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毕希纳的唯物主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启伟 《文史哲》 1986年第3期79-88,107,共11页
华希纳是与福格特、摩莱肖特齐名的所谓庸俗唯物主义的三大代表之一,而其名气和影响之大,较其他二人则犹有过之。路德维希·毕希纳1824年生于德国达姆施塔特。大学习医,获博士学位。毕业后长期行医并从事医学、生理学的研究,一度在... 华希纳是与福格特、摩莱肖特齐名的所谓庸俗唯物主义的三大代表之一,而其名气和影响之大,较其他二人则犹有过之。路德维希·毕希纳1824年生于德国达姆施塔特。大学习医,获博士学位。毕业后长期行医并从事医学、生理学的研究,一度在大学任教。华希纳也是一个社会活动家,曾积极参加1848年二月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自然规律 毕希纳 马克思 进化论 不可分离 庸俗唯物主义 普遍性 康德 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切唯物主义者都是反映论者吗?
2
作者 任中夏 《齐鲁学刊》 1984年第2期22-22,共1页
目前出版的哲学教科书中,有的认为:“不同形态的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尽管有许多差别,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共同的前提,这就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按照这种说法,一切唯物主义者都是反映论者了。这种观点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所谓反映... 目前出版的哲学教科书中,有的认为:“不同形态的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尽管有许多差别,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共同的前提,这就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按照这种说法,一切唯物主义者都是反映论者了。这种观点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所谓反映论,最根本的观点就是认为人的感觉、观念和全部认识过程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只有坚持了这种观点才可以称之为反映论者。纵观哲学史,绝大多数唯物主义者都坚持了反映论的观点,都可以称之为反映论者。但是也确有一些唯物主义者是不能称之为反映论者的。十九世纪中叶,在德国、荷兰等国出现的庸俗唯物主义者就属于这一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映论 唯物主义 庸俗唯物主义 哲学教科书 认识论 认识过程 客观世界 哲学史 唯心主义 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经济唯物主义的文艺观
3
作者 冯宪光 《社会科学研究》 1984年第1期79-85,共7页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文艺界挣脱了“四人帮”长期设置的精神枷锁,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这一成就的取得,应当归因子马克主义的正确指导。这是毫无疑义的。...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文艺界挣脱了“四人帮”长期设置的精神枷锁,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这一成就的取得,应当归因子马克主义的正确指导。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近几年来文艺界的某些同志却提出要强调和突出经济唯物主义,要用经济唯物主义来观察和分析经济上的现代化与文艺上的现代派的关系。他们用经济唯物主义来观察和分析经济与文艺关系问题的结果,便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主义”、“中国文学需要现代派”等错误的口号。本文仅就这些错误口号的哲学基础——经济唯物主义作一些评述,看一看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庸俗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 现代主义 普列汉诺夫 物质生产 资本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哲学基础 经济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葛兰西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4
作者 吴友军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3期38-42,共5页
葛兰西反思并批判在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居于"正统"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的两种趋向,一种是"正统"唯物主义趋向,另一种是或明或暗地与若干唯心主义思潮相融汇的趋向,认为这两种趋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双重修正和歪曲。葛... 葛兰西反思并批判在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居于"正统"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的两种趋向,一种是"正统"唯物主义趋向,另一种是或明或暗地与若干唯心主义思潮相融汇的趋向,认为这两种趋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双重修正和歪曲。葛兰西倡导"实践哲学",力图通过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和超越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社会历史实践的本体论革命,纠偏"正统"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和歪曲,发掘马克思主义的真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统”马克思主义 庸俗唯物主义一实证主义 社会历史实践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华岗“辩证唯物论大纲”一书中理论联系实际底简单化与庸俗化的错误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充汀 丁宝兰 +4 位作者 胡景钊 黄春生 施荫民 陈玉森 林铭钧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6年第3期16-23,共8页
