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康德实践哲学及其意义探析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欧阳康
张明仓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研究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所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31,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985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3 种基金
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 GPSS Program
全球审视科学与精神研究项目“科学与人文精神”)课题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01JA720013)
教育部2008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2008JYJW006)
-
文摘
康德开创了主体论思维和研究方式,建构了西方近代第一个具有典型性和转折意义的实践哲学。康德实践哲学以自由为核心,将主体性问题研究由认识论提升到主体论的高度,使之由纯粹的认识问题升华为道德实践问题,展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广阔领域和深刻内涵。康德实践哲学对现代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它的局限则暗示人们,建构彻底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实践观,运用实践论思维方式,是建立合理形态的实践哲学的必由之路。
-
关键词
康德实践哲学
实践
道德法则
自由
人是目的
-
Keywords
practical philosophy by Kant
practice
moral principles
freedom
man being an aim
-
分类号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康德实践哲学中的自我问题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杨宝富
张瑞臣
-
机构
云南大学哲学系
云南大学<云南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31,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胡塞尔被动构造思想研究"
项目编号:11CZX048
云南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
-
文摘
文章以批判哲学中的自我认识问题为线索,运用历史的与系统的方法重构康德对自我的规定。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证明对自我的(单纯出自理性的)理论认识是不可能的,但同时揭示向另外的即实践的自我认识之可能性的过渡,这种自我认识通过能够达到自我规定的那种实践的先天综合命题表达出来。
-
关键词
康德实践哲学
自我规定
自我认识
自我学说
-
Keywords
Kantian practical philosophy, regulation of self, cognition of self, theory of self
-
分类号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康德实践哲学的义理构建及其逻辑跳跃
- 3
-
-
作者
詹世友
由田
-
机构
上饶师范学院
南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4-83,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康德实践哲学的义理系统及其道德趋归研究”(14AZX020)
-
文摘
康德的实践哲学具有一个完整的义理系统,贯穿其道德形而上学、实用人类学、教育学、政治哲学、历史哲学等等,从本体与现象的绝对划分开始,为绝对的道德价值在理性世界确定其先天来源,开出法权学说和美德学说,在经验世界中考察人的自然禀赋在符合理性理念的政治国家中如何发展到与理性的自主运用相互协调的状态,并把人类历史看作是人类作为一个总体而整体地道德化的无穷的进程。由于缺少物质实践的观念,其义理系统中也存在逻辑跳跃。
-
关键词
康德的实践哲学
义理构建
逻辑跳跃
-
分类号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作为教育学家的康德的教育学
- 4
-
-
作者
相巨虎
韦永琼
-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共5页
-
文摘
康德的教育学就是以哲学和教育学的内在关联为立足点,以实践哲学的基本内容来彰显教育学的本质。与其他教育学家不同的是,康德对"教育艺术"的内涵作出了奠基于判断力批判上的阐释,揭示了教育艺术中自由与强制的悖论,并最终指向天意教育中所蕴含的人的教育的终极旨归。康德的教育学思想和哲学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互融互生品质,就表明康德的教育学是一种实践教育学。
-
关键词
康德教育学
康德实践哲学
教育艺术
实践教育学
-
Keywords
Kant’s pedagogy
Kant’s practical philosophy
the art of education
practical pedagogy
-
分类号
G40-01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