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γ能谱测量中验证康普顿效应 被引量:4
1
作者 郑碧华 熊正烨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A19期154-156,共3页
讨论了有关康普顿平台的基本理论,对康普顿平台的理论分布作了弥散修正;以康普顿平台修正后的理论分布为依据,与γ能谱测量得到的康普顿平台线形比较,得出康普顿反冲电子的能量最大值,将之与理论值相比较,验证康普顿效应。该过程可以作... 讨论了有关康普顿平台的基本理论,对康普顿平台的理论分布作了弥散修正;以康普顿平台修正后的理论分布为依据,与γ能谱测量得到的康普顿平台线形比较,得出康普顿反冲电子的能量最大值,将之与理论值相比较,验证康普顿效应。该过程可以作为物理专业的一个中级物理实验,可以使学生得到很多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普顿效应 能谱测量 教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普顿效应与吴有训的实验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大明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7年第3期281-292,共12页
吴有训(1897—1977),江西省高安县人,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先驱者之一。他的最有影响的研究工作,是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对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所做的实验证明。关于他的这些科学贡献,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曾不同程度地提起或涉及过,但... 吴有训(1897—1977),江西省高安县人,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先驱者之一。他的最有影响的研究工作,是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对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所做的实验证明。关于他的这些科学贡献,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曾不同程度地提起或涉及过,但对实验的具体内容及程序迄今缺乏详尽的介绍和准确的评价。本文通过众多的原始资料对吴有训为证实康普顿效应所做的决定性实验进行全面的叙述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有训 康普顿效应 不变线 散射角 实验装置 散射线 量子散射理论 现代物理学 实验证据 光量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普顿效应中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3
作者 包刚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2-95,共4页
计算了光子被运动自由电子散射后谱线的宽度,分析了不同波长光子的康普顿散射谱线的可分辨条件,从而得出与一般教科书不同的结论。
关键词 康普顿散射 光子 康普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响应相对平坦的康普顿探测器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孟春 陈法新 +4 位作者 李忠宝 唐章奎 张三阳 唐正元 张建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8-670,674,共4页
对有能谱结构的γ辐射输出量进行绝对测量时,降低测量不确定度较好的选择方法之一是使用能量响应相对平坦的探测器。设计加工了厚度可调的康普顿探测器,得到了能量响应相对平坦的介质康普顿,该新型康普顿探测器在0.5-5MeVγ能区内的灵... 对有能谱结构的γ辐射输出量进行绝对测量时,降低测量不确定度较好的选择方法之一是使用能量响应相对平坦的探测器。设计加工了厚度可调的康普顿探测器,得到了能量响应相对平坦的介质康普顿,该新型康普顿探测器在0.5-5MeVγ能区内的灵敏度相对平均灵敏度的变化可以小于17%,比标准康普顿探测器的灵敏度变化明显小一些,在强钴源放射性源场中验证了部分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普顿效应 γ辐射测量 裂变γ能谱 能量响应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入射窗真空康普顿探测器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韩和同 夏良斌 +2 位作者 张子川 管兴胤 李刚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66-1268,1274,共4页
利用γ射线与物质作用的康普顿散射效应,设计了用于强流脉冲γ射线测量的具有厚入射窗真空型康普顿探测器。前窗采用厚度4.5 mm的Al,易于机械加工、真空除气和真空保持。收集极为φ50 mm×5.6 mm的Fe,对于1.25 MeV的γ射线,探测器... 利用γ射线与物质作用的康普顿散射效应,设计了用于强流脉冲γ射线测量的具有厚入射窗真空型康普顿探测器。前窗采用厚度4.5 mm的Al,易于机械加工、真空除气和真空保持。收集极为φ50 mm×5.6 mm的Fe,对于1.25 MeV的γ射线,探测器灵敏度的设计值为4.5×10-22C/M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 Γ射线 探测器 康普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普顿探测器优化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勤 刘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5-638,共4页
