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滇古陆东缘筇竹寺组沉积物源的风化特征——以云南省楚雄市武定县乌龙村剖面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永祯 郭岭 +5 位作者 方泽鑫 徐凯 张寰萌 师宇翔 武芳芳 陶威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341,共18页
【目的】扬子地区筇竹寺组是目前页岩气勘探的重要层位,为了揭示康滇古陆东缘筇竹寺组沉积岩的风化程度、古气候、构造背景以及物源等。【方法】选择位于康滇古陆东缘的武定县乌龙村剖面进行采样,并对样品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分析... 【目的】扬子地区筇竹寺组是目前页岩气勘探的重要层位,为了揭示康滇古陆东缘筇竹寺组沉积岩的风化程度、古气候、构造背景以及物源等。【方法】选择位于康滇古陆东缘的武定县乌龙村剖面进行采样,并对样品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研究了康滇古陆东缘乌龙村剖面筇竹寺组沉积岩的风化程度、源区古气候、构造背景以及物源特征。【结果与结论】(1)筇竹寺组沉积岩的母岩经历了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物源区在该时期处于温暖湿润的气候;(2)筇竹寺组沉积岩主要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环境,沉积岩源岩形成于大陆岛弧环境;(3)筇竹寺组沉积岩主要来自康滇古陆元古界东川群、会理群和汤丹群的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板岩、花岗岩以及基性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滇古陆 筇竹寺组 风化程度 古气候 物源特征 构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滇古陆两侧五峰组—龙马溪组沉积演化差异
2
作者 张茜 张海全 +5 位作者 王剑 门玉澎 余谦 周业鑫 曹竣锋 赵安坤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44-2158,共15页
【目的】深入研究康滇古陆东西两侧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泥岩沉积环境及沉积构造演化差异,旨在支撑区域页岩气勘探开发及相关研究。【方法】通过全面的地质调查及系统矿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分析,综合对比研究了古陆东侧昭通地区及西侧盐... 【目的】深入研究康滇古陆东西两侧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泥岩沉积环境及沉积构造演化差异,旨在支撑区域页岩气勘探开发及相关研究。【方法】通过全面的地质调查及系统矿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分析,综合对比研究了古陆东侧昭通地区及西侧盐源盆地五峰组一龙马溪组黑色泥岩沉积的物源属性、古海洋环境及古气候特征。【结果】东侧陆源碎屑指示参数Al_(2)O_(3)、TiO_(2)、Sc、Zr等元素均较西侧富集,而MoEF、UEF及V/Cr、U/Th等水体氧化还原性指标参数均较西侧低。两侧沉积环境差异明显,东侧属于局限海陆棚沉积,富有机质页岩以硅质钙质岩系为主,而西侧属于开阔海陆棚,富有机质页岩为硅质岩系。东侧距物源更近,源岩以长英质火成岩为主,化学风化作用更强,气候也更温暖,沉积水体较浅,以弱氧化—贫氧环境为主。西侧水体较深,以缺氧还原环境为主,构造运动较强,背景更复杂,有活动大陆边缘及岛弧环境属性,可能与西侧洋壳与扬子陆壳的碰撞相关。【结论】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是不同的沉积构造演化模式下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比而言,古陆西侧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主要受控于还原性水体有利的保存条件,而东侧则主要受控于弱氧化环境下生物繁盛造成的极高古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滇古陆 五峰组—龙马溪组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构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滇古陆西侧志留系龙马溪组红-黑转换特征——以宁蒗大槽子剖面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正和 张海全 +1 位作者 程锦翔 邓敏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7-107,共11页
中上扬子区康滇古陆以东的志留系龙马溪组无“红层”发育,但在康滇古陆西侧的盐源-丽江地区,龙马溪组底部却发育有“红层”(为厚约2m的紫红色硅质泥页岩)。为了明确该套“红层”的成因及地质意义,以盐源-丽江地区的宁蒗大槽子剖面为例,... 中上扬子区康滇古陆以东的志留系龙马溪组无“红层”发育,但在康滇古陆西侧的盐源-丽江地区,龙马溪组底部却发育有“红层”(为厚约2m的紫红色硅质泥页岩)。为了明确该套“红层”的成因及地质意义,以盐源-丽江地区的宁蒗大槽子剖面为例,从岩性、岩相及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对龙马溪组下部“红层”到上部“黑层”的红-黑转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龙马溪组下部“红层”中含Fe^3+,且无有机碳存在,推测这是“红层”致红的原因;②“红层”与“黑层”中稀土元素特征相似,但微量元素特征差异较大,尤其是“红层”中Co的含量均值高出“黑层”9倍以上,而“黑层”中Mo的含量均值高出“红层”9倍以上;③龙马溪组下部“红层”至上部“黑层”,整体上是从相对富氧的氧化沉积环境转变为相对缺氧的还原沉积环境,也是沉积水体逐渐由浅变深的过程,这是红-黑转换的主控因素;④龙马溪组从下部“红层”转换至上部“黑层”,其间构造背景均为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不同于康滇古陆以东的稳定大陆边缘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 沉积转换 龙马溪组 志留纪 康滇古陆西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滇古陆东侧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富有机质白云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安坤 时志强 +5 位作者 王学峰 彭军 雷子慧 余谦 郝景宇 张娣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7-316,共10页
