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废润滑油再生技术浅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莉
韩健
+3 位作者
杨超
刘颖
潘攀
郝晓平
《润滑油》
CAS
2020年第1期13-20,共8页
废润滑油再生从能源与环境保护来看是处理废油的最优选择。文章主要介绍废油再生的必要性和废油再生物理及物理化学方法,对比了国外先进的Hy Lube、Revivoil、CEP、MRD溶剂萃取和加氢工艺,并简单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废润滑油再生油的全加...
废润滑油再生从能源与环境保护来看是处理废油的最优选择。文章主要介绍废油再生的必要性和废油再生物理及物理化学方法,对比了国外先进的Hy Lube、Revivoil、CEP、MRD溶剂萃取和加氢工艺,并简单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废润滑油再生油的全加氢、萃取-絮凝法、NMP混合溶剂精制、分子蒸馏技术、吸附剂等工艺。我国的废润滑油再生技术正朝着工艺更环保、回收高效率、产品高品质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润滑油再生
技术
加氢技术
溶剂萃取
再生
基础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现状及发展方向展望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海波
《石油商技》
2020年第2期86-87,共2页
本文依据废润滑油再生的反应机理,介绍了近年来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的发展现状,展望了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废润滑油再生
反应机理
现状及发展方向
工艺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络合脱氮提高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氧化安定性
3
作者
曲瑞娜
夏明桂
+2 位作者
何秋瑾
王彩凤
周玉清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39-43,共5页
以氮甲基吡咯烷酮精制后的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为原料油,用自主研制的脱氮剂XW-1和吸附剂XW-2对原料油进行脱氮吸附。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脱氮剂的加入量对原料油中碱性氮含量影响;分析了碱性氮含量与氧化安定性的关系...
以氮甲基吡咯烷酮精制后的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为原料油,用自主研制的脱氮剂XW-1和吸附剂XW-2对原料油进行脱氮吸附。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脱氮剂的加入量对原料油中碱性氮含量影响;分析了碱性氮含量与氧化安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70-110℃、反应时间为40min、搅拌速度为1000r/min的条件下,加入0.6%-1%的XW-1,碱性氮含量从19.19ug/g降低到0.231ug/g,脱氮率可达98.9%,氧化安定性从150min提高到211min。加入0.3%的XW-2补充精制,氧化安定性从211min提高到236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润滑油再生
基础油
脱氮
吸附
碱性氮
氧化安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生柴油发动机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
5
4
作者
陈江
王晓丽
+2 位作者
徐滨士
许一
张冠楠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29,73,共3页
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其研究尚不够深入。对车辆柴油发动机使用过的废CD 10W-40润滑油进行净化处理得到预再生润滑油,再补充合适的添加剂制得再生润滑油。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不同再生油品的抗极压性能和减...
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其研究尚不够深入。对车辆柴油发动机使用过的废CD 10W-40润滑油进行净化处理得到预再生润滑油,再补充合适的添加剂制得再生润滑油。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不同再生油品的抗极压性能和减摩抗磨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谱仪分析了磨损表面的形貌及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废润滑油的最大无卡咬负荷PB比新润滑油下降36.5%,减摩抗磨性能明显降低;将4%高级复合润滑油添加剂TY补充到预再生油中得到的再生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与新润滑油相当;将5%自制的复合添加剂RC加入到预再生油中,所得再生润滑油的PB值较新润滑油提高35.1%,摩擦系数降低30%左右,磨斑直径减小;复合添加剂的加入可使废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得到恢复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润滑油再生
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柴油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沉降—蒸馏—吸附精制法处理废润滑油的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
2
5
作者
于颖
张帆
+3 位作者
李圣平
吕振波
王璐璐
王吉林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5年第2期133-136,140,共5页
采用热沉降—蒸馏—吸附精制的方法处理废润滑油,考察了热沉降—常压蒸馏的预处理效果,分别以单一白土、硅酸镁/硅酸钠/白土复配药品(三者的质量比为1∶1∶2)为吸附剂,对其吸附精制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2种工艺的吸附精制效果进行了...
