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造纸工业废水排放强度降低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肖建红 施国庆 +1 位作者 毛春梅 邢贞相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9-61,共3页
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造纸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和废水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分析了中国造纸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呈现递减趋势的环境保护因素和经济发展因素。
关键词 工业废水排放强度 环境保护因素 经济发展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三角扩容准自然实验的区域一体化水污染效应研究 被引量:51
2
作者 赵领娣 徐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61,共12页
长三角一体化政策能否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不仅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新路子至关重要,更决定了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战略能否顺利实现。为避免区域一体化测度偏误,本文首次从城市群扩容视角出发探究长三角一体化的... 长三角一体化政策能否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不仅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新路子至关重要,更决定了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战略能否顺利实现。为避免区域一体化测度偏误,本文首次从城市群扩容视角出发探究长三角一体化的环境影响。以2003—2015年中国21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2010年长三角扩容的准自然实验,综合利用回归分析法与合成控制法,聚焦于长三角地区重要且严峻的水污染问题,从排放和治理两个角度检验并比较了长三角扩容在整体城市、原位城市和新进城市的水污染效应的共同趋势与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拓展STIRPAT模型,结合理论推演与实证检验,进一步探究了长三角扩容水污染效应的深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整体而言,长三角扩容显著提高了工业废水排放强度,而明显降低了污水集中处理率,在整体长三角城市群带来了负面环境效应,且这种负面环境效应在原位城市要强于新进城市。②就作用机制而言,虽然长期层面城市间经济联系增加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但扩容政策影响下短期内经济联系的增强却带来了负面环境效应;长三角扩容通过产业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差异化分工显著提高了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导致产业分工的环境正外部性无法凸显;虽然环境规制的增强有助于缓解长三角地区水环境压力,但扩容政策却通过放松环境规制加剧了原位城市与新进城市的水污染。长三角一体化应以经济环境双维一体化为目标,扩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充分考虑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扩容 水污染效应 工业废水排放强度 污水集中处理率 准自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转型升级效果评价——采用合成控制法对技术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考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先锋 杨栋旭 +1 位作者 孙红燕 李莹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71,共10页
从技术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两方面切入,运用合成控制法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转型升级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技术进步方面,自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总体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要高于合成西部地区,2000—2013年西部地区TF... 从技术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两方面切入,运用合成控制法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转型升级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技术进步方面,自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总体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要高于合成西部地区,2000—2013年西部地区TFP的年均增长率也高于合成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总体上促进了西部地区TFP的提高;在生态环境方面,西部地区的废气排放强度在2005年开始低于合成西部地区,废水排放强度在2010年开始低于合成西部地区,而固体废物排放强度持续高于合成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总体上看是积极的。进一步考虑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及"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等因素,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是具有促进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转型升级 合成控制法 政策效果评价 技术进步 生态环境保护 全要素生产率 (TFP) 废气排放强度 废水排放强度 固体废物排放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