华岗的“辩证唯物论大纲”一书最近已先后受到批判,但由于该书发行数量不少,因此我们认为,对于该书中理论联系实际底庸俗化与简单化的错误,仍有进一步揭露与批判的必要。理论与实践底不可分割的联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原则之一,是... 华岗的“辩证唯物论大纲”一书最近已先后受到批判,但由于该书发行数量不少,因此我们认为,对于该书中理论联系实际底庸俗化与简单化的错误,仍有进一步揭露与批判的必要。理论与实践底不可分割的联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原则之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具有无比威力的表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必须以理论与实践一致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同志经常教导我们:不要单纯地为学习理论而去学习理论,而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理论与实践 辩证唯物 庸俗 庸俗唯物主义 克思主义 简单化 哲学斗争 机械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探究反映的能动性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关键
6
作者 毕国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99-106,共8页
一对于认识的本质问题,古今中外各派哲学家都从自己基本的哲学立场出发,作出了各自的回答。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相反,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除外)认为,认识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广义的反映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能力,是由物质的相互作... 一对于认识的本质问题,古今中外各派哲学家都从自己基本的哲学立场出发,作出了各自的回答。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相反,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除外)认为,认识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广义的反映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能力,是由物质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由于相互作用的对象和方式所具有的水平不同,反映的形式也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与非生物界的反应、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相比,人的认识是最高级的反映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能动性 发生认识论 庸俗唯物主义 相互作用 客体 能动反映 外部世界 唯物主义反映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二而一”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7
作者 鲁若余 《江汉论坛》 1964年第9期1-6,共6页
对于杨献珍同志宣扬的而被某些同志所赞同的“合二而一”论,学术界已经作过许多讨论,指出了这种哲学思想的错误实质和对于革命实践的严重危害性。这里,我想从认识论方面来分析一下“合二而一”论,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杨献珍 革命实践 主观唯心主义 庸俗唯物主义 具体分析 哲学思想 统一性 认识世界 斗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兰西实践哲学辨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崇温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1-27,共7页
多年来,在我国学术界,葛兰西实践哲学的性质和含意,一直是一个有着重大争论的领域。最近,胡义成同志又在《为葛兰西一辨》中,重新挑起争论,为此,在这里,我特借答复胡文的机会,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辨析,以就正于大家。
关键词 葛兰西 实践哲学 唯心主义 庸俗唯物主义 实践一元论 历史主义 哲学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札记 奥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葛兰西一辩——与徐崇温、陈志尚、李惠斌三先生商榷 被引量:2
9
作者 胡义成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4-19,共6页
著名的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葛兰西,在中国哲学界长时期地被误解着。徐崇温先生《“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把他刻画成了一个对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一元论”者,是这种误解的一个表现。在最近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中,这种误解竟... 著名的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葛兰西,在中国哲学界长时期地被误解着。徐崇温先生《“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把他刻画成了一个对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一元论”者,是这种误解的一个表现。在最近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中,这种误解竟成了争鸣双方的共同见解:《光明日报》1989年7月17日刊出李惠斌先生《葛兰西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解》一文,认为葛兰西的“实践一元论”是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西 札记 实践一元论 实践哲学 庸俗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领导权 “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哲学思想 意大利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乱、荒诞的世界观大杂烩——关于“法轮大法”的思想方法透视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又贤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8-14,共7页
