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双胎妊娠第二胎延迟分娩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 1
-
-
作者
丁新
范玲
余江
孔丽君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山东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
出处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7-359,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第二胎延迟分娩的临床情况、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及山东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发生的双胎妊娠第二胎延迟分娩共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双胎妊娠延迟分娩患者第一胎分娩孕周26~31周,平均28周;分娩体重140~980g,平均670g;1例死胎,1例死产,2例新生儿死亡。第一胎分娩后,予抗感染、保胎、促胎肺成熟等治疗,1例行宫颈环扎术。保胎期间宫颈分泌物培养3例阴性;1例发现粪肠球菌,其WBC(10.09×109~17.13×109/L)、C反应蛋白(4.32~47.7mg/L)监测升高;其余3例正常。第二胎分娩孕周为27~37周,平均31周;出生体重1020~2980g,平均1795g,皆存活。分娩间隔时间为7~43天,平均24天。结论:双胎妊娠第二胎延迟分娩是双胎妊娠的一种特殊并发症,处理得当可明显提高第二胎新生儿的存活率。
-
关键词
双胎妊娠
延迟分娩
宫缩抑制剂
-
Keywords
Twin pregnancy
Delayed interval delivery
Contractions intibitors
-
分类号
R714.2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
-
题名多胎妊娠延迟分娩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 2
-
-
作者
邓春艳
胡青
王晓东
廖华
余海燕
-
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89-693,共5页
-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编号:2018FZ0041)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支持经费项目(编号:川人社办发[2017]919-25)
-
文摘
目的:探讨多胎妊娠延迟分娩的临床处理及母胎近远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发生的多胎妊娠延迟分娩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中1例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1例双绒毛膜三羊膜囊三胎,1例三绒毛膜三羊膜囊三胎,余均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第一胎儿平均分娩孕周为28周。延迟分娩平均间隔时间为5.2天,延迟胎儿平均分娩孕周为29周,延迟胎儿平均出生体质量1294.6 g。延迟胎儿共17个,死胎、死产3个,活产儿14个,存活新生儿8个。15例共32个胎儿活产23个,存活12个,存活儿平均分娩孕周31+5周,出生体质量为1672 g,存活儿中1例发生脑白质软化,余预后良好。15例中发生宫内感染2例,母体败血症1例,胎盘胎膜残留4例,胎盘早剥2例,母体肺水肿1例,母体上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当多胎妊娠第一胎儿流产或早产后,密切监测母胎状况下,严格掌握指征,实施延迟分娩,可延长未娩出胎儿孕周,改善延迟胎儿围生结局。
-
关键词
多胎妊娠
延迟分娩
围生结局
-
Keywords
Multiple pregnancy
Delayed-interval delivery
Perinatal outcome
-
分类号
R714.4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
-
题名多胎妊娠延迟分娩现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邓春艳
王晓东
余海燕
-
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9-112,共4页
-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编号:2018FZ0041)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支持经费项目(编号:川人社办发[2017]919-25)
-
文摘
为改善多胎妊娠早产儿围产结局,多胎妊娠延迟分娩逐渐在临床中得到了实施。延迟分娩在宫缩消退的前提下排除母胎相关并发症方可实施,其临床处理主要包括高位结扎第1胎儿脐带、使用宫缩抑制剂、抗生素预防感染及严密监护母胎状态,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胎儿结局与其娩出孕周密切相关,掌控多胎妊娠延迟分娩条件、时机及相应的临床处理措施十分重要。
-
关键词
多胎妊娠
延迟分娩
临床处理
-
分类号
R714.2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
-
题名8例多胎妊娠延迟间隔分娩的母婴结局分析
被引量:6
- 4
-
-
作者
钟柳英
宋天蓉
何玉甜
苏春宏
杨洁
陈敦金
-
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87-590,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多胎妊娠延迟间隔分娩的围生期管理及母婴结局。方法:对我院2007-2012年收治的8例延迟间隔分娩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分娩间隔时间、分娩孕周、产科处理及母婴结局。结果:8例均为初产妇,三胎妊娠3例,双胎妊娠5例。延迟间隔分娩第1胎分娩平均孕周为21+2周,最后一胎延迟间隔分娩平均时限为17.27天(3小时至60天),分娩平均孕周为23+2周,胎儿平均体重为593.33 g。共获3例活婴:延迟间隔分娩时间分别为42天、60天和1天,分娩孕周26+1周、33+4周和30+5周,胎儿出生体重865 g、1600 g和1430 g。所有患者均使用抗生素、宫缩抑制剂治疗,未行宫颈环扎术。发生宫内感染4例、胎盘早剥1例、胎膜早破3例、产时宫缩乏力2例及产后出血1例。结论:当多胎妊娠20周后娩出一个胎儿,使用抗生素加宫缩抑制剂治疗,延迟间隔分娩可为其余胎儿(胚胎)延长孕周,提供生存机会,从而有效改善新生儿的存活、降低死亡率。
-
关键词
多胎妊娠
延迟间隔分娩
母婴结局
-
Keywords
Multiple pregnancy
Delayed-interval delivery
Maternal-infant outcome
-
分类号
R714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