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除腐败、建廉政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陆武师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9-31,共3页
-
文摘
一个国家的政府及其官员是否廉洁、公正,通常都表明这一国家法治发达的程度,也预示着这一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景,因为,一个高效、廉洁、公正的政府才有能力领导一个高度民主和经济发达的国家。
-
关键词
政府公务员
以权谋私
政治体制改革
廉政法律制度
行政权力
腐败现象
政府机关
政府官员
国家政治
贪污受贿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论我国廉政建设法制化的现状及趋向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宪权
-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刑法教研室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4-27,共4页
-
文摘
一当今世界,廉政已成为政治的热点。廉政,即为政清廉或廉洁的政治之简称。其内容一般包括: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合法运用权力、忠于职守、制止贪污受贿等腐化行为。其中,又以能否有效地制止贪污受贿等腐化行为,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为政清廉的标志。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从已往廉政建设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中。
-
关键词
法制化
廉政法律制度
国家机关
国家工作人员
公职人员
法律规范
廉政建设
法律规定
政策型
廉政委员会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市场经济下廉政法制化的近期思路
- 3
-
-
作者
孙孝福
刘大洪
-
机构
中南政法学院
-
出处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48-50,共3页
-
文摘
市场经济的“普照之光”,诱发了一些意志薄弱的人们进行“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的。内在冲动”;权力进入经济生活又为这种“内在冲动”提供了现实可能。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或取消市场经济。实践已证明,市场经济是一种能够让经济迅速发展,让人们尽快富裕的体制;同样我们也不能因权力进入经济生活会产生腐败就放弃权力,社会对权力的需求不会停止,尤其在体制变革之际,旧秩序被打破,新秩序又未能及时建立,这种需求就更为迫切。然而,我们又不能同意这样一种观点。
-
关键词
市场经济条件
廉政法制
廉政法律制度
道德规范
腐败现象
经济生活
反腐倡廉
权力腐败
监督机构
放弃权力
-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加强廉政立法是惩治腐败的根本措施
- 4
-
-
作者
吴光辉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0-13,共4页
-
文摘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政是否清正廉洁,不仅反映了该国的文明程度,而且更直接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和国家的兴衰。然而,近些年来,我国某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政不廉日显突出,腐败之风日益盛行,后果相当严重,影响几近恶劣。其一,削弱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危害了经济建设;
-
关键词
国家工作人员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根本措施
廉政建设
廉政法制
廉政法律制度
立法
政治体制改革
民主政治建设
腐败现象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廉政立法的现状和建议
- 5
-
-
作者
周国朝
-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3-56,共4页
-
文摘
廉政法律制度建设是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廉政法律制度的建设,据统计,先后制定了100多件有关廉政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以权谋私行为的惩戒性措施方面的规定。例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
-
关键词
廉政法律制度
国家工作人员
廉政建设
行业不正之风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法律制度建设
国务院
贪污贿赂
行政处分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论惩腐倡廉
- 6
-
-
作者
周国朝
-
出处
《学海》
1992年第1期14-18,共5页
-
文摘
在我国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条件下,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少数人产生的腐败现象,是当前人民群众中意见最大、议论最多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消除这种腐败现象,党和国家不仅重视反腐败问题,而且还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惩腐倡廉,并已取得一定成效。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
关键词
惩腐倡廉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搞活经济
廉政法律制度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贪污贿赂
回避制度
腐败现象
国家工作人员
财产申报法
-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