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迟匹配样本任务”范式下人误的ERP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波 李永建 左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9-182,共4页
人因失误可分为虚报(执行差错)和漏报(忽略)两大类。为了探讨人因失误的机理,提高人因认知的可靠性,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 Related Brain Potentials,ERP)和延迟匹配样本任务范式,研究两类失误在认知加工不同阶段(信息编码输入... 人因失误可分为虚报(执行差错)和漏报(忽略)两大类。为了探讨人因失误的机理,提高人因认知的可靠性,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 Related Brain Potentials,ERP)和延迟匹配样本任务范式,研究两类失误在认知加工不同阶段(信息编码输入、信息复述保持和信息提取匹配)的事件相关电位差异。试验刺激的编排、呈现及反应时(Reaction Time,RT)数据的采集通过E-Prime编程软件实现,认知加工3个阶段的脑电信号利用德国BP公司64导脑电记录系统采集。数据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漏报的反应时大于虚报的反应时(p<0.05),验证了内隐记忆的存在。ERP总平均图及P300平均峰值配对t检验表明,两类失误的脑电差异主要表现在信息编码输入阶段,具体表现为Pz电极点漏报的P300波幅显著大于虚报的P300波幅(p<0.01);信息复述保持阶段和信息提取匹配阶段脑电差异不显著,原因在于P300的注意效应。研究表明,P300波幅可作为反映虚报与漏报不同加工机制的脑电指标,信息编码阶段对信息的加工程度可能是导致不同类型人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工程 人因失误 延迟匹配样本任务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记忆中汉字与空间的分离及动态优势半球的ERP效应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益文 林崇德 +2 位作者 魏景汉 罗跃嘉 卫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3-259,共7页
测量了 14名正常青年被试在进行延迟反应任务时的事件相关脑电位 (ERP)。在刺激消失后的延迟阶段 ,汉字任务和空间任务均在头皮前部额区产生P2 6 0和晚期正成分 (LPC) ,在头皮后部顶枕区产生N15 0和晚期负成分 (LNC)。汉字任务的P2 6 0... 测量了 14名正常青年被试在进行延迟反应任务时的事件相关脑电位 (ERP)。在刺激消失后的延迟阶段 ,汉字任务和空间任务均在头皮前部额区产生P2 6 0和晚期正成分 (LPC) ,在头皮后部顶枕区产生N15 0和晚期负成分 (LNC)。汉字任务的P2 6 0为右半球优势 ,4 0 0~ 80 0ms转化为左半球的激活程度显著大于空间任务。空间任务从P2 6 0的左右半球均衡变化为 4 0 0~ 80 0ms的右半球优势。头皮后部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提供了工作记忆中汉字与空间信息保持的分离及其优势半球动态变化的电生理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 汉字与空间信息 优势半球 延迟匹配任务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韵律调节情绪词识别的ERP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郑志伟 黄贤军 张钦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7-437,共11页
采用韵律/词汇干扰范式和延迟匹配任务,通过两个ERP实验,考察了汉语口语中情绪韵律能否、以及如何调节情绪词的识别。实验一中,不同类型的情绪韵律分组呈现,ERP结果显示,同与情绪韵律效价一致的情绪词相比,与情绪韵律效价不一致的情绪... 采用韵律/词汇干扰范式和延迟匹配任务,通过两个ERP实验,考察了汉语口语中情绪韵律能否、以及如何调节情绪词的识别。实验一中,不同类型的情绪韵律分组呈现,ERP结果显示,同与情绪韵律效价一致的情绪词相比,与情绪韵律效价不一致的情绪词诱发了走向更负的P200、N300和N400成分;实验二中,不同类型的情绪韵律随机呈现,上述效价一致性效应依然存在。实验结果表明,情绪韵律能够调节情绪词识别,主要表现在对情绪词的音韵编码和语义加工的双重易化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韵律 情绪词 韵律 词汇干扰范式 延迟匹配任务 事件相关电位(E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记忆中关系信息保持的事件相关电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中华 周曙 +1 位作者 陆兵勋 刘忆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55-857,862,共4页
目的比较颜色、语义分别与其空间位置整合后在工作记忆保持阶段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时空模式特点。方法14名受试者分别从事工作记忆中颜色-位置和语义-位置整合的延迟匹配样本任务,同时记录其19通道的ERPs,行为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E... 目的比较颜色、语义分别与其空间位置整合后在工作记忆保持阶段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时空模式特点。方法14名受试者分别从事工作记忆中颜色-位置和语义-位置整合的延迟匹配样本任务,同时记录其19通道的ERPs,行为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ERPs数据利用配对t值的统计参数映像呈现。结果颜色-位置整合任务的反应时间显著短于语义-位置整合任务,且前者反应正确率显著高于后者。ERPs的t值统计参数映射显示两者显著差异主要出现在额中央回和顶部的大部分区域(200ms前后),双侧前额部和额部(260~320ms),左侧枕部(500~580ms)。结论汉语语义-位置的关系记忆的保持涉及更多脑区,特别是额区的效应最大提示工作记忆的目标保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 工作记忆 延迟匹配样本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重复效应影响外显工作记忆的年龄差异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英杰 魏萍 +1 位作者 丁锦红 郭春彦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1-330,共10页
采用延迟样本匹配任务并控制被试对部分项目的有意识学习经验,当前研究考察了老年被试与青年被试在追逐靶、排除分心物的过程中,重复启动效应如何受到项目外显学习经验的影响。老年被试和青年被试首先学习一些物体图片,这些熟悉的图片... 采用延迟样本匹配任务并控制被试对部分项目的有意识学习经验,当前研究考察了老年被试与青年被试在追逐靶、排除分心物的过程中,重复启动效应如何受到项目外显学习经验的影响。老年被试和青年被试首先学习一些物体图片,这些熟悉的图片与一些新图片作为之后工作记忆任务的靶或分心物。结果发现,老年被试与青年被试在追逐靶和排除分心物的过程中均受到项目之前学习经验的影响。无论是老年被试还是青年被试,对靶的反应时均快于对分心物的反应时,对外显学习过的靶(即熟悉靶)的反应时快于对未学习过的靶(即新靶)的反应时,而拒绝熟悉的分心物需要的时间长于拒绝新分心物的时间。其次,老年被试与青年被试均表现出对靶的重复效应,即当靶(无论是熟悉的还是新的)在任务中重复出现时,对其的反应时加快;然而,对分心物的重复效应显著减小。随着项目多次重复,重复效应整体上减小,但该效应的变化受到项目属性(靶或分心物)以及项目之前学习经验的影响。重要的是,当熟悉的分心物反复出现时,老年被试不但没有出现重复效应,反而在拒绝该熟悉分心物上表现出困难,反应时显著延长,而在青年被试上没有该表现。这些结果说明,老年被试的工作记忆任务成绩容易受到内隐熟悉性的干扰,重复出现的干扰项产生的熟悉性使得老年被试难以拒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重复启动 延迟样本匹配任务 老年被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