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钢管搭接节点延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誉 彭兴黔 赵宪忠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2-125,共4页
根据圆钢管搭接节点静力和滞回性能试验,对特定几何参数搭接节点的延性和塑性耗能能力进行了量化.由延性系数分析可知除SJ3的延性系数较低外其余搭接节点试件具有较好的延性;承受反复荷载作用时与单调加载时相比节点变形率低.由承载力... 根据圆钢管搭接节点静力和滞回性能试验,对特定几何参数搭接节点的延性和塑性耗能能力进行了量化.由延性系数分析可知除SJ3的延性系数较低外其余搭接节点试件具有较好的延性;承受反复荷载作用时与单调加载时相比节点变形率低.由承载力储备分析可知反复荷载作用下试件的承载力储备较低,而静力荷载作用下试件的承载力储备均较大,说明承受反复荷载作用时节点的承载力储备降低.对于搭接节点τ(腹杆与弦杆壁厚比值)值较大时,节点承受反复荷载时的延性较差.由搭接节点耗能分析可知,总体看来各试件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型圆钢管搭接节点 Kurobane准则 延性分析 耗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箍筋梁剪切延性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宏战 黄承逵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2-426,共5页
根据13根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矩形梁的剪切破坏试验进行了梁的剪切延性研究.参照受弯构件的延性分析,定义了梁剪切延性指标和能量吸收比,定量分析了钢纤维、箍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剪跨比对梁剪切延性的影响,并比较了钢纤维和箍筋提高... 根据13根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矩形梁的剪切破坏试验进行了梁的剪切延性研究.参照受弯构件的延性分析,定义了梁剪切延性指标和能量吸收比,定量分析了钢纤维、箍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剪跨比对梁剪切延性的影响,并比较了钢纤维和箍筋提高梁剪切延性的效率.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虽不足以在根本上改变梁剪切破坏的脆性,但可以使其延性得到显著提高,钢纤维在体积掺率低于0.5%的条件下提高剪切延性的能力等效于等量箍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高强混凝土 延性分析 箍筋 钢筋 混凝土强度等级 受弯构件 破坏试验 定量分析 试验结果 剪切破坏 矩形梁 吸收比 剪跨比 高剪切 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构造柱砖墙的延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新刚 《工程抗震》 1995年第3期28-30,共3页
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极限分析方法,研究了墙、柱的共同工作,并根据构造柱的塑性转动能力,提出了确定带构造柱砖墙延性的方法,其结果与试验吻合良好。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构造柱 砖墙 延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空心保温剪力墙试验研究及延性分析
4
作者 陈哲贤 刘文燕 +2 位作者 杨森 何文福 刘威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58,共11页
为解决传统的预制实心剪力墙结构自重大以及运输不便等不足,并避免预制夹心剪力墙内外页墙板的连接问题,提出一种预制空心保温剪力墙(PHISW)结构。为研究PHISW的抗震性能,对2个剪力墙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PHISW破坏... 为解决传统的预制实心剪力墙结构自重大以及运输不便等不足,并避免预制夹心剪力墙内外页墙板的连接问题,提出一种预制空心保温剪力墙(PHISW)结构。为研究PHISW的抗震性能,对2个剪力墙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PHISW破坏模式以弯曲破坏为主,承载力与现浇实心剪力墙相近,但延性系数略低。基于此采用ABAQUS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并分析了轴压比、暗柱箍筋直径和间距、暗柱纵筋配筋率以及空心率这四个参数对PHISW延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分析的滞回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轴压比、暗柱纵筋配筋率以及空心率对PHISW延性影响显著,暗柱配箍对PHISW延性的影响较小。建议轴压比设计值不大于0.4,暗柱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 m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50 mm。暗柱纵筋配筋率建议取值为1.49%~3%,墙体空心率不宜大于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空心保温剪力墙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数值模拟 延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套方复合钢管混凝土短柱压扭性能及延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全有 李吉人 +1 位作者 赵阳 王庆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038-5045,共8页