康普顿探测器可以获得脉冲X射线照射量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探测器特性主要由收集体、介质和金属外壳的材料、尺寸决定。针对神龙一号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的能谱结构,应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进行探测器结构尺寸设计,获得最佳的有机玻璃介质厚... 康普顿探测器可以获得脉冲X射线照射量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探测器特性主要由收集体、介质和金属外壳的材料、尺寸决定。针对神龙一号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的能谱结构,应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进行探测器结构尺寸设计,获得最佳的有机玻璃介质厚度为30 mm。探测器灵敏度系数随X光能量变化的曲线表明其能量响应较差,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在收集体前加低Z金属可有效改善能量响应特性并提高灵敏度系数。计算得到用于测量神龙一号加速器的X射线照射量的康普顿探测器的灵敏度系数为6.86×1011(C/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普顿效应 X射线 照射量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能谱康普顿平台的反冲电子密度分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铭 程敏熙 曾柳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11期44-47,共4页
在γ能谱测量实验中,以刚性小球弹性碰撞作为γ光子与电子的碰撞模型,研究康普顿效应的反冲电子密度与反冲角度的关系,并对结果作出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康普顿效应 Γ能谱 反冲电子 散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光照相中散射照射量的解析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施将君 李必勇 +1 位作者 刘军 刘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11-1214,共4页
考虑了光子与物质的三种相互作用方式,用解析分析法确定光子在材料中能量的一次散射转化几率,并由此求得闪光照相系统中成像平面上的散射和最小直散比的表达式。用该公式求得的FTO客体的最小直散比约为1.0,与美国NIH实验结果0.5~... 考虑了光子与物质的三种相互作用方式,用解析分析法确定光子在材料中能量的一次散射转化几率,并由此求得闪光照相系统中成像平面上的散射和最小直散比的表达式。用该公式求得的FTO客体的最小直散比约为1.0,与美国NIH实验结果0.5~1.5近似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普顿效应 对生成效应 散射转化几率 散射照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背散射透射一体成像系统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炜 王国宝 王强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4-158,共5页
介绍了X射线检测技术在安检领域的应用情况,讨论了背散射成像系统组成结构。提出2种可经过一次扫描获得背散射图像与透射图像的一体机模型,并且搭建了相应的实验平台,完成了透射和背散射成像获取实验。特别是在双源结构平台上对藏匿在... 介绍了X射线检测技术在安检领域的应用情况,讨论了背散射成像系统组成结构。提出2种可经过一次扫描获得背散射图像与透射图像的一体机模型,并且搭建了相应的实验平台,完成了透射和背散射成像获取实验。特别是在双源结构平台上对藏匿在箱包中的TNT、硝酸铵爆炸物与水作为检材的透射、背散射图像内容做了对比说明;分析了单源并联一体机透射图像分辨率低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背散射透射一体机图像信号噪声比和图像分辨率指出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普顿效应 背散射 一体机 辐射成像 违禁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放射线测量油管中的原油密度和含水率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余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5-117,共3页
分析了混水原油中O ,H ,C ,Be ,水 ,原油和甲烷的质量吸收系数的特点 ,选取放射源10 9Cd ,利用不同能量的伽马射线与流动的混水原油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 ,测定混水原油的平均密度和含水率 .结果表明 ,... 分析了混水原油中O ,H ,C ,Be ,水 ,原油和甲烷的质量吸收系数的特点 ,选取放射源10 9Cd ,利用不同能量的伽马射线与流动的混水原油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 ,测定混水原油的平均密度和含水率 .结果表明 ,测量准确 ,且快速、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马射线 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 质量吸收系数 滑移速度 混水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LaCl_3:Ce探测器裂变γ能区多能量点灵敏度测量
11
作者 胡孟春 李如荣 +9 位作者 司粉妮 周刚 李忠宝 张建华 唐登攀 王振通 唐章奎 胡青元 杨高照 陈钰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9期445-448,共4页
