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座主”与“门生”唐代科举助长了官场裙带关系吗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可先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42-144,共3页
唐代"座主"与"门生"的关系,是因为科举制而形成的一种既特殊又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互惠互利的,小者关涉到个人的沉浮,大者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因为二者身份的不同,又表现出施恩和报恩的差异,以至座主视门生为&qu... 唐代"座主"与"门生"的关系,是因为科举制而形成的一种既特殊又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互惠互利的,小者关涉到个人的沉浮,大者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因为二者身份的不同,又表现出施恩和报恩的差异,以至座主视门生为"庄田",门生视座主为"园主"。他们都是唐代社会的精英,并且通过一定的纽带对政治运作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座主 门生 龙虎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下三塔悬索桥主缆-鞍座摩擦滑移行为及其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毅 黄月超 +3 位作者 丁韶玥 白晓宇 石方楠 邓开来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6,共11页
三塔悬索桥中塔两侧主缆并未直接与锚锭连接,中塔处主缆的纵向约束较弱,地震下主缆-鞍座易发生显著的摩擦滑移。为了揭示三塔悬索桥中主缆-鞍座摩擦滑移及其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本文依托浔江大桥实际工程,建立了三塔悬索桥的非线... 三塔悬索桥中塔两侧主缆并未直接与锚锭连接,中塔处主缆的纵向约束较弱,地震下主缆-鞍座易发生显著的摩擦滑移。为了揭示三塔悬索桥中主缆-鞍座摩擦滑移及其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本文依托浔江大桥实际工程,建立了三塔悬索桥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利用摩擦单元重现了主缆-鞍座界面的摩擦滑移行为,揭示了地震下主缆在边塔和中塔处的不同滑移变位,分析了摩擦系数对于界面滑移、主塔内力等响应量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摩擦系数大于0.1,在设计地震下主缆-索鞍界面无摩擦滑移,而在罕遇地震和极罕遇地震下,有一定的摩擦滑移,最大摩擦滑移量随着摩擦系数增大而减小;主缆-索鞍界面在地震作用下会发生明显滞回现象,最大可提供约2.0%的等效阻尼比;边塔顶剪力对塔底弯矩的贡献率达到了50%~70%,而中塔由于设置阻尼器,剪力贡献率仅为20%~40%;适当减小摩擦系数有利于降低塔的响应,但摩擦系数降低至0.001时,主缆将失去对塔变形的约束能力,将显著改变塔的变形模式与动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塔悬索桥 缆-鞍摩擦滑移 动力时程分析 滞回曲线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与液压对快堆座式主容器屈曲的影响
3
作者 沈成康 沈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3-257,共5页
讨论了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在运行工况下 ,主容器内液态钠的高温和液压的存在对容器的屈曲行为的影响 .首先用有限元分析了聚氯乙烯圆柱壳容器实验模型在室温和高温、无液压和有液压时在模拟水平地震的水平力和弯矩荷载下的屈曲荷载与屈曲... 讨论了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在运行工况下 ,主容器内液态钠的高温和液压的存在对容器的屈曲行为的影响 .首先用有限元分析了聚氯乙烯圆柱壳容器实验模型在室温和高温、无液压和有液压时在模拟水平地震的水平力和弯矩荷载下的屈曲荷载与屈曲模态 ,高温使容器壁的弹性模量降低 ,从而使容器抗屈曲能力降低 ,而液压的存在使抗屈曲能力增加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然后用同一程序计算了中国实验快堆钠池主容器在室温和高温、无液压和有液压时在模拟水平地震的水平力和弯矩荷载下的静态屈曲荷载与屈曲模态 ,由于屈曲发生在主容器的裙座 ,不是在有液体的主圆柱壳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器 屈曲 高温 液压 快中子增殖反应堆 有限元分析 屈曲荷载 屈曲模态 抗屈曲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主镜座(ZTC4)精密加工工艺分析
4
作者 徐永平 张宝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10期2616-2619,2640,共5页
针对大口径主镜座复杂形体的结构及技术要求,结合钛合金的性能特点,分析其加工工艺难点利用现有设备,确定合理的加工工艺方案。
关键词 大口径 钛合金 刀具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界600 MW机组高压主汽门阀座裂纹的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学成 汪勇刚 卢练响 《广东电力》 2011年第7期80-83,93,共5页
