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康保地区花岗岩独居石电子探针定年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鑫琳 张臣 +1 位作者 刘树文 舒桂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7-822,共6页
已有年代学研究表明,康保地区西阿公单元含石榴二长花岗岩形成于中元古代。我们采用近年来新发展的独居石电子探针Th-U-总Pb定年方法对康保地区西阿公单元十硼地区变质细粒含石榴二长花岗岩样品中的独居石开展了电子探针进行测年分析,... 已有年代学研究表明,康保地区西阿公单元含石榴二长花岗岩形成于中元古代。我们采用近年来新发展的独居石电子探针Th-U-总Pb定年方法对康保地区西阿公单元十硼地区变质细粒含石榴二长花岗岩样品中的独居石开展了电子探针进行测年分析,计算方法为Suzuki和Adachi等提出的方法。独居石年龄峰值分别为252Ma,265Ma,281Ma和322Ma,表明西阿公单元含石榴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不是中元古代,其侵位时间应为二叠纪。这一新的年代学结果与Sengor和王荃推测的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晚二叠世碰撞"的模式一致。康保地区西阿公单元含石榴二长花岗岩具过铝花岗岩特征,代表古蒙古洋消失,是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造山阶段多期岩浆作用的结果,为确定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间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 独居石 钍-铀-铅 康保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