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OsFAH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1
作者 胡超 陈彦成 +2 位作者 任春梅 张学文 黄丽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7-532,共6页
以湘晚籼13号为材料,克隆了水稻OsFAH基因启动子,构建了OsFAH启动子与GUS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启动子包含了启动子核心序列TATA–box和CAAT–box以及光响应元件等。GUS染色结果表明:在拟南芥幼嫩的子叶... 以湘晚籼13号为材料,克隆了水稻OsFAH基因启动子,构建了OsFAH启动子与GUS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启动子包含了启动子核心序列TATA–box和CAAT–box以及光响应元件等。GUS染色结果表明:在拟南芥幼嫩的子叶、下胚轴和真叶中,GUS的表达较强;随着叶片的衰老,GUS表达减弱;在根中,GUS主要在主根的维管柱内表达;黑暗处理会使GUS表达减弱;在黑暗条件下,OsFAH基因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拟南芥 延胡索乙酸水解酶(fah) 酪氨酸降解途径 启动子 Osfah基因 GUS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H基因敲除克隆小型猪的制备及繁育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莎莎 朱辉斌 +1 位作者 卢晟盛 潘登科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9-37,共9页
目的供体的短缺是器官移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制备人源化器官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缺乏延胡索酸乙酰乙酸水解酶(fumarylacetoacetate hydrolase, FAH)会引起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hereditary tyrosinemia typeⅠ, HTⅠ),致使患... 目的供体的短缺是器官移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制备人源化器官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缺乏延胡索酸乙酰乙酸水解酶(fumarylacetoacetate hydrolase, FAH)会引起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hereditary tyrosinemia typeⅠ, HTⅠ),致使患者肝细胞凋亡,呈现出肝损伤。对猪(Sus scrofa)进行基因编辑,建立FAH基因敲除巴马小型猪,结合人干细胞将有利于人源化干细胞肝的制备。本研究在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α-1, 3-galactosyltransferase,GGTA1)敲除巴马小型猪的基础上,通过CRISPR/Cas9技术制备FAH基因敲除(FAH^(+/-)、FAH^(-/-))小型猪,并分析其健康与繁育状况。方法针对猪FAH基因设计单链导向RNA (single guide RNA, sgRNA)构建pX330表达载体转染巴马小型猪耳成纤维细胞(ear fibroblasts of Bama minipigs, BMEF)并进行敲除效率验证,鉴定后选择阳性细胞作为核供体,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制备FAH基因敲除巴马小型猪。提取仔猪的基因组DNA,经PCR测序后得到突变类型;采集5月龄FAH^(+/-)巴马小型猪血液,检测其血生化与血常规指标并观察肝组织学染色切片;当FAH^(+/-)巴马小型猪公猪性成熟后,与野生型(wild type, WT)母猪配种,以其产仔数评价繁育能力状况。结果得到了FAH^(+/-)巴马小型猪,Western blot显示FAH^(+/-)巴马小型猪的肝和肾中FAH的表达量均有所下降;FAH^(+/-)猪与野生型相比,FAH^(+/-)猪血液理化指标无显著差异;组织学切片染色发现FAH^(+/-)猪肝组织形态出现空泡样变化;与FAH^(+/-)公猪配种的野生母猪产仔数正常;FAH^(+/-)猪具有正常的健康状况和繁育能力。结论本研究制备出了FAH单基因敲除小型猪,健康状况及繁育能力正常,该单基因敲除猪为将来制备出双等位基因敲除猪与人源化肝的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基因敲除 延胡索酸乙酸水解酶(fah) CRISPR/Cas9 繁育 器官移植 人源化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干扰核盘菌致病基因OAH在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一丹 何督 +4 位作者 刘静 张岩 陈飞志 巫燕飞 杜雪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42-1550,共9页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菌核病是我国油菜面临的主要病害之一。本试验利用HIGS技术将核盘菌中关键致病基因SS1G_08218(OAH)的干扰片段转化到甘蓝型油菜中,获得含有siRNA的转基因油菜植株,研究HIGS介导的SsOAH基因沉默对油菜抗菌核病...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菌核病是我国油菜面临的主要病害之一。本试验利用HIGS技术将核盘菌中关键致病基因SS1G_08218(OAH)的干扰片段转化到甘蓝型油菜中,获得含有siRNA的转基因油菜植株,研究HIGS介导的SsOAH基因沉默对油菜抗菌核病的影响。接种核盘菌后的抗病鉴定结果表明,SS.OAH.RNAi转基因油菜植株对核盘菌抗性增强;R18、R25和R36株系叶片接菌后病斑部位核盘菌菌丝内的OAH基因表达量均低于野生型,证明siRNA在转基因油菜中成功表达;在添加了转基因油菜叶片提取物的培养基上培养的核盘菌扩展面积显著小于野生型,分别降低35.29%、21.98%、31.53%,且菌丝生长显著迟缓,扩展长度较短,分支少,生长过程中发生断裂,生长异常,将其接种于正常的野生型油菜后,其致病力明显下降;对转基因油菜叶片接种核盘菌后观察发现,叶片上的菌丝扩展较为稀疏,生长受阻,侵染垫形成受到抑制,暗示在油菜中表达OAH基因的干扰片段影响了菌丝生长和扩展;进一步检测其病斑组织中的草酸含量发现,接菌36 h、48 h后转基因油菜病斑组织中的草酸含量为391μg g^(-1)、446μg g^(-1),与野生型相比分别减少54μg g^(-1)、32μg g^(-1)。这一研究表明在油菜中表达核盘菌OAH的干扰片段能够降低核盘菌侵染时草酸的积累,从而增强转基因油菜对核盘菌的抗性水平。本试验利用HIGS技术研究了干扰核盘菌关键致病基因OAH增强油菜对核盘菌的抗性,为选育油菜抗菌核病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和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核盘菌 HIGS 乙酸水解酶 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