通过对广东国华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亚临界600 MW5号机组1号高压主汽门阀座裂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是其焊接后热处理工艺不良导致缺陷形成。针对这个问题,提出现场更换高压主汽门阀座的处理措施,并从方案选择、风险评估、工期影响... 通过对广东国华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亚临界600 MW5号机组1号高压主汽门阀座裂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是其焊接后热处理工艺不良导致缺陷形成。针对这个问题,提出现场更换高压主汽门阀座的处理措施,并从方案选择、风险评估、工期影响、处理技巧及工艺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成功更换并试验合格证实了现场处理高温高压运行部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600MW机组 高压汽门阀 裂纹 更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缸体主轴瓦座孔的修复
6
作者 黄星远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8-59,共2页
介绍了气缸体主轴瓦座孔修复工艺的选择方法,座孔精度要求、机械加工修复工艺规范与实例以及采用机械加工修复工艺的缺陷及补偿。通过对日本尼桑ED33型中型旅游客车气缸体主轴瓦座孔的修复实践,证明机械加工修复工艺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 汽车维修 发动机故障 故障诊断 气缸体 轴瓦孔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中书舍人权知贡举的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鞠岩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8-185,共8页
唐开元二十四年贡举归礼部之后,中书舍人权知贡举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一引人瞩目的政治文化现象,也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至少包括三点:第一,天宝年间权知贡举的中书舍人,采取一系列措施,使进士科最终确立诗赋取士的标准,极大地助长了好... 唐开元二十四年贡举归礼部之后,中书舍人权知贡举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一引人瞩目的政治文化现象,也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至少包括三点:第一,天宝年间权知贡举的中书舍人,采取一系列措施,使进士科最终确立诗赋取士的标准,极大地助长了好尚诗文的社会风气,刺激了士人的诗歌创作热情,促成了盛唐诗歌于天宝年间走向最高潮;第二,广德至贞元年间,主要由权知贡举的中书舍人来完成的科举考试改革,受当时儒学复古、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而逐步展开,又通过科场文化对士人产生广泛影响,直接促成了中唐古文运动和新乐府运动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自贞元以后,中书舍人权知贡举的情况更加普遍,他们主持了大多数座主与门生之间的唱和,这种唱和在贞元后期至会昌年间达到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书舍人 权知贡举 盛唐诗歌 古文运动 新乐府运动 座主门生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畜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田志华 杨公社 《黄牛杂志》 2001年第1期8-11,37,共5页
本文综述了家畜 (猪 )的主效数量性状基因座育种和转基因育种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构建基因图谱 ,并据此定位主效数量性状基因座或与之连锁的 DNA标记 ;通过转基因技术来改良家畜重要经济性状或生产生化制剂或进行器官移植的研究。
关键词 分子育种 效数量性状基因育种 转基因育种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沆瀣”与“沆瀣一气”
9
作者 肖丹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5-36,共2页
《现代汉语词典》“沆”字下收有如下两个条目: [沆瀣] h(?)ng xi(?)【书】夜间的水气。[沆瀣一气]h(?)ng xi(?) y(?) q(?)唐朝崔瀣参加科举考试,考官崔沆取中了他。于是当时有人嘲笑说:“座主门生,流瀣一气”(见于钱易《南部新书》)。... 《现代汉语词典》“沆”字下收有如下两个条目: [沆瀣] h(?)ng xi(?)【书】夜间的水气。[沆瀣一气]h(?)ng xi(?) y(?) q(?)唐朝崔瀣参加科举考试,考官崔沆取中了他。于是当时有人嘲笑说:“座主门生,流瀣一气”(见于钱易《南部新书》)。后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联合在一起。这两条中的“沆瀣”用字全同,而前者解释为“夜间的水气”,后者解释为崔沆、崔瀣二人联名的合称。人们不禁要问:这两个“沆瀣”是词义无关的纯粹的用字巧合呢,还是用字既同、词义也相关而存在着固有的联系呢?上出引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据我们所知,其他的字书、词书也多语焉不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沆 现代汉语词典 南部新书 词书 座主 科举考试 西征赋 知举 邻纽 崔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气缸体常见的损坏表现及预防措施
10
作者 吴宝权 原晓军 杨代莒 《现代农业装备》 2015年第6期60-61,共2页
柴油机气缸体是柴油机的骨架,是柴油机最大、最重的零件之一,它担负着多种任务并承受各种内、外载荷。柴油机的所有零件、附件直接或间接地装在它上面。柴油机气缸体一般分两部分,上部用于安装气缸盖,下部用于安装机油盘,下部的空间是... 柴油机气缸体是柴油机的骨架,是柴油机最大、最重的零件之一,它担负着多种任务并承受各种内、外载荷。柴油机的所有零件、附件直接或间接地装在它上面。柴油机气缸体一般分两部分,上部用于安装气缸盖,下部用于安装机油盘,下部的空间是曲轴箱。气缸体常见损坏是:缸体上平面变形(平面度超限)、主轴瓦座孔同轴度超限、缸套座孔的过梁处和水套出现裂纹等。气缸体的变形和裂纹,不但会引起自身工作性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缸体 柴油机 损坏 轴瓦 预防 平面变形 工作性能 外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