“法轮大法”是一种以胡乱拼凑为特点的歪理邪说 ,而且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 ,也是一个世界观的大杂烩。其一 ,包含着庸俗唯物主义的杂质。其二 ,包含着“物活论”的色彩。其三 ,包含着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 ,并集中体现在思维方法的片面... “法轮大法”是一种以胡乱拼凑为特点的歪理邪说 ,而且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 ,也是一个世界观的大杂烩。其一 ,包含着庸俗唯物主义的杂质。其二 ,包含着“物活论”的色彩。其三 ,包含着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 ,并集中体现在思维方法的片面性上 ,尤其是“绝对排他”思维上。其四 ,粗制滥造的唯心主义居核心和主导地位。这一方面表现为搞极端唯我论 ;另一方面把有神论和封建迷信结合起来 ,并为实现李洪志“唯我独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洪志 “法轮大法” 荒诞的世界 思想方法 客观唯心主义 庸俗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物活论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尔巴哈道德主体论评析
11
作者 李抗美 《学术界》 CSSCI 1995年第5期10-14,共5页
费尔巴哈道德主体论评析李抗美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主张道德主体论的人很多.费尔巴哈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提出了“道德的主体是人”的观点,对人在道德中的主体地位做了唯物主义的确证,使人成为道德的中心,使道德成为服务于人的工... 费尔巴哈道德主体论评析李抗美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主张道德主体论的人很多.费尔巴哈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提出了“道德的主体是人”的观点,对人在道德中的主体地位做了唯物主义的确证,使人成为道德的中心,使道德成为服务于人的工具。这一观点所体现的批判精神,不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 主体论 人的本质 庸俗唯物主义 人的需要 宗教伦理 人的自然本质 自然界 哲学基础 人的主体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系统方法考察精神和物质的关系
12
作者 许德祥 《学术论坛》 1981年第4期30-35,共6页
系统方法是现代科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的产生不仅大大改进和丰富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而且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在科学方法论的结构层次中介于哲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之间。它和哲学方法论可以相互... 系统方法是现代科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的产生不仅大大改进和丰富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而且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在科学方法论的结构层次中介于哲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之间。它和哲学方法论可以相互变换、相互过渡,它本身就具有辩证综合的特征。因此,在具体分析哲学问题(包括哲学基本问题)时,运用系统方法,可以使问题的解决更为仔细、更为深入。所谓系统方法,就是从系统观点出发,从整体、有序、相互作用和动态等方面来考察对象,以便得出多质、多层次的综合性认识,达到用最佳方法处理问题的目的。现代科学揭示,我们面对的物质世界是一个整体、有序、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就要按照它的本来面目来理解,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成份。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运用系统方法考察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本文仅就这个问题作一些初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方法 相互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 决定作用 哲学基本问题 科学方法论 庸俗唯物主义 哲学方法论 唯心主义 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心理学的对象問题(讀苏联关于心理学对象问題的两个“討論总結”以后)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智賢 《心理学报》 1956年第0期11-20,共10页
在苏联,关于心理学的对象問題,經过了長期的討論之后,已經先后作出了兩个“討論总結”。这兩个“总結”,無論对于心理学本身,或者对于整个学术領域说来,都是有着非常巨大的意义的,因为作为整个科学体亲中一个重要部門的。
关键词 心理学者 巴甫洛夫 生理学 心理现象 克思主义 心理科学 庸俗唯物主义 对象 心理活动 苏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与大脑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世熠 《心理学报》 1960年第4期224-234,共11页
