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渗透热疗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在改善中风肩痛症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芳 陈佳 郑胜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渗透热疗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在改善中风肩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中风肩痛症患者按照密封信封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联合组采取中药渗透热疗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治疗20 d,... 目的探讨中药渗透热疗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在改善中风肩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中风肩痛症患者按照密封信封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联合组采取中药渗透热疗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治疗2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肩部疼痛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上肢肌力,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肩部疼痛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两组上肢肌力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P<0.05),且联合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中药渗透热疗联合康复功能训练能够明显提升中风肩痛症患者临床疗效,缓解患者机体疼痛感,加速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上肢肌力与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渗透热疗 康复功能训练 中风肩痛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康复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段秀丽 张珍珍 +1 位作者 孙银梅 张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康复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亳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行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按照AO组织推... 目的探讨功能康复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亳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行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按照AO组织推荐手术方法,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功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关节肿胀评分、Barid踝关节评分、踝关节主动背伸角度和跖屈角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和关节肿胀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第1天(P<0.05),且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上述评分均依次降低(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Barid踝关节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后第1天(P<0.05),踝关节主动背伸角度和跖屈角度均显著大于术后第1天(P<0.05),且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依次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时间点Barid踝关节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踝关节主动背伸角度和跖屈角度均显著大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疗效显著,且可减轻患者疼痛和关节肿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康复训练 踝关节骨折 关节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肌功能康复训练中的作用
3
作者 邹虹 张华 +3 位作者 李雪美 彭郁林 李丽 吴迪宾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83-585,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SSRO)矫治下颌前突畸形术后肌功能康复训练中的作用。方法:60例接受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系统治疗和肌功能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SSRO)矫治下颌前突畸形术后肌功能康复训练中的作用。方法:60例接受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系统治疗和肌功能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测量术前、术后2、4周的张口度;术前、术后4、8周的焦虑自评评分和力。结果:实验组术后4周时张口度已接近术前水平,术后8周时力接近术前水平,焦虑情绪改善,实验组各方面参数相比对照组都有明显提高。结论:系统地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改善认知态度,使焦虑情绪得以改善,医患配合度提高,从而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功能康复训练 下颌升支矢状截骨术 张口度 力力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前庭功能康复训练系统治疗BPPV复位后的残余症状 被引量:19
4
作者 舒福 石磊 +1 位作者 张琦 冷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9-513,共5页
目的评估沉浸式前庭功能康复训练系统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月由SRM-IV型前庭功能诊疗系统复位成功后仍存在残余症状的76例原发性BPP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 目的评估沉浸式前庭功能康复训练系统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月由SRM-IV型前庭功能诊疗系统复位成功后仍存在残余症状的76例原发性BPP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以Cawthorne-Cooksey为基础的传统前庭康复训练,治疗组使用沉浸式前庭功能康复训练系统,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治疗前后头晕残障问卷(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及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治疗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8.42±3.35 d)低于对照组(12.34±4.4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1周及4周后DHI评分显示,治疗组评分(分别为52.79±8.66、5.53±3.20分)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7.26±7.91、8.61±3.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依从性(完全依从29例,76.32%)高于对照组(完全依从20例,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沉浸式前庭功能康复训练系统对原发性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进行治疗能取得比传统前庭康复训练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 前庭功能康复训练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残余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贴敷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3
5
作者 赵妍妍 寇娟 +2 位作者 黄娣 白艳杰 冯晓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71-772,共2页
吞咽障碍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病率达40%-50%,并伴随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吞咽障碍的治疗以康复功能训练结合中医针刺为主要方法,但多为短效性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康复训练 穴位贴敷 脑卒中患者 康复功能训练 吸入性肺炎 营养不良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醒脑开窍针刺疗法结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汪稳 奚文举 +1 位作者 楼慧 程欣雨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醒脑开窍针刺法疗法结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该院接诊的2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醒脑开窍针刺法疗法结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该院接诊的2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使用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均持续治疗3周。治疗后,比较两组西医、中医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西医、中医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95/100)和96.00%(96/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0%(86/100)和84.00%(8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VFSS评分、SWAL-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醒脑开窍针刺法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功能康复训练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运动功能和慢性疼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春霞 杜萍 +1 位作者 石跃滨 吴玉宝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8期10-14,共5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功能康复训练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运动功能和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20年3月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分析系统性功能康复训练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运动功能和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20年3月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术后接受系统性功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变化和慢性疼痛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出院时(均P<0.05),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出院时(均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慢性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抗凝治疗后均恢复,两组均未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未见髋关节脱位发生。结论系统性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慢性疼痛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功能康复训练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 运动功能 慢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式多功能康复训练器对行开胸手术的肿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庞金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461-463,共3页
