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炭对甘薯果脯废糖液的脱色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莎娜 王国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8145-18146,共2页
[目的]研究活性炭对甘薯果脯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废糖液进行脱色处理的效果。[方法]在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活性炭用量、不同脱色温度、不同脱色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废糖液的最佳脱色工艺参数。[结果]废糖液的... [目的]研究活性炭对甘薯果脯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废糖液进行脱色处理的效果。[方法]在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活性炭用量、不同脱色温度、不同脱色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废糖液的最佳脱色工艺参数。[结果]废糖液的最佳脱色工艺参数:活性炭用量2.5%,最佳脱色处理温度为80℃,最佳脱色处理时间为40 min。[结论]该研究为甘薯果脯加工的综合利用提供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甘薯果脯 废糖液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果罐头二次加工中废糖液的处理工艺研究
2
作者 郑美瑜 程绍南 +1 位作者 邢建荣 邵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3-104,共2页
研究了聚丙烯酰胺澄清法、活性碳吸附法和吸附树脂吸附法三种处理方法对废糖液的澄清脱色效果,结果表明,活性碳的处理效果最好,吸附树脂次之,聚丙烯酰胺效果最差。探讨了活性碳澄清脱色的工艺条件为活性碳用量6%,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2... 研究了聚丙烯酰胺澄清法、活性碳吸附法和吸附树脂吸附法三种处理方法对废糖液的澄清脱色效果,结果表明,活性碳的处理效果最好,吸附树脂次之,聚丙烯酰胺效果最差。探讨了活性碳澄清脱色的工艺条件为活性碳用量6%,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2h。并从实验得知,0.3‰的偏重亚硫酸钠可以抑制处理后的糖液加热返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罐头 二次加工 废糖液 聚丙烯酰胺澄清法 活性碳吸附法 吸附树脂吸附法 澄清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脯废糖液开发姜味饮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宋凯 张亦美仰 朱传合 《饮料工业》 2014年第4期12-15,共4页
以姜脯废糖液为主原料,对加入姜味添加剂、酸味剂、甜味剂等配料的姜味饮料的工艺配方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感官品评及正交试验确定了稀释倍数、姜味添加剂、酸味剂和甜味剂的种类与用量。实验结果表明,当料液比1∶8.5、蜂蜜37.5g/L... 以姜脯废糖液为主原料,对加入姜味添加剂、酸味剂、甜味剂等配料的姜味饮料的工艺配方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感官品评及正交试验确定了稀释倍数、姜味添加剂、酸味剂和甜味剂的种类与用量。实验结果表明,当料液比1∶8.5、蜂蜜37.5g/L、酸味剂0.7g/L(柠檬酸与苹果酸按1∶2复合)、姜味香精0.2%、姜辣素0.19g/L时,获得的饮料感官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脯 废糖液 姜味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糖液酒精发酵中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和验证 被引量:7
4
作者 成少宁 许先猛 +2 位作者 马欣 张增帅 郭俊花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6年第1期6-10,共5页
本研究为了筛选适合废糖液进行酒精发酵的优良酵母菌种,对来自废糖液和苹果皮中天然存在的酵母菌进行富集培养和分离,通过TTC显色法、杜氏管发酵法、二氧化碳失重法三级筛选选出合适的菌株,通过镜检和生长曲线以及发酵七天的还原糖、总... 本研究为了筛选适合废糖液进行酒精发酵的优良酵母菌种,对来自废糖液和苹果皮中天然存在的酵母菌进行富集培养和分离,通过TTC显色法、杜氏管发酵法、二氧化碳失重法三级筛选选出合适的菌株,通过镜检和生长曲线以及发酵七天的还原糖、总酸和酒精度的测定来进一步检验入选菌株的发酵性能。结果表明,富集和分离的185株菌经过三级筛选选出的D7酵母菌发酵性能优良,发酵7d的酒精度达到了11.6%vol,明显高于对照菌的10.4%vol,并且其对数期和稳定期都较长,是废糖液酒精发酵的优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糖液 酵母菌 酒精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利用不同培养基发酵产琥珀酸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华渤文 赵锦芳 +2 位作者 王金华 肖子康 赵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7-230,共4页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琥珀酸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实验针对实验室构建的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WS100(△ldhA、△adhE、△pflB、△poxB、△ackA)在不同培养基中进行厌氧发酵,考察其发酵特性。分别采用NBS培养基和玉米浆培养基,在含4L发酵液...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琥珀酸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实验针对实验室构建的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WS100(△ldhA、△adhE、△pflB、△poxB、△ackA)在不同培养基中进行厌氧发酵,考察其发酵特性。分别采用NBS培养基和玉米浆培养基,在含4L发酵液的发酵罐中进行补料-分批发酵。发酵83h后,Escherichia coli WS100在玉米浆培养基中消耗葡萄糖96.17g/L,积累琥珀酸63.45g/L,生产强度和质量收率分别为0.76g(/L·h)和65.98%;Escherichia coli WS100在NBS培养基中消耗葡萄糖110.30g/L,琥珀酸的产量达到84.98g/L,生产强度和质量收率分别为1.02g(/L·h)和77.04%。实验结果表明,Escherichia coli WS100在玉米浆培养基和NBS培养基中发酵均有较高的琥珀酸产量,其中在NBS培养基中琥珀酸的产量、生产强度和质量收率均比在玉米浆培养基中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 玉米浆 葡萄结晶废糖液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分离脱脂乳中酪蛋白胶束和乳清蛋白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洁兰 赵力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6-239,共4页
研究了甘薯果脯废糖液果胶酶澄清及活性炭脱色工艺,利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别确定了果胶酶澄清的最佳工艺以及活性炭脱色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果胶酶用量0.035%,pH3.0,温度40℃,澄清80min的效果最好,透光率可达91.4%;为进... 研究了甘薯果脯废糖液果胶酶澄清及活性炭脱色工艺,利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别确定了果胶酶澄清的最佳工艺以及活性炭脱色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果胶酶用量0.035%,pH3.0,温度40℃,澄清80min的效果最好,透光率可达91.4%;为进一步降低糖液色度,添加2%活性炭,75℃保温搅拌60min,糖液脱色率达到64.22%,透光率迭到96.4%。处理后糖液可应用于果脯循环利用或清型饮料加工,从而实现废糖液的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废糖液 果胶酶 澄清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酮酒的配制 被引量:6
7
作者 庞志申 夏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0-51,共2页
研究了山楂叶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制做果脯的废糖液的处理方法,确定了应用山楂黄酮和废糖液配制山楂酮酒的配方,对配制的山楂酮酒的质量进行了评估,为山楂黄酮的开发和废糖液的应用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 山楂黄酮 废糖液 山楂酮酒 配制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品原料综合加工利用技术
8
作者 崔伏香 《中国农村科技》 1997年第11期40-40,共1页
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深入发展,果脯、蜜饯的生产量日趋增大。由于果脯制品对果品原料要求比较严格,即制脯原料必须果形端正,大小较均匀一致,成熟度适宜,没有病、虫、腐烂等不合格果,而实际生产中不可能所有收购的原料都符合这些要求,加... 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深入发展,果脯、蜜饯的生产量日趋增大。由于果脯制品对果品原料要求比较严格,即制脯原料必须果形端正,大小较均匀一致,成熟度适宜,没有病、虫、腐烂等不合格果,而实际生产中不可能所有收购的原料都符合这些要求,加之工序间的处理受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品原料 综合加工 综合利用 下脚料 废糖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