迟复苏(BD)组... 目的:研究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对心肌组织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及含水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造成30%体表面积的Ⅲ度烧伤,分为烧伤不复苏(B)组、早期复苏(BE)组和延迟复苏(BD)组,伤后8h取左心室肌组织,测定含水量,并匀浆后用比色法测定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结果:B组心肌组织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C)组(P<0.01);BD组2种酶活性均非常显著低于BE组(P<0.01),并明显低于B组(P<0.05);B组心肌组织含水量非常明显低于BE组和BD组,BD组比BE组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结论: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严重损害心肌组织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延迟复苏 腺苷三磷酸酶.钠.钾 腺苷三磷酸酶.钙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8增加烧伤休克复苏大鼠中性粒细胞中超氧阴离子的生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勇 王晓娟 +1 位作者 刘德贵 薛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965-1967,共3页
目的探讨在烧伤休克复苏大鼠模型中,IL-18与中性粒细胞释放氧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关系以及相应的作用。方法建立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模型大鼠,分别检测假烧伤组以及延迟复苏大鼠在模型建立后6、12、24、48 h体内白介素-18(int... 目的探讨在烧伤休克复苏大鼠模型中,IL-18与中性粒细胞释放氧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关系以及相应的作用。方法建立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模型大鼠,分别检测假烧伤组以及延迟复苏大鼠在模型建立后6、12、24、48 h体内白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以及中性粒细胞的含量。腹腔注射IL-18(20μg/kg)以及抗大鼠IL-18抗体(anti-rat-IL-18 antibody,80μg/kg)后,检测模型大鼠中性粒细胞内超氧自由基以及羟自由基的含量。将新鲜分离的中性粒细胞体外培养,分别加入IL-18(0.5μg/ml)以及anti-rat-IL-18抗体(0.5μg/ml),共培养24 h后,检测中性粒细胞内超氧自由基以及羟自由基的含量。结果大鼠烫伤后6、12、24、48 h外周血IL-18的含量[(51.46±11.36)、(64.86±12.05)、(78.64±15.64)、(69.44±12.28)pg/ml]以及中性粒细胞的数量[(38.46±13.57)×105、(128.45±45.78)×105、(245.25±84.15)×105、(179.56±49.27)×105/ml]均显著提高,且变化趋势相同(P<0.01)。腹腔注射IL-18大鼠中性粒细胞内超氧阴离子以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假烧伤组[(0.45±0.03)vs(0.15±0.02),(605±145)vs(152±21)pg/ml,P<0.01],而注射anti-rat-IL-18抗体的大鼠中性粒细胞内超氧阴离子以及8-OHdG的含量均显著低于烧伤大鼠延迟复苏组[(0.19±0.03)vs(0.32±0.04),(198±45)vs(524±124)pg/ml,P<0.01]。离体条件下,加入IL-18的中性粒细胞在体外超氧阴离子以及8-OHdG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38±0.02)vs(0.13±0.02),(505±99)vs(92±21)pg/ml,P<0.01],而注射anti-rat-IL-18抗体的大鼠中性粒细胞内超氧阴离子以及8-OHdG的含量均显著低于烧伤组大鼠[(0.16±0.03)vs(0.29±0.03),(95±45)vs(324±68)pg/ml,P<0.01]。结论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大鼠中,IL-18能够有效地与大鼠体内中性粒细胞结合,促进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大鼠模型中的氧自由基的生成,进一步造成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烧伤 休克 延迟复苏 超氧化物类 羟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