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康德式建构主义的客观性:一种基于契约主义的证成
1
作者
黄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3,共8页
罗尔斯提出的康德式建构主义从一种直觉性的协议概念出发,主张道德客观性并非来自认识,而是来自赞同,即道德客观性并非源自所有人认识到了一个先在的独立的道德秩序,而是源自所有人对同一个权威性的社会视角有所赞同。在康德式建构主义...
罗尔斯提出的康德式建构主义从一种直觉性的协议概念出发,主张道德客观性并非来自认识,而是来自赞同,即道德客观性并非源自所有人认识到了一个先在的独立的道德秩序,而是源自所有人对同一个权威性的社会视角有所赞同。在康德式建构主义的客观性理论中,建构主义对客观性的描述并不追求真确,而是更接近于最合情理,并从三个方面表现出一种契约主义的理论特征:一是在“作为公平的正义”中达成客观性的视角,原初状态下的各方通过无知之幕避免了以具体的依恋关系和利益塑造道德原则,使得道德原则或政治观念能以一种远离个人偶然性的方式获得其客观性。二是在原初状态设定中的“合情理性”对“理性”的优先性,这种优先性体现在无知之幕对偶然性优势的遮蔽以及以“初始善”的形式提出的重叠利益。“合情理性”的优先性是原初状态的各方彼此达成理性协议从而进行公平的社会合作的必要前提。三是公共性证成的两个前提,即良序社会的特征和民主社会中的普遍事实,分别对应着两种不同的公共性证成:道德证成和政治证成,两种证成的目标虽不相同,但仍然一致采取了契约主义的方法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式建构主义
道德客观性
契约
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构主义的两种推理模式及其内在困境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焕明
张祖辽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6-163,共8页
围绕对普遍性的辩护,建构主义在近代和当代分别呈现为两种推理模式,但这两种模式都蕴含着难以化解的证成困境。近代建构主义的证成形态主要体现为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等人的契约主义推理,当代建构主义则上承康德,发展出一种"康德式&...
围绕对普遍性的辩护,建构主义在近代和当代分别呈现为两种推理模式,但这两种模式都蕴含着难以化解的证成困境。近代建构主义的证成形态主要体现为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等人的契约主义推理,当代建构主义则上承康德,发展出一种"康德式"建构主义学说。这两种实践推理模式,由于其建构立场所持的程度不同,又有"强"和"弱"之分。建构主义的近代模式持较"强"的建构立场,但其推理过程的静态性使之从前提到结论都过于独断,因而在当代多元主义背景下缺乏客观性和实践性。当代的"康德式"建构主义则试图回归较"弱"的建构立场来使实践推理实现动态化。不过,虽然"康德式"建构主义的实践推理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动态化,但其对建构起点的追问却陷入不断后退的逻辑困境,无法在政治哲学中为普遍的政治观念提供充分辩护。在当代多元主义背景下,建构主义的程序化推理、脱离时代背景和个体主义的内在困境突显了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
主义
康德式建构主义
约翰·罗尔斯
奥诺拉·奥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方法论的视角看罗尔斯的“政治转向”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小玲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8-74,140,共8页
反思平衡标示了一种苏格拉底式开放的伦理研究方法,以经验科学和归纳逻辑为范型,具有尊重却不屈从习俗、强调个体自我反省的特点,体现了罗尔斯思想中自然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一面。与此不同,罗尔斯的契约论方法则明显受到康德和卢梭的影响...
