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皮针抽提法配合认知训练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伟 傅建明 +3 位作者 顾旭东 李岩 陈迎春 金敏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1期2578-2580,共3页
目的:观察头皮针抽提法结合认知训练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将75例有认知障碍的康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头皮针抽提法组(n=25)、头皮针捻转法组(n=25)和对照组(n=25)。3组患者均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科常规... 目的:观察头皮针抽提法结合认知训练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将75例有认知障碍的康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头皮针抽提法组(n=25)、头皮针捻转法组(n=25)和对照组(n=25)。3组患者均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科常规运动康复训练及由专业康复师进行的认知训练,头皮针抽提法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头皮针抽提疗法;头皮针捻转法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头皮针捻转疗法;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后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成套测试(LOTCA)对3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头皮针抽提组、头皮针捻转组的LOTCA评分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且头皮针抽提组疗效优于头皮针捻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抽提法或捻转法结合认知训练能明显改善康复期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且给予头皮针抽提法的患者效果优于头皮针捻转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期脑卒中 认知障碍 头皮针抽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等级细化标准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华英 王惠平 +1 位作者 戴余凡 薛水兰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24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实施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细化护理等级对护理质量、患者及护士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应用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根据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疾病的特点制定护理级别的评定标准,明确服务标准,由责任护士组织实施。选择脑卒中康... 目的探讨实施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细化护理等级对护理质量、患者及护士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应用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根据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疾病的特点制定护理级别的评定标准,明确服务标准,由责任护士组织实施。选择脑卒中康复期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医嘱执行护理等级,观察组按细化护理等级为患者提供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定总分、患者和护士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应用护理等级细化标准实行分级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服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期 护理质量 满意度 分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康复期线栓SD大鼠模型的改良制备和死亡原因浅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春禹 钮竹 +2 位作者 张通 潘立东 裴志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0期916-918,F0003,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可靠、创伤较小的脑卒中康复期线栓动物模型,并分析模型死亡的相关原因。方法雌性SD大鼠209只分为传统手术组63只、改良手术组109只和手术对照组37只。传统手术组采用Zea-Longa法,从左颈外动脉(ECA)经颈内动脉分叉...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可靠、创伤较小的脑卒中康复期线栓动物模型,并分析模型死亡的相关原因。方法雌性SD大鼠209只分为传统手术组63只、改良手术组109只和手术对照组37只。传统手术组采用Zea-Longa法,从左颈外动脉(ECA)经颈内动脉分叉进入左颈内动脉(ICA);改良手术组只结扎左颈总动脉(CCA),并从CCA下线栓;手术对照组只结扎左CCA不下线栓。所有实验动物观察时间2个月。结果两个月存活比例分别为:改良手术组54.13%、传统手术组31.75%,两组动物的术后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前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大脑中动脉阻断大鼠死亡率高,多在术后12~48h,约占总死亡率的81%。结论本实验采用的改良手术方法制备线栓SD大鼠模型具有稳定可靠、存活期长等优点,符合脑卒中康复期基础研究的要求;实验大鼠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术后大面积脑水肿,其次是围手术期水电解质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期 SD大鼠线栓模型 改良手术方法 死亡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和阴阳针法联合夹脊穴对脑卒中后康复期患者运动及语言功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许世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调和阴阳针法联合夹脊穴对脑卒中后康复期患者运动及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7年10月—2019年7月卒中康复期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调和阴阳针法联合夹脊穴治疗,共治疗4... 目的探讨调和阴阳针法联合夹脊穴对脑卒中后康复期患者运动及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7年10月—2019年7月卒中康复期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调和阴阳针法联合夹脊穴治疗,共治疗4周为1个疗程。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间Fugl-Meyer运动功能(Fugl-Meyer assessment, FMA)评分、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FAC)及语言功能、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S100β水平。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2.14%(46/56)低于观察组有效率94.64%(53/5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FAC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FA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阅读、书写、听理解及复述能力均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阅读、书写、听理解及复述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SE、S100β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SE、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和阴阳针法联合夹脊穴对脑卒中后康复期患者运动及语言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以提高神经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和阴阳针法 夹脊穴 康复期 运动功能 语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