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骨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软骨早期退行性变 被引量:6
1
作者 宋玲玲 梁碧玲 +1 位作者 钟镜联 叶瑞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78-1080,共3页
目的探讨dGEMRIC用于诊断膝关节软骨早期退变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OA组30例退变膝关节患者经肘静脉注射马根维显后步行10min使对比剂尽量弥散至关节软骨内,注射后2h接受dGEMRIC扫描;对照组27个正常膝关节。于T1时间图中选取感兴趣区(ROI... 目的探讨dGEMRIC用于诊断膝关节软骨早期退变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OA组30例退变膝关节患者经肘静脉注射马根维显后步行10min使对比剂尽量弥散至关节软骨内,注射后2h接受dGEMRIC扫描;对照组27个正常膝关节。于T1时间图中选取感兴趣区(ROI)测量T1值,对照组同时测量软骨浅深层的T1值。对照组与OA组、对照组浅层与深层的T1值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OA组的T1值为(359.10±41.64)ms,对照组为(426.42±39.8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3,P<0.05);对照组髌骨软骨浅层T1值为(411.39±41.50)ms,深层为(468.40±45.0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8,P<0.05)。另于OA组5例患者的软骨T1时间图中发现低信号区。结论dGEMRIC通过定量分析关节软骨中GAG含量的变化来判断关节软骨是否有组织成分的丢失,是可用于诊断关节软骨早期退变的有潜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延迟增强扫描 软骨 关节 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软骨磁共振生理成像技术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淑华 张俊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16-1120,共5页
生理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出现,为膝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既可进行形态、结构评价,也可对功能、代谢及生化的改变进行定量分析,从分子水平探讨软骨病变发生的原因。文中对膝关节软骨磁共振生理成像技术包括钠成像、软... 生理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出现,为膝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既可进行形态、结构评价,也可对功能、代谢及生化的改变进行定量分析,从分子水平探讨软骨病变发生的原因。文中对膝关节软骨磁共振生理成像技术包括钠成像、软骨磁共振延迟增强扫描、T1ρ成像、T2mapping、化学交换饱和传递、扩散成像等的应用及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膝关节软骨病变磁共振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钠成像 软骨磁共振延迟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mapping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冯根义 张雷 +10 位作者 王建刚 胡清 杨晨曦 李学义 赵志明 刘艳 李明琪 李欣源 郭艳 贺静 何超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0-306,共7页
目的:探讨T2-mapping成像技术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纳入标准前瞻性搜集92例T2MD患者为T2DM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T2DM组分为NYHAⅠ级组26例,NYHAⅡ级组28例,NYHAⅢ级组25例,NYHAⅣ级... 目的:探讨T2-mapping成像技术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纳入标准前瞻性搜集92例T2MD患者为T2DM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T2DM组分为NYHAⅠ级组26例,NYHAⅡ级组28例,NYHAⅢ级组25例,NYHAⅣ级组13例,选取年龄、性别、BMI匹配的健康成人3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行心脏T2-mapping成像,T2DM组同期行钆对比剂延迟增强扫描(LGE),分别测量17段心肌的T2值。对比T2DM组与对照组左心室心肌T2值的差异;分析T2DM组左心室非强化心肌T2值与心功能(NYHA分级)、血清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糖尿病病程的相关性。结果:T2DM组各组及对照组左心室各节段非强化心肌的平均T2值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NYHAⅠ级组<NYHAⅡ级组<NYHAⅢ级组<NYHAⅣ级组,P均<0.01)。左心室延迟强化心肌的平均T2值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57.80±3.82 ms vs.56.67±3.06ms,t=-1.671,P=0.095)。T2DM组左心室各节段非强化心肌的平均T2值与心功能(NYHA分级)呈正相关(P均<0.01),与TG含量呈弱相关(除3段T2值外,P均<0.05),与FPG、HbA1c的含量及糖尿病病程无相关性(P均>0.05),但FPG、HbA1c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值。结论:T2-mapping可以定量评价心功能(NYHA分级),T2值越高,T2DM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可能性越大。同时,T2-mapping可以间接评估T2DM心肌损伤的程度,早期预测糖尿病心肌损害,为临床定量评价T2DM心功能提供了新的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mapping成像 2型糖尿病 T2值 心功能 NYHA分级 延迟增强扫描 心肌脂肪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治疗后微循环灌注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邢晓莲 刘庆利 +2 位作者 刘连杰 于静 郑权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024-4026,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早期再灌注治疗后微循环灌注状态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0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术后7d行增强核磁共振延迟扫描(DE-CMR)检查,测算微循环阻塞面积、心肌梗...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早期再灌注治疗后微循环灌注状态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0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术后7d行增强核磁共振延迟扫描(DE-CMR)检查,测算微循环阻塞面积、心肌梗死体积等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微循环阻塞(MVO)组与非MVO组患者相比,梗死体积更大、出现症状至入院时间较长、有更低的EF值、收缩末容积增加(均P〈0.05)。(2)前壁梗死与其他部位梗死相比,MVO发生率明显升高(66.7%vs33.3%,P〈0.05)。(3)PCI术前TIMI0-1级的患者较TIMI2-3级者更容易出现MVO(P=0.026,OR=2.0).PCI术后无复流发生MVO的几率增加5.4倍。结论:就诊延迟、心肌梗死体积较大、收缩末容积增加、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前壁梗死、介入术前TIMI血流0-1级、术后无复流为心肌微循环灌注障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增强核磁共振延迟扫描 微循环阻塞 ST段抬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