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安作家群的“抗战记忆”述论(1978—2020)
1
作者 梁琚雯 赵学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53,共13页
作为抗战时期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镜像,延安作家群的战时记忆具有“史实”和“心灵史”的价值。延安作家群通过对自身抗战记忆的回顾,叙述了在抗战时期个体的心路历程与精神轨迹。他们在长期的身心体验、跨域流动、思想改造以及革命实践... 作为抗战时期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镜像,延安作家群的战时记忆具有“史实”和“心灵史”的价值。延安作家群通过对自身抗战记忆的回顾,叙述了在抗战时期个体的心路历程与精神轨迹。他们在长期的身心体验、跨域流动、思想改造以及革命实践中完成了对自我主体性的重构。面对新时期以来创作者对革命的批判与反思,延安作家群以革命作家的身份自觉,通过对苦难伤痕的自身超越深情地告白革命,打破了这一时期新启蒙话语形态下有关革命与伤痕叙述的二元对立方式。在对革命意义的一路追寻中,抗战记忆所赋予的意义空间也提供了他们对于自我定位和群体身份的确认。就其实质而言,延安作家群的“抗战记忆”是对于其自身革命一生的真诚告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作家 “抗战记忆” 革命认同 主体超越 身份确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