反思平衡标示了一种苏格拉底式开放的伦理研究方法,以经验科学和归纳逻辑为范型,具有尊重却不屈从习俗、强调个体自我反省的特点,体现了罗尔斯思想中自然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一面。与此不同,罗尔斯的契约论方法则明显受到康德和卢梭的影响,致力于构建一个绝对的、准先验的道德视点(原初状态),以理想共同体中的立法为其旨归。本文通过分析两种方法论取向在罗尔斯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呈示出的复杂张力关系及其微妙变化,表明与罗尔斯"政治转向"相伴随的是他向反思平衡方法的回归,这一回归也界说了罗尔斯的建构主义最终采纳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平衡
原初状态
康德式建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德式建构主义的客观性:一种基于契约主义的证成
1
作者
黄妍
机构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3,共8页
文摘
罗尔斯提出的康德式建构主义从一种直觉性的协议概念出发,主张道德客观性并非来自认识,而是来自赞同,即道德客观性并非源自所有人认识到了一个先在的独立的道德秩序,而是源自所有人对同一个权威性的社会视角有所赞同。在康德式建构主义的客观性理论中,建构主义对客观性的描述并不追求真确,而是更接近于最合情理,并从三个方面表现出一种契约主义的理论特征:一是在“作为公平的正义”中达成客观性的视角,原初状态下的各方通过无知之幕避免了以具体的依恋关系和利益塑造道德原则,使得道德原则或政治观念能以一种远离个人偶然性的方式获得其客观性。二是在原初状态设定中的“合情理性”对“理性”的优先性,这种优先性体现在无知之幕对偶然性优势的遮蔽以及以“初始善”的形式提出的重叠利益。“合情理性”的优先性是原初状态的各方彼此达成理性协议从而进行公平的社会合作的必要前提。三是公共性证成的两个前提,即良序社会的特征和民主社会中的普遍事实,分别对应着两种不同的公共性证成:道德证成和政治证成,两种证成的目标虽不相同,但仍然一致采取了契约主义的方法进路。
关键词
康德式建构主义
道德客观性
契约
主义
分类号
B82-0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构主义的两种推理模式及其内在困境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焕明
张祖辽
机构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6-163,共8页
基金
刘焕明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16JZD001)阶段性成果
文摘
围绕对普遍性的辩护,建构主义在近代和当代分别呈现为两种推理模式,但这两种模式都蕴含着难以化解的证成困境。近代建构主义的证成形态主要体现为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等人的契约主义推理,当代建构主义则上承康德,发展出一种"康德式"建构主义学说。这两种实践推理模式,由于其建构立场所持的程度不同,又有"强"和"弱"之分。建构主义的近代模式持较"强"的建构立场,但其推理过程的静态性使之从前提到结论都过于独断,因而在当代多元主义背景下缺乏客观性和实践性。当代的"康德式"建构主义则试图回归较"弱"的建构立场来使实践推理实现动态化。不过,虽然"康德式"建构主义的实践推理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动态化,但其对建构起点的追问却陷入不断后退的逻辑困境,无法在政治哲学中为普遍的政治观念提供充分辩护。在当代多元主义背景下,建构主义的程序化推理、脱离时代背景和个体主义的内在困境突显了出来。
关键词
契约
主义
康德式建构主义
约翰·罗尔斯
奥诺拉·奥尼尔
分类号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方法论的视角看罗尔斯的“政治转向”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小玲
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8-74,140,共8页
文摘
反思平衡标示了一种苏格拉底式开放的伦理研究方法,以经验科学和归纳逻辑为范型,具有尊重却不屈从习俗、强调个体自我反省的特点,体现了罗尔斯思想中自然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一面。与此不同,罗尔斯的契约论方法则明显受到康德和卢梭的影响,致力于构建一个绝对的、准先验的道德视点(原初状态),以理想共同体中的立法为其旨归。本文通过分析两种方法论取向在罗尔斯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呈示出的复杂张力关系及其微妙变化,表明与罗尔斯"政治转向"相伴随的是他向反思平衡方法的回归,这一回归也界说了罗尔斯的建构主义最终采纳的形态。
关键词
反思平衡
原初状态
康德式建构主义
分类号
B712.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康德式建构主义的客观性:一种基于契约主义的证成
黄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建构主义的两种推理模式及其内在困境
刘焕明
张祖辽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方法论的视角看罗尔斯的“政治转向”
孙小玲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