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延安时代看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 被引量:1
1
作者 雷芸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60-62,共3页
一、延安时期,共产党的先进性已充分体现出来 中国共产党自1937年初进驻延安到1948年末东渡黄河前往华北,在延安的10多个春秋,人们称为延安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勇挑历史重担,切实践行党的宗旨,同人民群众... 一、延安时期,共产党的先进性已充分体现出来 中国共产党自1937年初进驻延安到1948年末东渡黄河前往华北,在延安的10多个春秋,人们称为延安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勇挑历史重担,切实践行党的宗旨,同人民群众形成了血肉联系。共产党以自己优良的作风和行动,被历史和人民选择为执政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作风建设 延安时代 共产党的先进性 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 延安时期 人民群众 194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作风和延安时代的学校生活 被引量:1
2
作者 成仿吾 《文史哲》 1984年第1期8-10,共3页
延安作风是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集中表现什么是延安作风,怎样理解延安作风,这是同学们要想知道和关心的事。下面我就谈谈这个问题。提到延安作风,有些同志往往只把它理解为艰苦奋斗,只想到一个“苦”字。这样理解是很不全面的。党中央到... 延安作风是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集中表现什么是延安作风,怎样理解延安作风,这是同学们要想知道和关心的事。下面我就谈谈这个问题。提到延安作风,有些同志往往只把它理解为艰苦奋斗,只想到一个“苦”字。这样理解是很不全面的。党中央到延安最初的那几年,是苦一些的,但后来就丰衣足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作风 延安时代 自己动手 共产主义精神 莫斯科 学校生活 艰苦奋斗 革命精神 无产阶级 华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人民广播的战斗历程 发扬延安时代的革命精神——纪念人民广播创建四十周年座谈会发言摘登
3
作者 本刊记者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1年第1期1-10,共10页
一九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召开了纪念人民广播创建四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的部分革命战争年代从事广播工作的老同志欢聚一堂,共忆当年人民广播艰苦创业、发展壮大的战斗历程,殷切期望人民广播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 一九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召开了纪念人民广播创建四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的部分革命战争年代从事广播工作的老同志欢聚一堂,共忆当年人民广播艰苦创业、发展壮大的战斗历程,殷切期望人民广播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时代的革命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稿 广播事业 广播电台 革命精神 延安精神 延安时代 座谈会 延安时期 播音员 新华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延安“鲁艺”木刻作品札记
4
作者 张鸿才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6-16,共11页
关键词 木刻画 陕甘宁边区 作品 木刻家 毛泽东 延安时代 木刻艺术 套色木刻 解放区 八路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马雅可夫斯基与贺敬之——与陈守成同志商榷 被引量:2
5
作者 郑传寅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0年第6期73-79,共7页
马雅可夫斯基是一位有贡献的诗人。他的诗曾吸引过我国的一些诗人,对我国新诗的发展有过一些影响。作为当代著名诗人之一的贺敬之也确实与这种影响有关。当前,注意这一方面的研究对于新诗的发展是不无补益的。但读了陈守成同志《论马雅... 马雅可夫斯基是一位有贡献的诗人。他的诗曾吸引过我国的一些诗人,对我国新诗的发展有过一些影响。作为当代著名诗人之一的贺敬之也确实与这种影响有关。当前,注意这一方面的研究对于新诗的发展是不无补益的。但读了陈守成同志《论马雅可夫斯基对贺敬之诗歌创作的影响》(见本刊1980年第1期,以下简称《影响》)一文,反而产生了一些疑问,觉得其研究方法和对贺敬之的具体评价等尚有不尽妥当之处,现提出几点粗浅意见,就教于陈守成同志和读者。一《影响》一文是研究马雅可夫斯基对贺敬之诗歌创作之影响的专论,然而卒读全文,我对贺敬之到底在那些方面受到了马雅可夫斯基“最深刻的影响”,这影响对于贺敬之的创作发生了什么样的作用,仍不甚了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雅可夫斯基 文化大革命前 解放区 监督劳动 延安时代 四人帮 主要依据 人生道路 多种因素 白毛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无私无畏的人
6
作者 胡真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78-84,共7页
在我与新中国的出版事业中,每每回忆起我在湖南省出版局工作期间的往事时,我总会想起文艺界的许多新朋旧友,其中有不少是在延安时的老朋友。他们对我工作给予的热情支持和帮助,我一直铭记在心,永远不能忘却。每当我沉浸在往事思念联翩... 在我与新中国的出版事业中,每每回忆起我在湖南省出版局工作期间的往事时,我总会想起文艺界的许多新朋旧友,其中有不少是在延安时的老朋友。他们对我工作给予的热情支持和帮助,我一直铭记在心,永远不能忘却。每当我沉浸在往事思念联翩之中时,一个久经考验、饱经风霜、乐观开朗、慈祥和蔼的形象,就会活现在我的眼前,她就是丁玲。 1935年秋,我在上海投身革命。我喜欢读书,读马列的书,读左翼社会科学的书,读左翼文艺的书。就在这时,我读过丁玲的《田家冲》和《1930年的上海》,这是我第一次读丁玲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延安文艺 出版事业 湖南省 文艺界 出版工作者 作家 作品 好书 延安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倡文化艺术中的是非问题通过文化艺术界的自由讨论和实践来解决
7
《文艺理论研究》 1987年第4期83-83,共1页
一九八七年《红旗》杂志第十期发表了彭真《在部分延安时代文艺老战士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其中谈到:“历史跨进了新的时期,情况有了很大变化,但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基本精神仍然是适用的”。“在新的历史时期。
关键词 延安时代 延安文艺座谈会 彭真 文化艺术 是非问题 红旗 自由讨论 基本精神 历史时期 毛泽东同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