采用热沉降—蒸馏—吸附精制的方法处理废润滑油,考察了热沉降—常压蒸馏的预处理效果,分别以单一白土、硅酸镁/硅酸钠/白土复配药品(三者的质量比为1∶1∶2)为吸附剂,对其吸附精制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2种工艺的吸附精制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复配药品吸附精制效果较好,在复配药品添加量(占废润滑油的质量分数)为12%,精制温度为130℃,精制时间为60 min的优化条件下,所得再生油的黏度指数为99.00,灰分质量分数为0.084%,色度为4号,收率达到86.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
润滑油
吸附精制
吸附剂
白土
废润滑油再生
黏度指数
再生
油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润滑油再生技术浅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莉
韩健
杨超
刘颖
潘攀
郝晓平
机构
中国石油大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海外业务与船用油部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保卫部
出处
《润滑油》
CAS
2020年第1期13-20,共8页
文摘
废润滑油再生从能源与环境保护来看是处理废油的最优选择。文章主要介绍废油再生的必要性和废油再生物理及物理化学方法,对比了国外先进的Hy Lube、Revivoil、CEP、MRD溶剂萃取和加氢工艺,并简单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废润滑油再生油的全加氢、萃取-絮凝法、NMP混合溶剂精制、分子蒸馏技术、吸附剂等工艺。我国的废润滑油再生技术正朝着工艺更环保、回收高效率、产品高品质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废润滑油再生
技术
加氢技术
溶剂萃取
再生
基础油
Keywords
waste lubricating oil regeneration technology
hydrogenation technology
solvent extraction
regenerated base oil
分类号
TE626.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现状及发展方向展望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海波
机构
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商技》
2020年第2期86-87,共2页
文摘
本文依据废润滑油再生的反应机理,介绍了近年来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的发展现状,展望了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废润滑油再生
反应机理
现状及发展方向
工艺
展望
分类号
TE626.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络合脱氮提高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氧化安定性
3
作者
曲瑞娜
夏明桂
何秋瑾
王彩凤
周玉清
机构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湖北华邦化学有限公司
出处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39-43,共5页
基金
武汉市第五批黄鹤英才计划(2017181058)
武汉市洪山区科技局产学研平台(20181210)
安徽国孚润滑油工业有限公司(172062)
文摘
以氮甲基吡咯烷酮精制后的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为原料油,用自主研制的脱氮剂XW-1和吸附剂XW-2对原料油进行脱氮吸附。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脱氮剂的加入量对原料油中碱性氮含量影响;分析了碱性氮含量与氧化安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70-110℃、反应时间为40min、搅拌速度为1000r/min的条件下,加入0.6%-1%的XW-1,碱性氮含量从19.19ug/g降低到0.231ug/g,脱氮率可达98.9%,氧化安定性从150min提高到211min。加入0.3%的XW-2补充精制,氧化安定性从211min提高到236min。
关键词
废润滑油再生
基础油
脱氮
吸附
碱性氮
氧化安定性
Keywords
regeneration base oil from waste lubricating oil
denitrification process
adsorption process
basic nitride
oxidation stability
分类号
TE6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生柴油发动机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
5
4
作者
陈江
王晓丽
徐滨士
许一
张冠楠
机构
装甲兵工程学院再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29,73,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35006
50805146
50904072)资助
文摘
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其研究尚不够深入。对车辆柴油发动机使用过的废CD 10W-40润滑油进行净化处理得到预再生润滑油,再补充合适的添加剂制得再生润滑油。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不同再生油品的抗极压性能和减摩抗磨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谱仪分析了磨损表面的形貌及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废润滑油的最大无卡咬负荷PB比新润滑油下降36.5%,减摩抗磨性能明显降低;将4%高级复合润滑油添加剂TY补充到预再生油中得到的再生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与新润滑油相当;将5%自制的复合添加剂RC加入到预再生油中,所得再生润滑油的PB值较新润滑油提高35.1%,摩擦系数降低30%左右,磨斑直径减小;复合添加剂的加入可使废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得到恢复和改善。
关键词
废润滑油再生
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柴油发动机
Keywords
regeneration of waste lubricating oil
additiv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diesel engine
分类号
TE626.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沉降—蒸馏—吸附精制法处理废润滑油的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
2
5
作者
于颖
张帆
李圣平
吕振波
王璐璐
王吉林
机构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出处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5年第2期133-136,140,共5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L 2013153)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编号:2013 XJJ-006)
文摘
采用热沉降—蒸馏—吸附精制的方法处理废润滑油,考察了热沉降—常压蒸馏的预处理效果,分别以单一白土、硅酸镁/硅酸钠/白土复配药品(三者的质量比为1∶1∶2)为吸附剂,对其吸附精制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2种工艺的吸附精制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复配药品吸附精制效果较好,在复配药品添加量(占废润滑油的质量分数)为12%,精制温度为130℃,精制时间为60 min的优化条件下,所得再生油的黏度指数为99.00,灰分质量分数为0.084%,色度为4号,收率达到86.46%。
关键词
废
润滑油
吸附精制
吸附剂
白土
废润滑油再生
黏度指数
再生
油收率
Keywords
waste lubricating oil
adsorption refi-ning
adsorbent
clay
regeneration of waste lubrica-ting oil
viscosity index
yield of recycled oil
分类号
TE626.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废润滑油再生技术浅析
王莉
韩健
杨超
刘颖
潘攀
郝晓平
《润滑油》
CAS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现状及发展方向展望
陈海波
《石油商技》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络合脱氮提高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氧化安定性
曲瑞娜
夏明桂
何秋瑾
王彩凤
周玉清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再生柴油发动机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
陈江
王晓丽
徐滨士
许一
张冠楠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热沉降—蒸馏—吸附精制法处理废润滑油的工艺条件优化
于颖
张帆
李圣平
吕振波
王璐璐
王吉林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