为研究方套方复合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压扭力学性能以及在压扭情况下的抗震延性性能,以不同的轴压比和截面尺寸设计了12个试件进行试验分析,分别以不同的钢材强度、混凝土强度为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及对试验结果验证。结果表明:经过数据分... 为研究方套方复合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压扭力学性能以及在压扭情况下的抗震延性性能,以不同的轴压比和截面尺寸设计了12个试件进行试验分析,分别以不同的钢材强度、混凝土强度为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及对试验结果验证。结果表明:经过数据分析,试验结果和模拟结果基本吻合。在改变钢材强度情况下,抗扭极限承载力随着钢材强度的增强而增加。在改变混凝强度情况下,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加抗扭极限承载力略有增加,且夹层混凝土延45°破坏。因混凝土剪切模量与强度有关,所以扭矩-转角曲线的弹性阶段斜率略微增加,也就是刚度有所增加。经过数据分析得出压扭情况下的抗震延性性能,在轴压比小于等于0.2情况下,随着轴压比增大位移延性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在轴压比大于0.2情况下,随着含钢率的增加试件的延性系数也随着增加,含钢率低且延性系数小的试件容易发生脆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钢管混凝土 压扭性能 延性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C箱型墩柱塑性铰长度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任亮 方志 +1 位作者 王凯 杨为德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5-132,共8页
为探讨RPC箱型墩柱塑性铰长度,基于构建的滞回本构模型,运用OPENSEES二次开发平台嵌入RPC材料,结合Steel02材料、非线性梁柱单元和零长度单元,建立考虑墩底纵筋滑移的延性分析模型。通过与3个常轴力作用下RPC箱型桥墩拟静力试验结果对比... 为探讨RPC箱型墩柱塑性铰长度,基于构建的滞回本构模型,运用OPENSEES二次开发平台嵌入RPC材料,结合Steel02材料、非线性梁柱单元和零长度单元,建立考虑墩底纵筋滑移的延性分析模型。通过与3个常轴力作用下RPC箱型桥墩拟静力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探讨水平加载角、轴压比、纵筋直径和墩高等关键因素对RPC箱型墩柱塑性铰长度的影响,提出结合试验研究和数值回归分析的塑性铰长度计算公式,并与规范常用的经验公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PC箱型墩柱塑性铰长度随轴压比的增大逐渐减少,随墩高的增加逐渐增大,随纵筋直径和水平方向角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按Telemachos公式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按Priestley公式和桥梁抗震规范建议公式计算结果偏于保守,基于试验结果和数值分析提出的回归公式能较好地吻合数值结果并限制过大的塑性铰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C箱型墩柱 塑性铰长度 OPENSEES 二次开发 延性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筋增强UHPC-NC组合桥墩塑性铰长度 被引量:1
7
作者 任亮 刘青云 +1 位作者 方博文 温帅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9-126,共8页
为探讨高强钢筋增强UHPC-NC组合桥墩塑性变形能力,应用大型有限元程序ABAQUS,结合Mander本构模型、双折线本构模型、UHPC材料本构关系和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建立了高强钢筋增强UHPC-NC组合桥墩延性分析模型,通过与不同UHPC加固高度的钢... 为探讨高强钢筋增强UHPC-NC组合桥墩塑性变形能力,应用大型有限元程序ABAQUS,结合Mander本构模型、双折线本构模型、UHPC材料本构关系和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建立了高强钢筋增强UHPC-NC组合桥墩延性分析模型,通过与不同UHPC加固高度的钢筋混凝土桥墩和不同加载角度下UHPC箱型桥墩拟静力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塑性铰区域长度确定方法,探讨轴压比、纵筋直径、纵筋屈服强度以及试件高度等参数对组合桥墩塑性铰区域长度的影响规律,评估规范塑性铰长度建议公式的适用性,建立了UHPC-NC组合桥墩等效塑性铰长度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组合桥墩塑性铰区域长度随轴压比增大单调递减,随试件高度的增大单调递增,随纵筋直径和屈服强度的增大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轴压比接近0.5时,UHPC的破坏与受拉区纵筋的屈服同步发生,当纵筋直径和屈服强度分别为16 mm、500 MPa时,墩底塑性铰区域耗能能力达到最优。与数值分析结果的对比进一步表明:规范建议的计算公式在一定程度上将低估组合桥墩的塑性变形能力,建立的等效塑性铰回归公式可为高强钢筋增强UHPC-NC组合桥墩抗震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变形能力 UHPC-NC组合桥墩 ABAQUS 高强钢筋 塑性铰长度 延性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