本次对康滇古陆东侧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中富有机质白云石进行了矿物学、古生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测试,以探讨其形成环境和地质意义。结果表明,该富有机质白云石的形成环境为深水陆棚环境,即其水体呈次还原硫化、古生产力高、缺乏陆源碎... 本次对康滇古陆东侧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中富有机质白云石进行了矿物学、古生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测试,以探讨其形成环境和地质意义。结果表明,该富有机质白云石的形成环境为深水陆棚环境,即其水体呈次还原硫化、古生产力高、缺乏陆源碎屑输入环境。通过探讨该富有机质白云石成因及与有机质富集的关系,认为富有机质白云石的存在可能与微生物的繁盛紧密相关,指示这为富有机质页岩形成的有利环境,白云石的分布范围可能为盆山过渡带页岩气勘探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滇古陆 五峰组 龙马溪组 富有机质白云石 成岩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西地区重力均衡异常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孟令顺 曾庆益 +1 位作者 卢履仁 周辉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7年第1期91-98,共8页
研究表明,康滇地轴及其东部地区属均衡补偿平衡区,西部属强烈上升的异常区。上升的原动力为板块碰撞的构造力与均衡调整力的综合。
关键词 重力勘探 均衡重力异常 康滇古陆 大地板块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早三叠世嘉陵江组海相钾盐成矿地质条件研究
6
作者 向宇 向晓军 +2 位作者 朱正杰 双燕 毛玲玲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835-836,共2页
长期以来,由于石油、天然气、富钾卤水矿、石膏、杂卤石和盐矿等资源的勘探开发,对重庆地区三叠系成盐条件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深入的认识,从蒸发岩的生成模式和成盐机理(蔡克勤等,1986;林耀庭,1994;1995;2003;2009;黄建国,1998... 长期以来,由于石油、天然气、富钾卤水矿、石膏、杂卤石和盐矿等资源的勘探开发,对重庆地区三叠系成盐条件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深入的认识,从蒸发岩的生成模式和成盐机理(蔡克勤等,1986;林耀庭,1994;1995;2003;2009;黄建国,1998;陈莉琼等,2010;李凌等,2012;)、古地理古环境(林耀庭等,2005;郭旭升,2010;李伟,2011;徐国盛等,2012a;2012b)、盐盆地的分布(黄东等,2013)、岩系剖面地球化学特征(胡作维等,2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组 四川盆地东部 多钙钾石膏 钾盐 钾石盐 海相 沉积相 古隆起 蒸发岩 矿石 杂卤石 钾矿物 早三叠世 三叠纪 康滇古陆 坳陷带 钾镁盐矿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滇东地区早元古宙变质岩系及其区域变质作用与地壳演化 被引量:6
7
作者 卢民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6年第3期12-22,共11页
在川西—滇东地区,前人一直将会理群、昆阳群等作为该区所出露的最古老的地层,并认为它们代表了扬子地台的最老基底。笔者通过对该区详细的变质地质研究认为,在它们之下还存在着一套与之完全不同的层状变质岩系,我们将其称为康定群,推... 在川西—滇东地区,前人一直将会理群、昆阳群等作为该区所出露的最古老的地层,并认为它们代表了扬子地台的最老基底。笔者通过对该区详细的变质地质研究认为,在它们之下还存在着一套与之完全不同的层状变质岩系,我们将其称为康定群,推测其时代至少为早元古宙或晚太古宙。它与中、晚元古宙的会理群、昆阳群等共同构成了扬子地台的古老基底,为基底的两个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分别代表了本区早期地壳演化的不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滇古陆 区域变质岩 结晶基底 地层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高原与人类起源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兴永 郑良 《云南社会科学》 1981年第3期44-50,共7页
本文认为,距今八百万年的、具有似人形态特征的禄丰腊玛古猿的发现,证明滇中高原的腊玛古猿可能是腊玛古猿类中向人类进化最为成功的一支,人类诞生地应主要在亚洲,滇中高原及其邻区很可能是人类起源的关键区域。
关键词 腊玛古猿 滇中高原 禄丰 人类起源 西瓦古猿 康滇古陆 猿类 邻区 化石 人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海桑田话云南
9
作者 虞光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77-78,共2页
云南,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这里有富饶美丽的坝子,碧波荡漾的滇池、洱海,还有那奔腾不息的澜沦江、怒江和金沙江,巍峨、磅礴的无量山、哀牢山和乌蒙山……等。然而,山河的结构、形式从来都是这样的吗?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 云南,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这里有富饶美丽的坝子,碧波荡漾的滇池、洱海,还有那奔腾不息的澜沦江、怒江和金沙江,巍峨、磅礴的无量山、哀牢山和乌蒙山……等。然而,山河的结构、形式从来都是这样的吗?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的任何一种形态,都处于运动中,运动是物质存在最根本的形式。云南自然面貌的发展、变化,真可谓“沦海一桑田,桑田—沦海”。大约十万万年以前,地质史上元古代的震旦纪,云南中部经过造陆运动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中部 自然面貌 造陆运动 地质史 康滇古陆 辩证唯物主义 滇西 海水 上元古代 哀牢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