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康德道德哲学中上帝道德属性说与人的意志自由说的相容性
被引量:
1
1
作者
舒远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33,I0002,共9页
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上帝被说成是神圣的立法者、仁慈的统治者和公正的审判者,具有神圣、仁慈和公正三重道德属性。表面看来,这种学说把道德法则的立法、执法和司法权都交给了上帝,与康德关于人的意志自由的学说会发生冲突,但是,这两种...
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上帝被说成是神圣的立法者、仁慈的统治者和公正的审判者,具有神圣、仁慈和公正三重道德属性。表面看来,这种学说把道德法则的立法、执法和司法权都交给了上帝,与康德关于人的意志自由的学说会发生冲突,但是,这两种学说实际上并无冲突。因为通过区分上帝这个立法者与法则的原创者(人的立法理性),康德确保了人的意志的立法自由;通过指明人的“自力更新”是享受神的“恩典”的前提,康德确保了人的意志的执法自由,即德性的自由;通过把作为公正审判者的上帝还原为进行审判的良知,康德确保了人的意志的司法自由,即良知的独立审判。康德之所以在强调人的意志自由的道德哲学中同时肯定上帝具有三重道德属性,是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人之本性的需要。归根到底,上帝的三重道德属性分别出于人的理性、偏好和良知三种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道德哲学
上帝
道德
属性说
人的意志自由说
立法自由
执法自由
司法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伦理框架的建构:当前机器伦理研究面临的主要任务
被引量:
3
2
作者
苏令银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86,共11页
对当前机器伦理来说,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首先需要建构一个既有利于规范人工道德主体的发展,又有助于人工道德主体创新发展的伦理框架。如果在人工道德主体和伦理道德之间缺乏一致性,由此而产生的人工道德主体就不会是真正的道德主...
对当前机器伦理来说,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首先需要建构一个既有利于规范人工道德主体的发展,又有助于人工道德主体创新发展的伦理框架。如果在人工道德主体和伦理道德之间缺乏一致性,由此而产生的人工道德主体就不会是真正的道德主体。为了确定这样一个人工道德主体的伦理框架,有必要从批判分析康德道德哲学入手。但是,在人工道德主体发展过程中,康德式的道德哲学分析路径最终却走向了它的反面。为此,需要超越康德式的道德哲学而去寻求其他的道德理论,以便应用于机器伦理框架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伦理
人工
道德
主体
康德道德哲学
道德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德道德哲学中上帝道德属性说与人的意志自由说的相容性
被引量:
1
1
作者
舒远招
机构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33,I0002,共9页
基金
2019年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岳麓书院‘康德道德哲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上帝被说成是神圣的立法者、仁慈的统治者和公正的审判者,具有神圣、仁慈和公正三重道德属性。表面看来,这种学说把道德法则的立法、执法和司法权都交给了上帝,与康德关于人的意志自由的学说会发生冲突,但是,这两种学说实际上并无冲突。因为通过区分上帝这个立法者与法则的原创者(人的立法理性),康德确保了人的意志的立法自由;通过指明人的“自力更新”是享受神的“恩典”的前提,康德确保了人的意志的执法自由,即德性的自由;通过把作为公正审判者的上帝还原为进行审判的良知,康德确保了人的意志的司法自由,即良知的独立审判。康德之所以在强调人的意志自由的道德哲学中同时肯定上帝具有三重道德属性,是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人之本性的需要。归根到底,上帝的三重道德属性分别出于人的理性、偏好和良知三种本性。
关键词
康德道德哲学
上帝
道德
属性说
人的意志自由说
立法自由
执法自由
司法自由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伦理框架的建构:当前机器伦理研究面临的主要任务
被引量:
3
2
作者
苏令银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86,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智能革命与人类深度科技化前景的哲学研究"(17ZDA028)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人工智能发展的伦理规范与法律规制"(2017BZX00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对当前机器伦理来说,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首先需要建构一个既有利于规范人工道德主体的发展,又有助于人工道德主体创新发展的伦理框架。如果在人工道德主体和伦理道德之间缺乏一致性,由此而产生的人工道德主体就不会是真正的道德主体。为了确定这样一个人工道德主体的伦理框架,有必要从批判分析康德道德哲学入手。但是,在人工道德主体发展过程中,康德式的道德哲学分析路径最终却走向了它的反面。为此,需要超越康德式的道德哲学而去寻求其他的道德理论,以便应用于机器伦理框架的建构。
关键词
机器伦理
人工
道德
主体
康德道德哲学
道德
一致性
Keywords
machine ethics
artificial moral agents
Kantian morality
ethical consistency
分类号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康德道德哲学中上帝道德属性说与人的意志自由说的相容性
舒远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伦理框架的建构:当前机器伦理研究面临的主要任务
苏令银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