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F-CDC-OFDM的差分网络编码
1
作者 李民政 欧阳缮 +1 位作者 谢跃雷 肖海林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58-1662,共5页
在多子载波、频率选择性衰落、双向中继转发信道中提出多中继协作的基于AF-CDC-OFDM的差分网络编码方法。通过多个协作中继的分布式循环延时编码及功率放大处理,两路终端发送的差分编码分组可获得完全的协作分集和频率分集增益。两路终... 在多子载波、频率选择性衰落、双向中继转发信道中提出多中继协作的基于AF-CDC-OFDM的差分网络编码方法。通过多个协作中继的分布式循环延时编码及功率放大处理,两路终端发送的差分编码分组可获得完全的协作分集和频率分集增益。两路终端在检测对方的发送信号之前需要消除自干扰信号,为此,提出基于统计相关的自干扰分量估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差分网络编码能够获得完全的分集增益性能,对应的自干扰分量相关统计估计算法在慢衰落信道中与干扰分量完全消除的检测性能相比,仅有0.5dB的信噪比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网络编码 循环延时编码 放大转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视顶盖快速显著感知编码模型研究
2
作者 王松伟 黄淑漫 +1 位作者 师丽 王梦珂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086-4099,共14页
在经典目标识别理论中,哺乳动物的视网膜和LGN中许多神经元执行了DoG (Difference of Gaussian)操作,其功能一般认为是白化,祛除冗余,并增强了边缘。通过对鸽视顶盖的ON-OFF神经元进行电生理研究,发现其利用FSL(First-SpikeLatency)进... 在经典目标识别理论中,哺乳动物的视网膜和LGN中许多神经元执行了DoG (Difference of Gaussian)操作,其功能一般认为是白化,祛除冗余,并增强了边缘。通过对鸽视顶盖的ON-OFF神经元进行电生理研究,发现其利用FSL(First-SpikeLatency)进行场景整体信息粗略快速的传递,利用发放率对场景中显著性特征进行相续的传递。通过解析神经元响应模式,提出了OT(Optic Tectum)的ON-OFF神经元工作机制的一种假设,搭建了模型架构。该研究对新型的Spike神经网络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顶盖 显著性表征 spike神经网络 延时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