(一)心理与大脑的对立統一 事物矛盾的法則,卽对立統一的法則,是辯証唯物主义的基本法則。它不仅是自然現象和社会現象的基本法則,也是心理現象的基卒法則。 必須首先从辯証唯物主义观点来探討物貭与意識,大脑与心理的关系。主观唯心主... (一)心理与大脑的对立統一 事物矛盾的法則,卽对立統一的法則,是辯証唯物主义的基本法則。它不仅是自然現象和社会現象的基本法則,也是心理現象的基卒法則。 必須首先从辯証唯物主义观点来探討物貭与意識,大脑与心理的关系。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意識是意識,物貭也是意識;庸俗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貭是物貭,意識也是物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庸俗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观点 唯心主义 本法 大脑皮质 分析器 社会 信息传递 有机体 心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谭嗣同哲学的基本性质——兼与张立文同志商榷
15
作者 官怀成 《江汉论坛》 1964年第10期52-60,共9页
谭嗣同是我国近代哲学史上的一位重要哲学家。在目前关于谭嗣同哲学思想的讨论中,不少同志主张谭嗣同的哲学是唯心主义的,最近发表的张立文同志《论谭嗣同‘仁学’哲学的唯心主义实质》一文(见《江汉学报》一九六四年六月号)也正是表述... 谭嗣同是我国近代哲学史上的一位重要哲学家。在目前关于谭嗣同哲学思想的讨论中,不少同志主张谭嗣同的哲学是唯心主义的,最近发表的张立文同志《论谭嗣同‘仁学’哲学的唯心主义实质》一文(见《江汉学报》一九六四年六月号)也正是表述了这种观点;但也有很多同志认为谭嗣同的哲学是唯物主义的。我认为谭嗣同是中国近代哲学史上的一个进步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的基本性质是唯物主义的。这里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同时也就张立文同志的文章谈一些意见,以与张立文同志及其它同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庸俗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哲学思想 唯心主义哲学 物质世界 谭嗣同 自由平等 中国近代哲学 哲学家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的认识论
16
作者 严明 《江汉论坛》 1964年第10期9-15,共7页
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论的基本思想是调和矛盾、否定斗爭、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辯证法。这是杨献珍同志的一贯思想。早在1955年,他在《什么是唯物主义?》、《共产主义世界观与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斗爭——批判胡风小集团的哲学思想》... 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论的基本思想是调和矛盾、否定斗爭、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辯证法。这是杨献珍同志的一贯思想。早在1955年,他在《什么是唯物主义?》、《共产主义世界观与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斗爭——批判胡风小集团的哲学思想》、《思维对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上最根本的问题也是我们实际工作中最根本的问題》等讲稿和文章中,就曾宣扬过这个思想。当时,他是通过大讲认识论来宣扬的。因此,为了进一步批判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杨献珍 庸俗唯物主义 对思维 反映论 主观唯心主义 辩证同一性 哲学思想 机械唯物 对立统一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論赫尔岑的美学
17
作者 雅.艾尔斯堡 吳偉仁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7年第1期116-120,共5页
亞歷山大·赫尔岑(1812——1870)是一位思想家和作家,他是俄國解放运动中的领導人之一,正如列寧所指出,他为俄國革命鋪平道路担任了重要的角色。赫尔岑的名字是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出現于社会的,那时他的哲学著作“論自然界研究的信... 亞歷山大·赫尔岑(1812——1870)是一位思想家和作家,他是俄國解放运动中的领導人之一,正如列寧所指出,他为俄國革命鋪平道路担任了重要的角色。赫尔岑的名字是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出現于社会的,那时他的哲学著作“論自然界研究的信”以及許多卓越的小說和諷刺作品才剛剛問世。那时,赫尔岑幻想做一个新聞記者公开参加政治活动,为人民的事業而斗爭。但是在尼古拉一世的俄國,在反动窒息的气氛中,这是不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岑 俄罗斯人 美学 革命民主主义 四十年代 作品 庸俗唯物主义 自然界 古典文学 思想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当正确地解释经典著作——评乐燕平著《<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解说》
18
作者 季象图 《江淮论坛》 1964年第3期25-31,共7页
解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一项重要而严肃的工作。要做好这个工作,必须对经典著作有一番深入扎实的研究,切实地掌握其精神实质,否则就会发生错误。乐燕平同志写的《【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解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对恩... 解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一项重要而严肃的工作。要做好这个工作,必须对经典著作有一番深入扎实的研究,切实地掌握其精神实质,否则就会发生错误。乐燕平同志写的《【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解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对恩格斯的伟大哲学著作进行了通俗的解说,这种作法无疑是值得欢迎的。但是解说的内容却存在着许多重要的缺点和错误,这些缺点和错误由于违背了原作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费尔巴哈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进步作用 黑格尔哲学 庸俗唯物主义 社会历史 马克思主义 封建制度 经典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