应用60Co强γ源进行康普顿散射,再结合0.67MeV(137Cs源)和1.25MeV(60Co源)标准γ源,获得裂变γ能区多种能量γ辐射。以国产掺铈氯化镧(LaCl3:Ce)闪烁晶体样品配光电倍增管构成快响应闪烁探测器,在这些γ能量下对LaCl3:Ce探测器灵敏度进... 应用60Co强γ源进行康普顿散射,再结合0.67MeV(137Cs源)和1.25MeV(60Co源)标准γ源,获得裂变γ能区多种能量γ辐射。以国产掺铈氯化镧(LaCl3:Ce)闪烁晶体样品配光电倍增管构成快响应闪烁探测器,在这些γ能量下对LaCl3:Ce探测器灵敏度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以LaCl3:Ce对0.67MeVγ的灵敏度为归一基准,LaCl3:Ce对1.25MeVγ的灵敏度约为1.28;对尺寸为φ40mm×2mm的LaCl3:Ce,能量在0.39~0.78MeV之间对应的灵敏度最大为1.18,最小为0.96;对尺寸为φ40mm×10mm的LaCl3:Ce,最大为1.06,最小为0.98。本测量数据可为理论计算LaCl3:Ce能量响应定标、校正提供测量数据参考,为获得裂变γ能区LaCl3:Ce探测器综合灵敏度提供实验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l3:Ce 无机闪烁体 γ辐射探测 康普顿效应 能量响应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γ射线直接转换探测器的设计
12
作者 吴忠 丁奕婧 +2 位作者 PREMKUMAR Sellan 周建明 雷威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98-1602,共5页
X射线/γ射线的探测和成像在医学影像、安全检查以及工业无损探伤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与通过闪烁体的间接转换探测模式相比,直接将X射线/γ射线光子转换为电子/空穴对的探测模式可以具有更高的量子效率。但是高能X射线/γ射线与固态半... X射线/γ射线的探测和成像在医学影像、安全检查以及工业无损探伤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与通过闪烁体的间接转换探测模式相比,直接将X射线/γ射线光子转换为电子/空穴对的探测模式可以具有更高的量子效率。但是高能X射线/γ射线与固态半导体材料的互作用物理过程比较复杂,它不仅包含光电效应,可能还有散射效应、康普顿效应,以及电子对效应等。另外,光生载流子在半导体探测器中通过漂移、扩散和复合等复杂的输运过程形成光电流。由于对高能X射线/γ射线光子探测物理过程比较复杂,缺乏有效的数值计算模型和方法对X射线/γ射线直接转换探测器进行理论设计。本文根据X射线/γ射线与半导体互作用过程,以及光生载流子的输运过程,提出了一套X射线/γ射线直接转换探测器的数值计算模型。经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该计算模型可以较准确地模拟高能光子吸收以及光生载流子的收集过程,它为研制性能优秀的X射线/γ射线探测成像器件提供了设计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γ射线直接探测 光电效应 散射效应 康普顿效应 电子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亮在没人看它时是否真的不存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宏芳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9-132,共4页
"月亮在没人看它时是否不存在"问题的哲学论争,实质上涉及到量子测量过程中微观粒子的客观实在性问题。然而,量子力学的发展并没有否定观察前微观粒子的客观实在性,只是表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科学实践是哲学最好的试金... "月亮在没人看它时是否不存在"问题的哲学论争,实质上涉及到量子测量过程中微观粒子的客观实在性问题。然而,量子力学的发展并没有否定观察前微观粒子的客观实在性,只是表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科学实践是哲学最好的试金石,在科学实践的面前,唯心论永远是禁不起推敲的。企图借量子力学的名义,输运唯心论的概念,在科学实践面前注定会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亮 光子 客观实在性 光量子假说 康普顿效应 量子力学 微观粒子 科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lman滤波方法在放射性测井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14
作者 唐广军 潘晓仁 +2 位作者 王玉华 赵玉珍 许敬彦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4期70-72,共3页
Kalman滤波作为一种先进的滤波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航空、航天等现代高新技术控制领域,国外的测井界(比如斯仑贝谢、阿特拉斯等)已经把该滤波方法应用于测井过程及测井资料的管理和控制中。该文以137CS自然伽马能谱数据的控制处理为... Kalman滤波作为一种先进的滤波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航空、航天等现代高新技术控制领域,国外的测井界(比如斯仑贝谢、阿特拉斯等)已经把该滤波方法应用于测井过程及测井资料的管理和控制中。该文以137CS自然伽马能谱数据的控制处理为例,介绍了Kalman滤波方法的原理,说明了Kalman滤波在补偿中子测井过程控制及测井资料处理中的应用,通过与传统的数据平滑方法的对比分析,说明该滤波方法在放射性测井中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lman滤波方法 放射性测井 资料处理 平滑滤波 状态方程 康普顿效应 光电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