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声学、共鸣水平机制及康复疗效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庞子建
李胜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观察汉语普通话应用者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特点及康复疗效。方法选取31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63名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检测患者及正常人的最长发声时间(MPT)、频率、音量、平均气流率(MAR);肺功...
目的观察汉语普通话应用者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特点及康复疗效。方法选取31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63名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检测患者及正常人的最长发声时间(MPT)、频率、音量、平均气流率(MAR);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速、最大呼气流量;鼻流量检测仪检测鼻流量;测定发音轮替运动速度(AMR);用言语清晰度测试卡检测患者言语清晰度。对所有患者均应用康复生理法进行康复治疗。对其中16例进行复测。结果患者喉发声功能、肺功能低于对照组(P<0.05);元音、非鼻音单音、单词及句子鼻流量值高于对照组(P<0.05);鼻音单词及句子鼻流量值无显著性差异;轮替运动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言语清晰度明显降低。患者治疗后最长发声时间明显延长,呼吸功能明显改善,发声轮替运动速度明显增加,言语清晰度明显提高(P<0.01);而音调、音量、平均气流率及各测试音的鼻流量值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言语清晰度的相关因素包括最长发声时间和轮替运动速度。元音/i/及非鼻音句子鼻流量测定与鼻音化主观判定之间有一定的一致性。结论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呼吸功能、喉发声功能显著降低;共鸣功能异常,存在鼻音化现象;轮替运动速度显著降低;言语清晰度差。康复生理法治疗可以改善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的发声、呼吸、构音及交流能力,但对共鸣功能无明显效果。最长发声时间越长、特定时间内说/pa、ta、ka/次数越多,言语清晰度越高。鼻流量测定可作为判定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鼻音化情况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构音障碍
康复生理法
言语清晰度
鼻流量
空气动力学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腭托治疗运动性构音障碍伴重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的疗效评价
2
作者
郭萌
张凌楠
+1 位作者
冯真真
李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72-1478,共7页
目的:探讨腭托对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疗效和鼻流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行语言训练的18例(15例男性和3例女性)运动性构音障碍伴重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年龄16~59岁,平均年龄38.0岁。...
目的:探讨腭托对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疗效和鼻流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行语言训练的18例(15例男性和3例女性)运动性构音障碍伴重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年龄16~59岁,平均年龄38.0岁。腭托组行佩戴腭托及康复生理法训练(不包括克服鼻音化的训练),单纯训练组仅行康复生理法训练,疗程20d。2组患者行腭咽部侧位X线片(摄静止及发/i/音像各1张)测量,行鼻流量检测仪测试鼻流量,测定最长发声时间、发音轮替运动速度及言语清晰度。结果:运动性构音障碍伴重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软腭动度角减小,相对腭咽闭合不全率增大。腭托组软腭动度角较治疗前明显增大,软腭与咽后壁的最短距离及相对腭咽闭合不全率较前明显减小,鼻流量明显减少,最长发声时间明显延长,发音轮替运动速度明显加快,言语清晰度明显改善,佩戴腭托并训练即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明显。结论:腭托是一种改善运动性构音障碍伴重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鼻音化的有效手段,亦可改善患者的最长发声时间、发音轮替运动速度及言语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构音障碍
腭咽闭合功能不全
腭咽部侧位X线片
鼻流量
康复生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声学、共鸣水平机制及康复疗效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庞子建
李胜利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听力语言科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5期449-452,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汉语普通话应用者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特点及康复疗效。方法选取31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63名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检测患者及正常人的最长发声时间(MPT)、频率、音量、平均气流率(MAR);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速、最大呼气流量;鼻流量检测仪检测鼻流量;测定发音轮替运动速度(AMR);用言语清晰度测试卡检测患者言语清晰度。对所有患者均应用康复生理法进行康复治疗。对其中16例进行复测。结果患者喉发声功能、肺功能低于对照组(P<0.05);元音、非鼻音单音、单词及句子鼻流量值高于对照组(P<0.05);鼻音单词及句子鼻流量值无显著性差异;轮替运动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言语清晰度明显降低。患者治疗后最长发声时间明显延长,呼吸功能明显改善,发声轮替运动速度明显增加,言语清晰度明显提高(P<0.01);而音调、音量、平均气流率及各测试音的鼻流量值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言语清晰度的相关因素包括最长发声时间和轮替运动速度。元音/i/及非鼻音句子鼻流量测定与鼻音化主观判定之间有一定的一致性。结论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呼吸功能、喉发声功能显著降低;共鸣功能异常,存在鼻音化现象;轮替运动速度显著降低;言语清晰度差。康复生理法治疗可以改善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的发声、呼吸、构音及交流能力,但对共鸣功能无明显效果。最长发声时间越长、特定时间内说/pa、ta、ka/次数越多,言语清晰度越高。鼻流量测定可作为判定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鼻音化情况的客观指标。
关键词
运动性构音障碍
康复生理法
言语清晰度
鼻流量
空气动力学
评定
Keywords
dysarthria
physiologic approach
speech intelligibility
nasalance
aerodynamic
assessment
分类号
R493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腭托治疗运动性构音障碍伴重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的疗效评价
2
作者
郭萌
张凌楠
冯真真
李伟
机构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72-1478,共7页
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2020010886)
滨州医学院科技计划资助项目(编号:BY2020KJ23)。
文摘
目的:探讨腭托对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疗效和鼻流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行语言训练的18例(15例男性和3例女性)运动性构音障碍伴重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年龄16~59岁,平均年龄38.0岁。腭托组行佩戴腭托及康复生理法训练(不包括克服鼻音化的训练),单纯训练组仅行康复生理法训练,疗程20d。2组患者行腭咽部侧位X线片(摄静止及发/i/音像各1张)测量,行鼻流量检测仪测试鼻流量,测定最长发声时间、发音轮替运动速度及言语清晰度。结果:运动性构音障碍伴重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软腭动度角减小,相对腭咽闭合不全率增大。腭托组软腭动度角较治疗前明显增大,软腭与咽后壁的最短距离及相对腭咽闭合不全率较前明显减小,鼻流量明显减少,最长发声时间明显延长,发音轮替运动速度明显加快,言语清晰度明显改善,佩戴腭托并训练即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明显。结论:腭托是一种改善运动性构音障碍伴重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鼻音化的有效手段,亦可改善患者的最长发声时间、发音轮替运动速度及言语清晰度。
关键词
运动性构音障碍
腭咽闭合功能不全
腭咽部侧位X线片
鼻流量
康复生理法
Keywords
dysarthria
velopharyngeal insufficiency
velopharyngeal lateral X-ray film
nasal flow
rehabilitation physiology
分类号
R493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声学、共鸣水平机制及康复疗效研究
庞子建
李胜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腭托治疗运动性构音障碍伴重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的疗效评价
郭萌
张凌楠
冯真真
李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