目的移动式多功能康复训练器对行开胸手术的癌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2月泰安市肿瘤医院收治的癌症患者100例,均行幵胸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 目的移动式多功能康复训练器对行开胸手术的癌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2月泰安市肿瘤医院收治的癌症患者100例,均行幵胸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配合移动式多功能康复训练器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引流管留置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刀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肺不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刀口愈合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等不适感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移动式多功能康复训练器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且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肿 开胸手术 移动式多功能康复训练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智能化指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器的研制
9
作者 孙华 郭平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6期1503-1503,共1页
关键词 康复训练 关节功能 智能化 研制 微型 功能康复训练 手部创伤 断指再植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式头针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凡萍 刘增雪 +1 位作者 陆静珏 黄春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互动式头针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1年10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97例患者,互动式头针组采用头针同时+平衡功能康复训练,传统头针组采用头针后+平衡功能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互动式头针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1年10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97例患者,互动式头针组采用头针同时+平衡功能康复训练,传统头针组采用头针后+平衡功能康复训练。分析治疗前后的NIHSS、Berg平衡、Barthel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互动式头针组、传统头针组的NIHSS、Berg平衡、Barthe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互动式头针组改善NIHSS、Berg平衡、Barthel评分幅度优于传统头针组(均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较头针后平衡功能训练更有利于患者平衡功能的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式头针 脑卒中 平衡功能障碍 平衡功能康复训练 Berg平衡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进行吞咽障碍管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1
作者 曾明安 陈玲 +1 位作者 王如蜜 吴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51-953,共3页
吞咽障碍(dysphagia)是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道上括约肌和食道功能受损所致的进食障碍,对患者的饮食营养维持、疾病康复及生存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研究资料表明,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生率... 吞咽障碍(dysphagia)是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道上括约肌和食道功能受损所致的进食障碍,对患者的饮食营养维持、疾病康复及生存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研究资料表明,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22%-65%,并导致脱水、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甚至窒息死亡,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进程,增加病残率.因此,对吞咽障碍患者早期采取有效的管理,是减少脑卒中不良预后及改善康复结局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应用低频电刺激结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旨在探讨管理吞咽障碍的最佳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康复训练 吞咽障碍 低频电刺激 疗效观察 管理 脑卒中患者 最佳治疗方案 康复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坐位平衡功能的康复效果: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婷 张梦杰 +2 位作者 连艺杰 张子韫 牛文鑫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33-133,共1页
目的结合压力中心(COP)轨迹与康复评估量表,研究虚拟现实技术(VR)对脑卒中患者坐位平衡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招募2020年12月~2021年4月在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坐位平衡功能障碍患者1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7)... 目的结合压力中心(COP)轨迹与康复评估量表,研究虚拟现实技术(VR)对脑卒中患者坐位平衡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招募2020年12月~2021年4月在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坐位平衡功能障碍患者1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7)和对照组(n=9)。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功能康复训练,另外对照组患者给予30 min传统坐位平衡训练,试验组患者进行30 min VR坐位平衡训练,持续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测力台测量坐姿下压力中心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平衡功能障碍 康复医院 评估量表 功能康复训练 随机对照试验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病人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冯俊芳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S2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术后康复训练 乳腺癌病人 依从性 调查分析 术后康复指导 功能锻炼 功能康复训练 患侧上肢 非浸润性癌 疾病不确定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后遗症之吞咽障碍的综合康复治疗 被引量:7
14
作者 于大川 陈曦 朱东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9-169,共1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3月—2010年2月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转康复疼痛科治疗的脑卒中并发中、重度吞咽障碍的患者34例,均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MRI确诊,病程30~90d,均有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洼田饮水试验Ⅲ级以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3月—2010年2月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转康复疼痛科治疗的脑卒中并发中、重度吞咽障碍的患者34例,均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MRI确诊,病程30~90d,均有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洼田饮水试验Ⅲ级以上,无意识障碍,病情稳定,可以配合治疗,能签署知情治疗同意书。3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对照组只做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笔式高电位刺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治疗 重度吞咽障碍 中风后遗症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功能康复训练 2009年 无意识障碍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家庭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莉 相丽 任静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S2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家庭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 功能锻炼 急性期病情 患肢功能 暗示治疗 离床活动 功能康复训练 肩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