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失误可分为虚报(执行差错)和漏报(忽略)两大类。为了探讨人因失误的机理,提高人因认知的可靠性,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 Related Brain Potentials,ERP)和延迟匹配样本任务范式,研究两类失误在认知加工不同阶段(信息编码输入...人因失误可分为虚报(执行差错)和漏报(忽略)两大类。为了探讨人因失误的机理,提高人因认知的可靠性,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 Related Brain Potentials,ERP)和延迟匹配样本任务范式,研究两类失误在认知加工不同阶段(信息编码输入、信息复述保持和信息提取匹配)的事件相关电位差异。试验刺激的编排、呈现及反应时(Reaction Time,RT)数据的采集通过E-Prime编程软件实现,认知加工3个阶段的脑电信号利用德国BP公司64导脑电记录系统采集。数据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漏报的反应时大于虚报的反应时(p<0.05),验证了内隐记忆的存在。ERP总平均图及P300平均峰值配对t检验表明,两类失误的脑电差异主要表现在信息编码输入阶段,具体表现为Pz电极点漏报的P300波幅显著大于虚报的P300波幅(p<0.01);信息复述保持阶段和信息提取匹配阶段脑电差异不显著,原因在于P300的注意效应。研究表明,P300波幅可作为反映虚报与漏报不同加工机制的脑电指标,信息编码阶段对信息的加工程度可能是导致不同类型人误的主要原因。展开更多
文摘人因失误可分为虚报(执行差错)和漏报(忽略)两大类。为了探讨人因失误的机理,提高人因认知的可靠性,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 Related Brain Potentials,ERP)和延迟匹配样本任务范式,研究两类失误在认知加工不同阶段(信息编码输入、信息复述保持和信息提取匹配)的事件相关电位差异。试验刺激的编排、呈现及反应时(Reaction Time,RT)数据的采集通过E-Prime编程软件实现,认知加工3个阶段的脑电信号利用德国BP公司64导脑电记录系统采集。数据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漏报的反应时大于虚报的反应时(p<0.05),验证了内隐记忆的存在。ERP总平均图及P300平均峰值配对t检验表明,两类失误的脑电差异主要表现在信息编码输入阶段,具体表现为Pz电极点漏报的P300波幅显著大于虚报的P300波幅(p<0.01);信息复述保持阶段和信息提取匹配阶段脑电差异不显著,原因在于P300的注意效应。研究表明,P300波幅可作为反映虚报与漏报不同加工机制的脑电指标,信息编码阶段对信息的加工程度可能是导致不同类型人误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